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目前前裝上車成本最高的傳感器之一,絕大部份雷射雷達初創公司的表現,令人沮喪。「很多時候,前方似乎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但事情並不總是按照預期發展。」
比如,作為曾經美股市值最高(曾經巔峰期高達120億美元,如今僅剩不到4億美元)的雷射雷達公司, Luminar Technologies最新財務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營收環比下降22%,同時仍維持巨額虧損和現金消耗。同時,進入9月份,該公司股票價格已經低於1美元。
按照納斯達克的現行規則,公司股份連續30個交易日低於1美元,交易所將向其發出退市警示通知,公司可有兩次寬限期,期間股價連續10個交易日維持1美元以上即可消除退市風險。
這意味著,Luminar進入了關鍵的「保殼」周期。
數據顯示,公司連續第四個季度未能達到分析師的收入預期,今年二季度營收僅為1,645萬美元,比市場平均預期目標低了近400萬美元。同時,公司營運虧損仍高達1.27億美元,現金消耗達到7800萬美元。目前,該公司帳上僅存2.113億美元的現金及等價物。
與此同時, 作為該公司最大的潛在前裝量產客戶之一,沃爾沃首款搭載Luminar雷射雷達的EX90車型,多次被推遲上市時間。 直到今年6月,美國產線才迎來首款EX90下線,預計下半年(9月份)開啟交付。而在中國市場,這款車型預計最快要到今年底以進口的方式啟動銷售。
實際上,從去年三季度就開始啟動上市預熱的沃爾沃EX90,恰恰是由於沃爾沃內部自研智駕系統以及雷射雷達相關軟體開發問題,導致上市時間一推再推。有訊息稱,目前,雷射雷達配套的清洗裝置還沒有被啟用。
有意思的是,本月初,沃爾沃還官宣全新一代SPA3平台的落地時間表,這個平台基於SPA2(也就是EX90的開發平台)為基礎進行了改進。官方披露,首款車型將是EX60,預計最快2025年推出,並計劃搭載輝達下一代Thor計算平台。同時,輝達將可能會參與其中部份軟體的開發。
按照此前的披露數據,一旦沃爾沃開始量產雷射雷達版本車型,可以為Luminar帶來至少3500萬美元的季度收入。不過, 沃爾沃相關人士坦言,「產量的增長速度低於預期。」到目前為止,Luminar給出的今年第三季度營收預期,依然是維持二季度的水平。
實際上,對於Luminar來說,被迫的內部調整,早已經開始。
今年5月,該公司突然對外宣布,計劃裁員20%(影響約150名員工),同時轉向「輕資產」營運模式,並將大部份生產外包。2023年,該公司凈虧損5.713億美元,高於2022年的4.459億美元。
而作為曾經在中國市場實作小規模交付的Luminar來說,上汽飛凡的一系列變故,也頗為無奈。再加上中國市場幾家頭部雷射雷達供應商的強勢擠壓,Luminar幾乎沒有再獲得任何新的定點計畫。
就在2023年4月,Luminar還曾在中國高調舉辦媒體釋出會,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Austin Russell親自到場,並表達了定位和植根於中國市場的決心和魄力。同時,在上海成立Luminar中國公司,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資。
公開資訊顯示,Luminar還找到了前哈曼國際大中華區總裁陳鈺來擔任中國區負責人,並且宣布與TPK合作,由後者負責代工產線,規劃產能達到60萬台。「我們立足中國,服務中國,還會做出數十億人民幣的投資」,Austin Russell彼時還是信心滿滿。
然而,一年時間過去,Luminar早已經被中國同行擠出市場。 此外,根據TPK在今年6月的股東大會披露資訊顯示,公司與Luminar的合作,目前有一個案子在出貨,但數量不大,期望明後年有所改善。
根據高工智慧汽車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7月,中國市場(不含進出口)乘用車前裝標配雷射雷達交付超過70萬顆,同比增長222.02%,繼續保持高增速態勢。其中,速騰聚創、華為、禾賽、圖達通合計占有超90%份額。
此外,原本被Luminar、Innoviz等海外雷射雷達廠商寄予厚望的外資車企,去年開始也在陸續被中國同行拿走定點計畫。目前,包括豐田、通用、福特、奧迪等車企的中國市場車型已經相繼定點中國供應商。
而此前Luminar也曾與億咖通達成合作關系,同時參與了後者IPO上市前的戰略性股權投資。原本,Luminar希望透過此次合作,借由億咖通與吉利及關聯生態體系推動雷射雷達和軟體在中國市場的部署。
不過,億咖通在今年正式推出了擁有200公尺探測距離的長距半固態主雷射雷達(192線), 以及用於感知車身周邊3D環境的短距全固態雷射雷達。而作為雷射雷達產品的研發主體,蘇州光之矩正是億咖通在2021年5月發起成立的雷射雷達公司。
按照億咖通的說法,公司用了3-4年的時間,在核心技術SPAD、VCSEL和雷射驅動IC等方面都實作了全面自研,在保證雷射雷達效能的同時,能夠將BOM成本降到極致。按照計劃,上述雷射雷達產品最快今年年底實作量產,價格控制在200美元以內。
同時,考慮到中國市場乘用車在高階智駕上的激進布局策略,也讓原本希望守住本土客戶的海外雷射雷達廠商的預期目標大打折扣。 目前,大眾、奔馳、寶馬、通用等車企的高階智駕研發重心都在向中國市場傾斜。
以通用汽車為例,原本該公司在全球市場的雷射雷達合作夥伴是Cepton,後者借助日本汽車零部件公司Koito(小糸製作所,日本國內最大的車燈供應商)的關系拿到定點計畫。
此前,Cepton公司對外透露的資訊是,「2023年會進入通用汽車4個車型,2024年會再進入4個以上車型,屆時將至少有8個車型使用我們的雷射雷達。」按照公開資訊,通用汽車的下一代Ultra Cruise平台將搭載雷射雷達上車。
然而,事與願違。
2024年初,通用汽車突然宣布,Ultra Cruise將與Super Cruise(目前已經量產)開發團隊合並,並專註於後者系統方案的逐步完善;而在2023年12月底,Koito也已經通知Cepton,通用汽車決定重新確定雷射雷達的上車計劃,這意味著,之前達成的意向采購訂單已經被取消。
而到了今年7月,禾賽科技對外宣布,與上汽通用汽車(通用汽車在中國的合資公司)達成定點合作,將為上汽通用汽車未來車型提供AT系列車規級遠距雷射雷達。
按照最新預測模型,高工智慧汽車研究院預計,2024年中國乘用車市場全年雷射雷達前裝搭載量在120-150萬台規模 ;其中,頭部雷射雷達公司的年交付量預計在50-70萬台規模。同時,規模化也帶來了終端市場價格的快速下跌,降幅在30-50%左右。
這對於類似Luminar這樣還沒有實作規模化交付的初創公司來說,壓力倍增。尤其是當下車企都在尋求最大程度降本的背景下,在效能相當的情況下,價格成為了關鍵的競爭要素。
此前,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龍頭,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發話,「我們還有很多技術會陸續投入套用,比如雷射雷達,如果市場行情3000元一顆,我們可能只需要900元的成本。」
正如一家雷射雷達公司負責人所言,「行業正面臨著來自汽車制造商的(高階智駕滲透率以及多種技術路線並存賽局)時間表變化,以及來自白熱化的成本競爭,尤其是車企給到的降本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