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跨越星际的呼唤,宇宙中的孤独与希望

2024-10-17科学

我国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已发布,里面包含了5大主题、17个优先发展方向,其中开展地外生命探寻格外引人注目。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地球如同一叶扁舟,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头顶的星空充满了好奇与向往,进入20世纪,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地外生命的探索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在太阳系内,火星成为了地外生命探索的热点,各种证据表明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液态水,有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已经向火星发射了多个探测器,包括「水手号」、「海盗号」、「勇气号」、「机遇号」、「好奇号」、「洞察号」、「祝融号」。这些探测器不仅拍摄了大量火星表面的照片,还进行了地质、气候和生命迹象的探测。

截至2024年,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 5500颗系外行星 ,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TESS)自2018年发射以来,已经发现了数百颗新的系外行星,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作为老牌望远镜是发现系外行星的主力军,截至目前总共发现了超过2600颗系外行星。其他太空望远镜和地面观测设施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宇宙之大、星系之多,使得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其他星球上可能存在生命,但是,同时也将面对一个新的问题,寻找地外生命,对地球生命来说,是不是一项挑战,会不会在将来将面对风险。

如果地外生命以微生物的形式存在,它们可能携带与地球生命完全不同的微生物,一旦这些微生物被带回地球,可能会引发新的疾病或破坏现有的生态平衡。

如果地外生命是智慧生命,他们可能拥有与地球人类完全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是否会爆发星际战争不得而知。

自无线电通信发明以来,人类就开始不断地向宇宙发射信号,这些信号最初可能并非专门为了与外星文明交流而发射的,它可能是卫星通信设备发出的,或是与地外探测器联络发出的,人类向宇宙发射的探测器也越来越多,这些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会不断地向地球发送数据,地球也会不断地向它发射数据,这些数据信号同样可能被外星文明所接收,除了这些无主动意识的散播信号, 1974年11月16日,阿雷西博超级射电望远镜发射了人类的第一个信号 ,目的地2.6万光年外的M13球状星团,这个信号包含了关于地球和人类文明的信息,如人类的DNA结构、 太阳系的位置 ,这是人类第一次主动有意识的向外界发送特定信号。

这个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被截留、可能会被监听到,也可能不会被任何文明收到,因为宇宙太大了。

寻找地外生命本身有助于推动科学进步,但确实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这些风险需要我们在探索过程中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