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科学家+工程师」模式,西安跑出科研「加速度」

2024-02-29科学


企业工程师把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高校等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行针对性研究,这种「科学家+工程师」模式,让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变得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和可实施性,研发效率也更高了。西安文理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刘凌教授带领的团队就是这样一支「科学家」队伍。春节前夕,尽管学校已放假半月有余,但记者实地采访时发现,团队科研人员仍坚守在实验台前。「大家心里总是牵挂着自己的研发项目,常常会主动放弃休息时间。我们希望能跑出科研‘加速度’,用自身微光,为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作出贡献。」刘凌说。

1

攻克企业「卡脖子」技术难题

螺栓组是重型机械车辆的重要零部件,应用十分普遍。但随着使用年份的增加,容易出现滑扣、松动甚至断裂等情况,特别是在矿山等较为严酷的作业环境中,由于长期遭受粉尘、酸碱物等侵蚀,更易出现断裂等失效情况。一直以来,螺栓组的「失效」问题都是工程机械的一项技术难题。

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师提出这一课题后,刘凌团队多次深入工矿现场考察,研发了8个多月,每个人出点子、想办法,在电脑上模拟实际工矿生产场景,一次次建模,失败后再重来,最终找到突破口——成功通过优化螺栓组的位置来避免其断裂或失效,极大地提高了螺栓组使用寿命,节约了企业成本。

这只是该团队围绕行业重点领域、难点痛点等「卡脖子」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的一个缩影。

据刘凌介绍,团队以装备关键零部件再制造、装备延寿分析等技术为特色,联合西安陕鼓动力、陕西天元等企业共建「再制造中心」,首次建立叶片等旋转部件再制造修复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与陕西同力重工、陕西中科等企业展开深度合作,针对车架联结技术瓶颈问题进行立项研究,已获得阶段性结果,能有效解决因焊接引起的车架变形等问题,使废件率减少2-3成;运用燃气管网模拟仿真系统对管网系统结构进行优化,目前已应用到行业,将管网防腐效能从半年提升至2-3年。

与此同时,团队与企业共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一同开展科研「揭榜挂帅」项目研究,联合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将团队成果推广至其他产业链,并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合作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团队不仅获批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还在2023年被评为秦创原总窗口优秀「新双创」团队。

2

带头挑起「科技强国」大梁

科研是一项严谨、繁琐且艰辛的工作,有成功时的激荡人心,但更多的时候需要耐得住枯燥和寂寞。

刘凌团队骨干、梁小明博士拿他们当时正在做研究的工程车辆部件「左纵梁」给记者举了个例子:仅一个左纵梁就有三四百条焊缝,做科研时需要对每条焊缝进行编程、网格划分等,还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试错,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坚定信心,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是非常重要的。」梁小明说,他们非常希望能够借助「科学家+工程师」这种模式,发挥自身善于钻研的研发精神,突破更多技术瓶颈,让科研成果更好地实现转化并造福于民。

「团队里的10名科研工作者在专业方面有着不同的优势,但也有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吃苦、能战斗,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刘凌说,大家在实验室常常一待就是10多个小时,平日里还在教学一线工作,教学和科研「两手抓」,都过硬,这非常不容易。

是什么让青年科研人员有着这样的工作热情?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科研工作者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都能研究出那么多重要成果,为国家科技发展作出了那么大贡献,相比之下,我们的科研环境已经有了巨大进步,在全球科技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我们又怎能不带头挑起‘科技强国’的大梁呢?」刘凌团队骨干、吴神丽博士说。

3

积极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瓶颈

西安科教资源丰富,科技综合实力、技术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如何加速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把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是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重大课题。

科技成果转化存在哪些瓶颈?如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研一线工作人员,刘凌有着自己的思考: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模式不断涌现,这是非常利好的现象。但当前仍存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结合不紧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转化价值不显著、科技投入力度还不够大、中试平台还比较缺乏、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支撑不够突出等问题。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通过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化导向等多方面措施加以解决。」刘凌说,政府可以通过出台政策法规,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聚焦西安市6大支柱产业,加强市场导向,针对产业链「堵点」「痛点」开展技术攻关,充分发挥高校研究优势的应用和转化类科技项目占比;以科技创新挖掘新的产业需求,瞄准人工智能、增材制造、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开展前沿、颠覆性技术的研究突破,以应用需求拓宽市场空间。

未来,刘凌团队将瞄准「十四五」发展规划相关重大战略及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表面工程与再制造技术」「装备智能技术」在我市重点发展的智能再制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的作用和潜力,通过开展校企双方深度科研合作,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为西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科研力量。

西安文理学院还与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机械表面工程与智能再制造技术「新双创」队伍,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存在的大型高附加零件的修复以及表面强化处理、表面耐腐蚀处理等方面「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刘凌教授作为该队伍负责人,还是陕西省教育厅「智能再制造技术」青年创新团队带头人、陕西省表面工程与再制造重点实验方向带头人。团队主要开展装备表面工程与智能再制造技术两个重点方向的课题研究,注重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已形成多项专利技术并全部转换应用到公司智能型新能源产品中,取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1项。并被评为2023年秦创原总窗口优秀「新双创」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