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尼安德特人从遥远的地方选择收集材料,精确配比,创新应用黏合剂…

2024-02-28科学

,从此你的世界多点科学~

尼安德特人的才华越来越被我们赏识了。他们猎杀洞狮,烹调螃蟹,天生早起,创作艺术,甚至还涉猎了化工领域。

根据【科学进展】 ( Science Advances ) 杂志刊载的最新文章,尼人所用石器工具是由含多种组分的黏合剂粘在一起的,这是欧洲大陆尼人使用复合胶黏剂的最早证据。此外,论文作者也指出,这些已灭绝古人类的认知和文化发展水平比我们原来以为的更高。

新研究的作者是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他们重新检查了20世纪初首次发现于法国勒穆斯蒂埃 (Le Moustier) 考古遗址的石器工具,其历史可追溯至大约12万年前~ 4万年前,即旧石器时代中晚期。

这些工具在1960年代被独立打包保存,很多都留有非常古老的胶黏物。研究团队在一部分刮刀 (scraper) 、薄片 (flake) 和刀片 (blade) 上发现了 赭石 沥青 混合物的痕迹。

赭石是一种天然黏土颜料,由氧化铁与黏 土和沙子混合而成,可以呈浅黄色、红色、棕色以及紫色。

沥青是一种极其黏稠的深色液体,或以天然形态存在于矿物中,或由石油提炼所得。

对于勒穆斯蒂埃地区的古人类而言,想收集天然沥青和赭石,必须去到遥远之地。这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要求周全的计划和有效的方法。


混合前的液体沥青和赭石

论文第一作者、德国蒂宾根大学考古学家兼地质学家帕特里克·施密特 (Patrick Schmidt) 表示:「混合物中赭石的含量超过了50%。我们对此感到惊讶。因为按说,风干的天然沥青不作改变就是一种黏合剂,但如果添加这么大比例的赭石,黏合性可能就没了……」研究团队在实验室里分析了石器残留材料的性能,结果有些出人意料:

如果单独使用液体沥青,它其实并不真正适合用来粘东西,但如果给它配比55%的赭石,就能得到可塑的理想混合物,它足够黏稠,足以把石器与其他物体粘牢,同时干燥后又不粘手。显然,这种混合物非常适合用来粘石器工具和它的手柄。

针对石器使用及磨损痕迹的显微镜检查也表明,尼安德特人的黏合剂确实是用来连接工具和手柄的。

要知道,即使是现代黏合剂也不易达到这种粘物不粘手的微妙平衡,他们的配方能用于制作耐用工具,必是深思熟虑反复试错后的设计,展现了这些远古「化工」先锋对材料特性的深入理解,以及使用带手柄工具从事生产的习惯,同时也将欧洲古人类使用复杂黏合剂的时间向前推了数千年。

液体沥青组合55%的赭石,就是优质黏合剂,能连接刀具和手把而又不粘手

另一位论文作者、纽约大学人类学家拉杜·伊奥维塔 (Radu Iovita) 解释道:「这些工具显示出两种微观磨损。一种是锋利边缘上典型的磨光,这通常由加工其他材料导致。另一种磨光分布于连接手柄 (假定) 的区域,其他区域则没有——我们对它的解释是,在连接区域,石器工具相对手柄的移动导致其中赭石磨损。」

尼人与智人大约在50万年前分道扬镳。过去科学家认为,尚处非洲的早期智人已经知道怎么利用树脂和赭石等成分制备黏合剂,欧洲的早期尼人却不知道。而现在,透过勒穆斯蒂埃遗址的旧石器,我们联想着这些「疯狂原始人」从遥远的地方选择收集材料,以精确的配比混合材料,创新地应用黏合剂材料……

种种证据都告诉我们,尼安德特人的文化值得重新审视。用考古学家的话说,这种黏合剂的发展及其在建筑工具中的应用,是证明早期人类文化演进和认知能力的坚实物证。

从另一个角度想,50万年就分手的两个人种,他们的先进技术发展却能汇合成一条线,这其中必有值得我们深挖的故事。

施密特说道:「复合黏合剂是现代认知过程的最早表现形式之一。我们的研究表明,非洲早期智人和欧洲尼人有相似的思维模式。二者的黏合技术对于我们理解人类演化具有同等意义。」

资料来源:

Did neanderthals use glue? Researchers find evidence that sticks

Neanderthals used surprisingly sophisticated glue 40,000 years ago

END

【世界科学】杂志版在售中 欢迎订阅

月刊定价15元/期

全年订阅价180元

订阅方式一:

「杂志铺」订阅有折扣~

订阅方式二:

全国各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4-263

订阅方式三:

机构订阅,请拨打

021-53300839;

021-53300838

除了智人,还有哪些早期人类在创造艺术?

生育力越强,寿命越短?东亚人竟比欧洲人更多与尼人杂交?压力大时吃东西会让压力更大︱新闻串烧

每天撸3秒,大力出奇迹;「高鼻子」基因遗传自尼安德特人?「巴黎协定」即将全球限塑|新闻串烧

一个氨基酸居然决定现代人和尼安德特人的智力鸿沟?【科学】新发现

帕博拿下诺奖后,古DNA研究下一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