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深层解读光的本质,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

2024-10-21科学

在探索自然的奥秘时,关于光的本性一直是人类智慧的试金石。古希腊哲学家秉持着原始的辩证唯物论,他们坚信光是由无数微小的光之原子所组成,这一理念简单却饱含智慧。与之相对,古老的中国对于光的认识更显哲学:古代的中国科学家将光想象为从气中生发出的特殊气态,这种气有着自己独特的属性。

在西方,对光的系统性探究始于著名的哲学家和数学家笛卡尔。他在1637年的【屈光学】中,不仅为折射现象提供了理论性解释,还阐述了视觉异常的成因,并设计了光学矫正透镜。笛卡尔的这部作品预示了波动说的诞生。

紧随其后,在17世纪60年代,胡克,这位声名显赫的科学家,提出了正式的光波动理论,他认为光波在名为发光以太的媒介中作波动传播。胡克进一步假设,光波在进入高密度媒介时会减缓速度,而这全因波动不受重力影响。胡克的理论进一步被惠更斯所丰富和发展。

到了17世纪末,惠更斯通过其卓越的研究,将波动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度。他在1678年的法国科学院演讲中彻底颠覆了牛顿关于光的微粒理论,并在1690年出版的【光论】中正式提出了波动说,为光学研究的进展铺平了道路。

【光论】中最为关键的光学理论便是光波理论。惠更斯认为,波源发射出的每一个子波都可作为新的波源,每一个新生波源所发出的波面的包络便是下一时刻的新波面。借助这一原理,惠更斯揭示了光的衍射、折射定律以及反射定律,并阐释了光在高密度介质中传播速度减慢的原因。

与此同时,牛顿却对光的波动理论持有异议。他坚信光是由微粒组成的。在牛顿之前,皮埃尔·伽森荻这位法国数学家已提出所有物体均由大量硬质粒子组成,这与牛顿的理念不谋而合。牛顿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偏振现象,最终在1675年提出了自己的假设:光是由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在均匀介质中以恒定速度传播。于是,微粒说诞生了。

两大理论巨头的较量引发了长达300年的激烈讨论。随着惠更斯和胡克的相继离世,以及牛顿【光学】一书的问世,光的微粒理论似乎占据了上风。在这部著作中,牛顿将波动说的观点融入粒子理论,并成功解释了诸多光学现象,如眼睛的工作原理、光谱等。他还提出了波动说无法解释的问题,并对惠更斯的【光论】进行了有力的反驳。

随着牛顿的理论逐渐成为主流,很长一段时间内,关于光的解释权似乎已被微粒理论垄断。然而,著名科学家托马斯·杨于1801年进行的干涉实验,给波动理论带来了新的生命。杨注意到,在观察牛顿环的明暗条纹时,条纹的出现似乎能用波动理论轻易解释:亮条纹是因两束光波同向传播,波峰与波谷相叠加,增强了亮度;而暗条纹则是由于两束光波反向传播,波峰与波谷相互抵消,亮度自然降低。

通过双缝干涉实验,杨验证了波动理论的正确性,这一现象被称为「杨氏双缝干涉」。杨的实验成为了波动理论的有力支持,他首次提出了「干涉」这一术语,并证明了频率相同的光波通过两个平行且距离极小的缝隙时会发生干涉现象,形成明暗相间的图案。

杨的实验成果给科学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后续的菲涅尔、傅科、核磁等实验也纷纷证实了光波动理论的正确性。欧拉也是波动说的拥趸之一,他在【光和色彩的新理论】中阐述了波动理论能够更轻松地解释衍射现象的观点。可以说,自牛顿以来的300年间,关于光的性质是波还是粒子的讨论从未停息,两大理论各自拥有众多支持者,轮流主导了对光的解释。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物理学研究的深入微观领域,这场讨论也转为了粒子层面。海森堡提出电子是量子化的,如同粒子般在不同轨道跃迁。而薛定谔则认为电子具有波动性质,如同云雾一般(电子云一词的由来),若放大观察,则像是空间中扩散的无数波动叠加。爱因斯坦凭借光电效应实验获得诺贝尔奖,这一实验初步提出了波粒二象性的概念。

爱因斯坦通过实验得出,当降低光的强度至每次只有一个光子进入实验装置时,一个奇妙的现象出现。1905年,他明确提出单个光子是粒子,并以此解释了光电效应,获得了诺贝尔奖。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使得杨的实验结果也不再有误,人们开始意识到光波可能同时拥有波动和粒子的双重性质。

真正将波粒二象性理论化的是德布罗意。他于1920年重新开始理论物理的研究,特别是关于量子问题的探究。在1923年9月和10月,德布罗意在【法国科学院院导报】上发表了三篇有关波和量子的短篇论文,这些论文初步揭示了他的物质波思想。最终,在1924年的博士论文【量子理论的研究】中,德布罗意正式提出了相位波,即物质波的概念,论文中运用了两个著名的公式:E=hv和E=mc平方。这两公式是爱因斯坦最著名的发现,前者描述了光子的能量,后者则代表了质量和能量的等价关系。德布罗意结合这两个公式,提出一个假设:光量子的静止质量并不为零,而电子等实物粒子则拥有周期性的频率过程。

在这篇论文中,德布罗意提出了一个震撼性的结论:任何实物微粒都伴随一种波动。他将这种波称之为相位波,并首次正式提出了「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指出,波粒二象性不仅仅适用于光子,所有微观粒子,包括电子和质子、中子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他将光子动量与波长的关系式p=h/λ推广至所有微观粒子,并提出具有质量m和速度v的运动粒子同样具有波动性,其波长等于普朗克常量h除以粒子动量mv。这个关系式后来被称为德布罗意公式。基于这一假说,电子等微观粒子同样会表现出干涉和衍射等波动现象。

德布罗意的理论揭示了每一种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1921年,戴维森和助手康斯曼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了电子的衍射现象。他们最初试图用原子核对电子的静电作用力解释这一现象,但后来意识到这可能是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说的实验证据。回到美国后,戴维森重新进行了电子衍射实验,于1927年发表了实验结果。这个实验正是德布罗意在答辩其博士论文时所提出的「电子的衍射实验」。同时,P.G.汤姆逊也通过高速电子穿过多晶金属箔得到了类似X射线衍射的花纹,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两人于1937年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奖。

随后,其他粒子的衍射实验也相继被证实,德布罗意的理论变得无懈可击。对德布罗意物质波的研究进入21世纪也没有停止。2015年,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成功拍摄出光同时表现波粒二象性的照片。

波粒二象性不仅是量子理论建立和发展中的基本思想,也是微观粒子的固有属性。这场持续数个世纪的论战最终没有输家,因为他们捍卫的学说都部分正确。光的本性之谜终于被解开,而人类对于自然奥秘的探索仍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