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这次的操作,真的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这事,怎么说呢,完全可以说是「自找的」。
京东可是个庞然大物,员工超过50万,稳步发展比一时的流量显然更重要。
但偏偏,京东的公关团队和品牌部门没能避开舆论的雷区,导致这次危机不断发酵。
要知道,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一旦某个负面事件爆发,它就像埋下的雷,一到关键时刻就会被重新引爆。
对大型企业来说,危机公关真是门硬核的生存技能,特别是在这个舆论传播极快的时代。
回头看看,多少企业都因明星「翻车」而被卷入风波。
很多时候,事情发生得太突然,谁也没法预料。
而为了降低这类风波对公司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企业都决定让自己的创始人或CEO担任形象代言人。
比如格力,掌门人董明珠就用自己的声望为品牌背书,效果很不错。
京东的内控和合规体系一直做得不错,但杨笠代言事件却打了个措手不及,明明知道可能带来争议,京东还是选择了这条「险路」。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不难看懂:
一方面是为了博流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企业的自信有点过头了。
为什么说是流量和傲慢作祟?
很简单,每年的双十一是电商企业的「终极战场」,谁都想抢占更多用户的注意力。
在增长遇到瓶颈的时候,各大平台都会「绞尽脑汁」打价格战、推优惠,希望能在消费者眼中显得更有吸引力。
而京东本身的强项就在数码家电领域,但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再突破一点点增长,他们盯上了女性消费群体。
京东可能以为,女性用户是个未被完全开发的市场,抓住她们就能带来更多增量。
但问题是,京东却忽略了稳住现有基础的重要性。
为了吸引新的用户群体,他们疏忽了自己的老用户,特别是男性消费者的忠诚度。
男性用户虽然看似不怎么挑剔,但一旦被「忽视」,这种情绪就会在某个时刻爆发出来。
于是,京东做出了这步「昏招」——让杨笠成为代言人。
但显然,他们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如此失控的地步。
这场舆论风暴来势汹涌,而京东的反应却显得极为不成熟。
危机爆发后,公关团队不仅没有及时、诚恳地道歉,反而还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仿佛认为更多的优惠和折扣就能让消费者把这事儿给忘了。
10月18日下午,京东发布了声明,承诺在双十一期间提供更大的补贴力度,回馈消费者的「关心」。
但这种看似「讨好」的姿态,不但没能平息愤怒的声浪,反而让事件进一步失控。
连锁反应
这场危机的连锁反应很快波及到了京东的各个业务线。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京东金融,部分用户对京东的处理方式感到失望,不仅退掉了京东会员,甚至有人直接注销账号。
互联网时代,用户的反应是迅速且直接的,品牌声誉的损害比想象中来得更猛烈。
从京东这次危机的处理方式来看,公关团队的应对明显缺乏经验,甚至带有一些傲慢的态度。
他们似乎没意识到,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真诚的沟通与承担责任,而不是简单地用补贴和促销来蒙混过关。
这种态度不仅无法修复品牌形象,反而会让问题愈演愈烈。
京东要想平息这次危机,必须有人站出来负责,尤其是公关部门的负责人,可能得为这次事件承担主要责任。
这不仅是对京东自己的教训,也是在提醒其他企业,危机处理时一定要谨慎,尤其不能轻易触碰社会敏感话题。
这次京东的危机并非偶然,它折射出的是当下企业在追求短期利益时,忽略长期价值的普遍现象。
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时代,企业不再只是简单的产品提供者,更像是一个公众人物,随时都站在聚光灯下。
一点失误,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京东这次选择杨笠代言,是希望借助她的影响力打开女性市场,然而,却忽略了自身品牌核心用户的情感诉求。
这样的代价是沉重的,也再次证明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是建立在理解与共情基础上的。
一个聪明的企业,应该学会倾听,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流量」。
因为当舆论失控时,任何补贴都换不回丢失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