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聚焦专精特新|徐骅:我和西南设计的「双赢」故事

2024-03-17科学

重庆西南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南设计),从13个人发展到300多人,从设计服务勉强生存,到辉煌上市,成为中国集成电路领域自主创新、自立自强的中坚力量;徐骅,从最普通的设计工程师做起,把所有心血专注在射频/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这一件事上,他陪伴西南设计走过了近20年,西南设计也培养成就了徐骅20年。

在西南设计这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企业和企业家共同成长的双赢故事。

扎根专业 励精图治

重庆西南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0年,初始仅有员工13人。成立之初,公司基本上一切从零开始,没有成体系的技术路线,没有成熟的产品和市场,只能靠接一些芯片设计服务的业务来维持基本运营。

2005年,徐骅从澳大利亚留学归来,正巧看到了西南设计的招聘信息。说实话,那时的西南设计名不见经传,能给出的薪资,也远不如徐骅此前曾在上海的芯片设计工作,但徐骅还是选择留下来。「一部分是个人家庭方面的原因,但更多是因为,当时在重庆,西南设计可能是唯一一家真正立足射频/模拟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发展的企业,与我学习的专业方向和工作经历非常匹配。」

一个年轻人算不上深思熟虑的选择,推动命运的齿轮开始缓缓转动。

初来乍到,徐骅是普通的设计工程师,他遇到一个很好的师傅,他的老师也是西南设计的第一代领路人,公司时任总经理范总。

范总对徐骅这个愿意来「吃苦」的年轻人寄予厚望,亲自面试把他招进公司。在技术上倾囊相授,在业务上谆谆教导,也敢放手让徐骅负责一些难啃的硬骨头项目。徐骅既来之则安之,也把自己对集成电路设计的热爱全部释放出来,迸发出了极大的创新创业热情。

从2005年起,中国进入了信息时代的大发展期。手机开始大规模普及,移动通信、互联网基础建设如火如荼,射频/模拟集成电路产业也蓬勃发展起来。徐骅和西南设计也迅速进入「蜜月期」,开启了一段「天作之合」。

技术攻坚 开疆扩土

2009年,徐骅已经担任设计开发组长,并完成了他在模拟IC设计中的第一个代表性产品——移动通信基站频率合成器。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西南设计逐步走上了发展快车道,至2013年,产值已经突破1亿元。

此时的徐骅在技术和市场中也日趋成熟,任职设计部副经理,从冲锋陷阵的前锋,角色慢慢转变为攻坚克赢的「将军」,开始承担多项国家重大专项技术攻关任务。2017年涉足通信基站用射频前端芯片,经过两年技术攻关,多轮研发迭代,成功突破技术瓶颈,最终如期实现了大批量交付。「这次解决了通信基站缺‘芯’问题,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的空白,为国内5G基站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2020年,西南设计立项开发用于大众手机的北斗短报文通信SoC芯片。「在大众手机上实现短报文功能要求芯片在体积、功耗、接收灵敏度、发射效率等性能指标上达到极致水平,芯片研发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难题。」徐骅回忆说,整个项目团队笃定信心、迎难而上,发扬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打响了一场技术攻坚战。采用集中优势资源攻关、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实施等方式,仅用了不足10个月的时间,一次流片成功,完成了芯片的研发及应用验证。2022年,最终在国产智能手机上实现了应用,标志着卫星通信应用进入大众市场。

承上启下 厚积薄发

2023年9月,徐骅被任命为执行董事、总经理,全面主持公司工作。至此,他的身份又变成了运筹帷幄的统帅,更专注于带领西南设计不断拓展产业链和市场。过去的积累和专注,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打开了市场格局。公司主营业务收入2022年达到8亿元以上。徐骅本人也先后获得部委级奖项8项,发明专利授权25项,获得重庆市第五届劳模、重庆市工业设计十佳杰出设计师、重庆英才等荣誉称号。

徐骅感慨说:「在西南设计这近20年,流过汗,落过泪,今天能做到国内硅基射频集成电路行业的头部,殊为不易。」他认为,一家什么产品都没有的企业白手起家,到今天拥有71项发明专利、81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等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先进的硅基半导体模拟元器件及模组设计与产品开发能力,靠的是包括他在内的几代集成电路人的专注与付出。

「作为半导体设计企业,最大的财富就是人,人才是一切设计思想和理念的源泉和根本。」徐骅说,中国半导体产业方兴未艾,集成电路设计作为产业链中游,具有最强的集聚效应。以西南设计为例,通过了解市场的需求结合设计,从顶层对产业链提出需求并进行联动,再从标准、技术、质量、进度等维度由点到面拖动产业链进步,最终促进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全面自主繁荣。

「如果说电子整机系统是一栋摩天大厦,我们就是为大厦提供砖头的人。希望为这栋大厦提供更多样、更好用的砖头。」徐骅说,西南设计未来将继续为5G/6G通信、导航定位、卫星通信、汽车电子、新型能源等领域提供性价比高、市场竞争力强、产业链可控的射频/模拟集成电路产品与应用解决方案。

上游新闻记者 刘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