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火盗龙:浴火重生的高卢猛禽!

2024-08-25科学

法国恐龙巡礼

2022年夏天,【侏罗纪世界】系列的第三部在全球院线上映,电影中出现了众多的新恐龙,其中一种全身披着红色羽毛,还能够在寒冷的水下快速游泳,它就是火盗龙,一身惊艳的火红颜色与名字倒算是相辅相成。

图注:【侏罗纪世界】中在冰面下游泳的火盗龙,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侏罗纪世界】的火盗龙形象,图片来自网络

【侏 罗纪世界】中的红色恶魔

电影中的火盗龙与真实的火盗龙差别还是很大的,不过关于火盗龙的故事还得从它发现讲起:

1992年,一场森林大火席卷了法国东南部的奥林匹斯山,这座山的名字倒是非常有希腊风格。当大火熄灭之后,人们意外在裸露出来的岩石中发现了恐龙化石,起初化石仅仅包括第二趾爪,是非常典型的驰龙科特征,这便是编号为MNHN BO001 的正模标本。古生物学家之后在附近又发现了零星的牙齿、跖骨,尺骨,椎骨等,这些化石都被归入同一种动物。

图注:雄伟的奥林匹斯山,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目前已经发现的火盗龙化石,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火盗龙线图及目前已经发现的化石,图片来自网络

2000年,法国古生物学家罗南·阿兰(Ronan Allain)与菲利普·塔丘特(Philippe Taquet)发表了名为【法国上白垩统一驰龙科新属种(恐龙,兽脚类)】(A new genus of Dromaeosauridae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France)的论文,命名了火盗龙 。

火盗龙( Pyroraptor )的属名正是来自于让它显露真身的 森林大火 ,名字来自希腊语的「πῦρ」(意为「火」)和拉丁语中「raptor」(意为「盗贼」)。火盗龙的模式种名为奥林匹斯火盗龙( Pyroraptor olympius ),种名则来自发现其化石的奥林匹斯山。

图注:火盗龙与人类的体型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根据已经发现的化石判断,火盗龙是一种小而轻盈的恐龙,其 体长约1.5米。高约0.5米,体重可能只有10千克 。由于身上长着羽毛,让火盗龙看上去就像是一只长出了长尾巴的大鸟。火盗龙的脑袋比较大,最初的研究认为它的脑袋较高,不过最新的复原倾向于拉长的吻部,脑袋两侧则长有一对大眼睛。在火盗龙的嘴中长有两排小而锋利的牙齿,表明了其掠食者的身份。

火盗龙的脖子较长,身体纤瘦,身后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火盗龙的四肢长而有力,其中前肢每个手上都有三指,由于长着长羽毛而形成了一对小翅膀。后肢比前肢更长,在脚上的第二趾有一个翘起来的钩爪,化石长度 6.6厘米 ,如果加上角质鞘更长,这个大爪子也是捕猎的工具,可以用来牢牢按压控制住较大的猎物。火盗龙的爪子不仅仅是武器,还可能成为爬树的工具,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在短时间内爬到树顶上。

图注:火盗龙的复原图,与小猫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火盗龙属于大名鼎鼎是驰龙科,是一种聪明又敏捷的小型肉食性恐龙,以各种小型动物为食,但是缺乏猎杀大型恐龙的能力,生态位上类似于今天的狐狸。

火盗龙的化石来自于粘土砂岩爬行动物组(Argiles et Grès à Reptiles Formation) 地层,地质年代可以追溯到白垩纪晚期的坎帕阶与马斯特里赫特阶之交,时间约为距今7200万年前。在同地层中,古生物学家还发现了包括在内的众多恐龙。有趣的事,组中还生活着另外一种小型驰龙科恐龙,它就是瓦尔盗龙( Variraptor ) ,两种体型相近的驰龙科生活在一起,如何避免冲突也是古生物学家感兴趣的问题。也有观点认为,火盗龙与瓦尔盗龙是同一种动物,不过还需要更多的化石进行对比。

图注:火盗龙的复原图,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瓦尔盗龙的复原图,图片来自网络

火盗龙是法国最著名的恐龙之一,它也出现在科学纪录片 【恐龙星球】、【史前星球】 ,以及电影 【侏罗纪世界3】 中,嫣然成了法国恐龙中的大明星。【侏罗纪世界3】中的火盗龙体长至少3米,能游泳能破冰,显然并不是它真实的样子,大家要注意辨别哦!

图注:火盗龙在电影中(左)与现实中(右)的体型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1.Allain, R.; Taquet, P. (2000). "A new genus of Dromaeosauridae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France".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 (2): 404–407. doi:10.1671/0272-4634(2000)020[0404:ANGODD]2.0.CO;2.

2.Pereda-Suberbiol, X.; Corral, J.C.; Astibia, H.; Badiola, A.; Bardet, N.; Berreteaga, A.; Buffetaut, E.; Buscalioni, A.D.; Cappetta, H.; Cavin, L.; Díez Díaz, V. (2015-05-08). "Late cretaceous continental and marine vertebrate assemblages from the Laño quarry (Basque-Cantabrian Region, Iberian Peninsula): an update". Journal of Iberian Geology. 41 (1): 101–124. doi:10.5209/rev_JIGE.2015.v41.n1.48658. hdl:10486/679211. ISSN 1886-7995.

3.Isasmendi, Erik; Torices, Angelica; Canudo, José Ignacio; Currie, Philip J.; Pereda‐Suberbiola, Xabier (2022). "Upper Cretaceous European theropod palaeobiodiversity, palaeobiogeography and the intra‐Maastrichtian faunal turnover: new contributions from the Iberian fossil site of Laño". Papers in Palaeontology. 8 (1).

文字编辑:江氏小盗龙

图片来自网络及论文,侵删

小盗龙带你入侵史前世界

微信号 17660820999

新浪微博| 江氏小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