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宇宙常数对生命进化有着深刻影响,外星人可能根本就不是「人」!

2024-07-05科学

「如果地球上的生命形态不是炼碳生物是什么呢?」

「难道外星人可能根本就不是‘人’?」## 导语

人们对宇宙中是否有其他生命存在的问题一直是永恒的疑问,但是我们想象中的外星生物却总是拥有着和我们类似的外貌,偶尔耳朵更加尖一些,头部比人类大一些,但这些也都是地球上关于「外星人」的说法。

但是有着与地球生命不同的生命形态一天被找到的可能性又是多大呢?

地球上生命的多样形态是因环境造就的,外星生物在不同于地球的环境中将怎样演化?

对宇宙中的外星生命判断不了解,但是土壤上扎根的树木何尝就了解地上的江湖。

地球上生命演化的「水杯大小」的片段也许可以给人们带来一些启示。

开普勒的发现。

因前些年发现的Trappist-1红矮星系统中有7颗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所以人们怀着期待,等待「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向地球传回「7颗地球」的消息。

但是这让人们大跌眼镜的是,正是这7颗行星中的6颗在靠近恒星的范围内,尽管它们周围都有可能的生命存在的环境,但是由于恒星辐射过强,宜居带内的行星都可能是铁芯星和寸草不生的火星模样。

但是对漫天飞舞的小行星碎片不闻不问的Trappist-1红矮星系统的行星的状况却和预期不同。

一般来讲行星形成期间可能会残留许多碎片,这些碎片再通过自身的引力吸附周围的碎片,最终形成它们独特的地貌,但是Trappist-1红矮星的7颗行星被发现时却没有发现飞舞的碎片。

这让人们对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工作产生怀疑,甚至有人认为它已经失灵了,于是从2017年2月开始持续了一周的观测,使人们对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表示担忧,担心其是否会因为超负荷运转导致性能下降。

但是这些疑虑被科学家们尽快驱散,他们告诉人们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工作完全正常,发现的这7颗行星也没有飞舞的碎片却有其奇特的原因。

Trappist-1红矮星作为距离地球40光年的最近的宜居带系外行星系统,其7颗行星各自之间相隔不远,由于处于红矮星系统中,它们几乎毫无逃脱引力的机会,于是就有大量的小行星残留在这个星系中,这就给Trappist-1红矮星系外行星形成了一个奇特的「免疫圈」。

每颗行星的引力都是小行星的「死角」,所以也就不会被其他行星吸附上,其实凭借这种原理,外星生命的研究也同样有许多科学依据。

其实关于发现外星生命的事情从20世纪50年代之前就开始讨论了,只不过那会儿科技发展的还不算太好,对外星生命的探寻还很明显的停留在空想的状态,并没有什么实际成果。

人们发现的一些微生物化石让他们对外星生命的探寻热情更加高涨,于是20世纪60年代成为美国NASA旗下的一个外星生命研究小组的负责人。

到了20世纪70年代,终于有了解决「去哪儿找外星生命」这个问题的方法,那便是海尔雷望远镜,它的直径大到56米,凭借这才能探测到地球比较近的系外行星的脉冲信号,但是这样的方法是以不换气的海尔雷望远镜损失作为代价的。

为了让这个问题尽快得到解决,一个叫做「SETI计划」的组织应运而生,它不仅仅是提倡探索外星生命的组织,还向全世界的人们公开了海尔雷望远镜设备,允许他们对它进行改进。

最终,有了改进过的海尔雷望远镜后,它的探测能力不仅仅是脉冲信号,还有更多其他的探测手段,比如扫描和搜索,这使得探测外星生命的探测手段变得更加多样化。

但是由于它的直径增大为150米,所以成本上就要升高很多,除了观测这一项,它的数百万美元的年度维护费用也是一大开销,所以它的审核权力也就属于美国联邦政府。

但是探索外星生命的火热程度必定会有很多人想要趁热打铁捞点「政治成就」,所以也不是什么人想当就当的,这样一来,SETI的研究团队也就不得不去物色一些慷慨解囊的慷慨的人们。

