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雲南白藥釋出2024年半年報,上半年實作營業收入204.55億元;歸母凈利潤31.89億元,同比增長12.76%;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32.61億元,同比增長44.82%,經營業績創出歷史新高。
在新任董事長和經營管理團隊的共同努力下,雲南白藥聚焦主業發展,最佳化業務結構,全價值鏈挖潛增效,培育核心產品,工業收入和利潤穩步上升;同時,透過組織最佳化與管理變革,吸引優秀人才,建立市場化激勵機制,經營質效持續提升。雲南白藥已經進入穩定和良好的發展軌域,無論是凈利潤、毛利率、現金流等短期財務指標,還是戰略升級、研發創新等長遠投入方面,都已明顯步入快速且健康的高品質發展階段。
理性分析國資股東的增持意圖
半年報前,8月8日,雲南白藥曾公告,雲南省國有股權管理有限公司將耗資不超過10億元增持股票。雖然公告中明確說明了國資股東的增持行為「不會改變公司無實際控制人的狀態」,但此次增持行為仍然在市場上引發廣泛關註和討論,特別是有關「國進民退」或「再國有化」的擔憂,歸納起來主要集中在:雲南省政府會再度拿回控股權麽?雲南白藥的市場化機制是否會受到影響?良好、平衡的股權多元化結構會不會被打破?董事會是否能繼續按國有股東「管資本」的模式執行?管理團隊是否依然由董事會以市場化方式選聘?戰略決策等重大事項是否繼續按市場化方式管理?
實際上,股東增持或減持股票,僅是股東基本權利的一種自由表達,即使在國企改革有爭議的今天,也有很多國有股東在減持股票。國資股東減持股票時,不會立刻認為是「國退民進」,也不宜簡單認為是「國進民退」。真正值得思考與註意的,恰恰是這樣一個簡單的股票增持行為,即使將增持金額10億元全部用完,也就能增加1%的股權比例,這樣極小比例的股權變化,為什麽會被市場敏感解讀和放大?
今年以來,類似雲南白藥這樣的國有股東增持行為,並非個例。截至7月10日,2024年內已有1215家上市公司釋出股東/高管增持公告,增持主體以實際控制人和高管團隊為主。這些增持行為中,有不少國資股東,但更多的還是民營股東。增持或者減持股票,都是行使股東權利的基本方式,僅憑增加1%的股權比例,就判斷國有股東可能有意拿回控股權,有失偏頗。對於網路上的各種討論,需要抽絲剝繭的理性分析。
二級市場已經低迷較長時間,證監會多次倡議股東增持、回購股票,以提振市場情緒和投資者信心。僅憑1%的股權變動就擔憂國資會拿回控制權、打破平衡的良好股權結構,屬實多慮。
其實,國資股東增持雲南白藥股票的行為,也正是國有企業改革和國有經濟調整布局的方式:在競爭性領域,國有經濟主要透過國有股權營運公司「管資本」,動態調整股權比例,透過股東大會和董事會表達政府與國資股東的訴求,經營管理則完全依靠市場化團隊以市場化方式推進。黨的十八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作資源配置效率最佳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暢通國民經濟迴圈,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發揮股權多元化的產權結構優勢,為科技創新提供良好土壤
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世界第二,但前幾十年主要依靠要素驅動的粗放式增長,現在同時疊加了復雜的國際政治環境和國內的轉型壓力,要走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就必須真正重視和依靠科技創新,創造良好的創新環境。但是,創新有其困境沒有創新的條件、土壤和環境,創新極其不易。
首先,創新具有非常大的不可預測性和不確定性,需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今天發生的技術創新,在30年前是無法想象的;同樣,我們也無法真正預測未來30年會具體產生什麽。比如,人工智慧大模型的成就,就是花費了巨大的資金、時間與人才投入後,當訓練參數達到千億級以上,才有可能大力出奇跡,實作一定程度的智慧湧現。而對AI的未來,現在我們也同樣無法做出準確預測,只能對AI發展的趨勢做出基本判斷。因為創新有很強的不可預測性,我們不能準確預測未來,就不可能提前做出完全正確的規劃和計劃,也沒有辦法形成基本共識,企業家精神就應運而生。中國要進入創新驅動發展階段,要依靠大量企業家和社會單元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要依靠各類所有制企業的共同努力,需要企業家精神和多元化的包容環境。
第二,創新需要有以產權制度為核心的法治環境。我們容易得出「科技創新是高品質發展的前提」的結論,但是,從激勵機制和理性行為角度看,沒有民營經濟和產權多元化的發展,就很難發生普遍的創新與真正的轉型。純國有經濟不必面對完全的競爭壓力,大部份情況下沒有創新的動力,或者創新的總體成本會過高;即使創新有成果,也不能享受創新帶來的相應報酬;但如果創新不成功,卻要承擔創新失敗的風險,但創新的失敗數量必然大於成功數量。另外,當市場資源越來越多的由政府和國有經濟掌握時,出於希望「結果正確」的美好願望,為了不出差錯,使程式能留痕,必然會制訂越來越多的規定來「管理過程」,最終會導致越來越繁瑣的檔、講話及要求,然後,進入尋求「流程正確」而不顧效率的狀態,忘記美好願望是「結果正確」,擡高了經濟發展的整體成本,結果可能是抑制了創新,而不是絕對推動了創新。
對大部份處於競爭性領域的國有企業,推動股權結構多元化,深化市場化改革,去除行政化,建立實質意義上的現代企業制度,解決好企業與政府、員工、市場之間的有機相連問題,國有股東透過「管資本」的方式,不僅提高了流動性,也為政府、國有股東自身、企業等各方松了綁、減了負,其實是降低了社會整體成本,提高了效率,當然也為高品質發展奠定了基礎,為科技創新創造了條件和土壤。
