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ST亞星擬主動私有化退市,或成「經緯紡機第二」

2024-08-13股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趙雲帆 上海報道

A股由內而外的優勝劣汰正在持續加速。8月2日,*ST亞星(600213.SH)公告,公司試圖以私有化方式主動完成退市。

公告表示,為充分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擬由*ST亞星控股股東濰柴(揚州)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濰柴揚州」)向其他股東提供現金選擇權的方式,完成公司自上證主機板的退市,並轉板至全國股轉系統。公司將自8月5日起停牌。

對於現金選擇權的價格,*ST亞星於8月4日晚間公告,將對全體中小股東設定股東保護機制,以公司前30個交易日與前收盤價較高者5.84元/股為基礎,並在該基礎上作進一步溢價。最終價格將會在公司送出復牌申請時給出。

記者了解到,由於滬深A股相對偏高的整體估值水準與較好流動性,滬深A股公司極少出現主動退市的情形。 *ST亞星則是繼經緯紡機(000666.SZ)之後,又一個因市場因素選擇主動退市的企業。

但在流程上,*ST亞星終止上市事項尚需送出公司獨立董事專門會議、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除須經出席股東大會的全體股東所持有效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透過外,還須經出席會議的中小股東所持有效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透過),並取得相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稽核批準、上海證券交易所批準。

財務類退市風險高懸

雖然*ST亞星此次退市為控股股東主動作出,但另一方面,該公司確實正面臨較高的財務類退市風險。

資料顯示,*ST亞星原本簡稱亞星客車,為國內老牌城市公交、長途客車生產企業。近年來,隨著私家車比例增加,公共交通立體化以及客車競爭加劇等因素,*ST亞星自2017年開始出現利潤下滑。

2020年-2023年,*ST亞星分別實作營業收入18.79億元、9.5億元、14.77億元和12.10億元;歸屬股東凈利潤-1.58億元、189.2萬元、-1.96億元和-3.37億元。截至2023年末,公司所有者權益合計-1.04億元,歸屬股東權益-1.78億元,報表未分配利潤合計-11.2億元,凈資產為負且短期股東報酬能力喪缺。

近日公司披露的業績預告則顯示,2024年上半年*ST亞星預計實作營業收入10億元-13億元,但歸屬股東凈利潤預計將達-1800萬元至-2700萬元。其中上半年雖然出口業務大增161%-239%,但大量訴訟導致公司累計較多非經常性虧損,加之部份海外發貨問題,導致公司上半年仍然無法扭虧。

若下半年無法徹底扭轉續虧至大額盈利,*ST亞星或釘選連續兩年凈資產為負,從而導致公司觸發財務類退市。

而從*ST亞星連續不斷的訴訟麻煩來看,公司今年下半年大幅扭虧仍然困難重重。

今年4月,*ST亞星因車輛故障問題被要求賠償購車款項,涉案金額高達8081.4萬元,其導致公司銀行帳戶遭遇凍結。除此之外,公司屢屢因客戶無法交付購車款,或因被訴請賠償營運損失等原因落入訴訟旋渦。據統計,僅上半年,*ST亞星就新增7起涉訴訟事項,並7次更新涉訴進展或訴訟結果。

在多起訴訟糾紛和經營困境面前,*ST亞星恢復盈利和報酬股東能力遙遙無期,選擇私有化退市亦屬無奈之舉。

「放棄掙紮」

事實上,由於滬深A股相對偏高的整體估值水準與較好流動性,較少有滬深兩市企業因重組、業務調整等之外的原因選擇主動終止上市地位。

在*ST亞星之前,也僅有經緯紡機、上海普天(600680.SH)、二重重裝(601268.SH)等公司極少數公司,在私有化提議方未有重組整合安排的情況下選擇退市。

而與*ST亞星不同的是,上海普天、二重重裝兩家公司釋出私有化要約的時間點均為年初。而在釋出私有化要約前,兩家公司均已經連續三年出現凈利潤虧損。在公司基本掌握新一年財報即將續虧的前提下,上海普天、二重重裝兩家公司才選擇主動提前退市。

相比之下,經緯紡機與其他兩家公司大相徑庭。公司在2023年一季度仍然維持盈利,公司凈資產仍達百億之際選擇退市,卻開了A股「無退市風險退市」的先河。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ST亞星身上。該公司直至今年上半年仍未釘選退市,且其營業收入也重新回歸增長,包括其凈資產為負的局面仍可透過出售資產等「保殼」行為進行挽救,公司股價亦離退市尚有距離。

但是,*ST亞星仍毅然選擇「放棄掙紮」。

尚存變數

記者註意到,*ST亞星自今年5月開始出現盤面流動性危機。6月以來,公司日均成交量最高僅為3000萬左右,最低則達到600萬以下。從公司最新的十大股東情況來看,瑞銀、摩根大通,高盛、美銀美林、巴克雷等公司均持有公司少量股權,而或因盤面流動性問題,兌現或成難題。

值得註意的是,截至一季度,除控股股東淮柴揚州之外,公司自第二大股東以下,所有股東持股比例不超過0.61%。公司持股結構處於極度分散狀態之下。

而考慮到該提案仍需股東大會三分之二股東及三分之二中小股東稽核透過,因此公司私有化退市或仍存變數。而現金選擇權的價格將是決定公司私有化退市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如本次亞星客車的退市中涉及的溢價部份,這往往是控股股東與其余中小股東賽局的結果。如果不能夠有效定位溢價價格會給退市造成阻礙。 」萬聯證券投資顧問屈放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與成熟資本市場相比(10%的退市率),新興市場的主動退市率較低(通常為2%左右)。這主要源於新興市場的殼資源較強,企業結束的方式更傾向於賣殼。未來A股市場伴隨著上市公司數量的增加,結束數量也必然會增加,但與被動退市相比,如兼並重組,主動退市等方式更容易被市場接受,同時更有利於維護中小投資利益。對於主動退市,也需要加強監管和制定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制度,更不能出現一退了之的情況。」屈放表示。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