这就像卖炸鸡的白天卖多了晚上去睡大街了就没有资格说炸鸡串是自己的点子了一样,所以大家也就无法探索了。

但是谁说星球上只有SETI一处呢。

20世纪90年代,人们终于找了另外一个探索外星生命的理由。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

1992年,发现了一颗围绕着其他恒星环绕的行星,这表明了宇宙中充斥着行星,于是人们对「宇宙中到底有多少行星」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这种情况下,NASA决定成立新的「探索/观测行星」的部门,而新成立的「探索/观测行星」探索外星生命的第一个目标就是40光年外的Trappist-1红矮星系统了,而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就是NASA第一代的「探索/观测行星」计划中的首要成员。

这台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发射15年后被人类所制造的太空望远镜中,它的发射重量和观测星球数量都是第一的。

而当时正处于漆黑的年代的俄罗斯和「这么有意思的事」永远不会袦不住人们的美国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射前就已经发现了许多行星,而最近一项「额外的」发现还是在一颗像太阳和比地球还要大的行星之间的行星,其体型差不多和金星差不多大。

这些发现虽然和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主要发现领域不同,但这无疑也为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提供了「可能」。

现在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依靠科技创新也一定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所以它的发现让人们不禁对外星生命有了一些新的猜测。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射13年来,已经发现了约4000颗系外行星,其中几乎都在宜居带内,如果这些行星上找不到外星生命,那么在整个宇宙中都很难找到外星生命,更不用说它们的环境是由距离母恒星近的行星搞出来的免疫圈。

即便有1000颗是因为周围并没有行星吸附飞落的碎片恢复平静的,但剩下3000多颗也足以让外星生命研究者产生「不是每个星球上都能出生命」这种想法,毕竟天文学家认为宇宙中充斥着行星,这不就是因为土星、木星和地球等巨大星球由碎片吸附成的本来的吗!

行星的影响。

在了解过地球上的生命转换成不同的形态的原因后,外星生命相对于地球生命又是什么呢?

地球上的生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最后一个是人类,那么从人类这个大类中跳出来的异类是什么呢?

这个就不能不好好掂量了。

地球上两个生命并行的物种主要是智人和直立人,而地球的物种则有海底和陆地两个,其中陆地生物演化到人形主要是有两条,一条是直立人,一条是猿人。

直立人由于多在非洲出没,而非洲的大部分可以说全是热带,由于热带气候下的食物主要是果实,所以直立人的头趋于大,齿趋于小,虽然能用火烧烤东西,但是一点吃熟食的地域都没有,由于气候炎热所以裸露的身体上或多或少有阳光所以皮肤偏黑。

再出去,冻僵也做不了猿人。

猿人则是生活在相对寒冷的地区,由于食物主要是一些动物,猿人的牙齿趋于大,因为大的牙齿能让它更好的捕猎,由于猿人出没的地区比较冷所以猿人的耐寒能力也比较强,所以它的头部偏小,但是有了毛发来保暖。

然而关于外星生物有时候也是没办法去得出结论的。

地球上的生命数量实在太少了,就只有一颗。

不过,我们可以在地球上生存的生命中找到一个共通点,那就是来源于环境的影响,而关于行星,生命少则接受地少,而生命多则接受地多,这都不用多想,那么从地多上去找异类来的道理也差不多了。

结语

外星生命的多样性可能远远超过地球上的生命的多样性,因为外星行星的环境还有更多,还有比地球上的条件更好的,可能的,还有比地球更复杂的,可同样的还有比地球更苛刻的,不可能,总之等于多了不少,这是一种更好的可能,为什么不去追寻。

总之就一个字,开放!

外星生命不一定长着一张面孔,也许它只是以碳为基础,而化学结构和工作方式正好是地球生命的反面,但是谁又能说这是错误的呢?

就算最后没有发现也是一种科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