當前,因為資源和市場占有的不平等,以及制度造成的機會不平等,基尼系數(收入分配)的確在惡化,互聯網上仇富心理嚴重,似乎到處可以感受看到公職人員與普通人的差別、城市與農村的差別、國有與民營的差別。越是這樣的時期,越應該理性、清醒的認識到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股權多元化的重要性。
持續深化市場化改革,加速推進雲南白藥的高品質發展
國有資本有其使命和責任,但國有企業首先是企業,要符合「企業的本質」,同時要承擔政府的經濟發展目標。在當前國際國內的復雜環境下,國有企業更容易成為政府調控經濟的拐杖和工具,既要保增長、穩就業,又要在短期內為國家增加稅收、提高國有資本收益,當然還要承擔國家的戰略使命。
有觀點指出,國企改革的正確方式是實作產權結構的多元化,引進合適的外部投資者尤其是非國有投資者,管理層和骨幹員工以相同定價出資成為股東;在實作股權多元化目標後,國企改革的具體路徑包括:(1)建立科學的短、中、長期結合的激勵約束機制,放棄計劃模式下的薪資總額管理,實行市場化的薪資薪酬機制,置換國有職工身份,形成市場化的員工管理體制;(2)確立以股東大會、董事會為核心的公司治理和決策機制,不再按國有企業法人層級逐級上報,提高決策能力和決策效率;(3)國有股東只「管資本」,透過股東大會、董事會行使股東權利,所持股權成為具有流通能力的「標準股票」,想增持時「買得進」、想減持時「賣得出」。
比如,雲南白藥不僅財務數據創歷史新高,且戰略上聚焦主業、保持定力、最佳化業務結構,加速啟動「中藥」和「創新藥」並重的高品質發展。去年9月到任的張文學董事長在工業領域具有豐富經驗和領導能力,非常重視人才、研發投入和科技創新等長遠發展,國有股東選派的董事也是醫藥專業人士;董明總裁曾在華為公司任職二十多年,具有豐富的經營管理、市場營運、研發創新及全球化工作經驗,高管團隊的市場化能力強。董事會與經營管理團隊配合默契,高度重視組織體系建設,在研發創新、提質增效、成本與精細化管理等方面再上新台階,聚焦「品質、成本、效率」三要素深度挖潛;深刻理解雲南省委、省政府的發展要求,主動融入、服務和支撐雲南省「中藥材產業高品質發展」專項工程,以「雲藥資源高品質發展‘鏈主’企業」為使命,積極發揮龍頭鏈主企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在更高發展能階中為地方經濟貢獻責任,實作政府和國有股東的長遠戰略目標。
不難發現,如果沒有好的產權多元化結構和平衡機制,沒有市場化改革的支撐,雲南白藥難以獲得創歷史新高的經營業績,事關長遠高品質發展的研發、科技創新投入等方面更會受到較大的不利影響。
透過雲南白藥的高品質發展,實作國有股東的綜合收益和地方政府的戰略目標
國有經濟與國家前途緊密相連,國有企業是實作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主體之一,在強調國有股東動態「管資本」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發揮「企業的本質」和市場化能力,調整好生產關系,降低政府與社會的整體成本,提高生產力與效率,才能幫助政府實作產業發展與經濟增長目標,用股權財政替代土地財政,用創新驅動替代要素驅動,將企業的中短期財務目標和國家的長遠戰略目標聯系在一起。
不難想象,如果雲南白藥還是一個純國有企業,依然按照傳統國有企業的管理模式,在目前大環境下,如何能選拔到能力出眾的市場化人才?如何才能真正創新?如何保證做出高品質的風險決策?研發與行銷應該如何投入?如何選擇、開發單品?如何投入周期長、風險高但長遠極重要的創新藥?透過「三重一大」等流程來商議創新投入,參與討論的幹部的理性選擇必然是逐步躺平或不作為,或全部投出反對票,因為不做不會錯,多做就會有多錯的機率和風險,躺平在短期內一定是最安全、最有利於自己的,但又確實會損害企業的長遠利益和創新發展。我們不應苛求國有股東的每個幹部都要有擔當、有責任感、敢於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尤其是風險投入承擔責任。但沒有創新,又何來高品質發展?企業如何實作真正的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的第二增長曲線何時才能完成?
想通這些,就不難回答前面關於國有股東增持股票的「爭議六問」了。增持股票是對雲南白藥的企業價值和未來發展表明信心,並透過股票增值為國有資本獲得投資收益,1%的增持比例並不會改變公司無實控人的現狀;雲南白藥只有繼續保持產權元化的平衡結構、堅持完全市場化的經營機制、由董事會以市場化方式選聘管理隊等,才有可能應對變幻莫測的外部環境,確保走向創新驅動的高品質發展階段,實作百年白藥的再次騰飛。
創新驅動的高品質發展,需要多樣性的經濟主體和各種所有制成分共同努力、協同發展,並大膽試驗。國有經濟主要應該去幹國家想幹、應幹但民營企業沒有能力幹的事,勇擔重任、主動創新,提升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幫助國家實作長遠戰略目標。雲南昆明曾召開過世界生物多樣性大會,多樣性對自然環境非常重要。同樣,形成產權結構的多樣性和多元化,對中國這樣的大國經濟體非常重要,保持多種所有制成分共同發展,發揮多種所有制結合的優勢,並珍惜、呵護市場化改革成果,大膽嘗試,勇於創新,在發展過程中檢驗改革路徑與改革方式的正確與否,無疑是更為明智的選擇。
(本內容屬於網路轉載,文中涉及圖片等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系編輯刪除。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及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