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大喙这种鸟类虽然在某些地区难以寻觅,但它的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人们常常能听到它的歌声,却难以一睹其真容。然而,一旦有幸见到那雄鸟的蓝色羽毛,无疑是一种视觉的享受。
蓝色大喙,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鸟类,以其厚重的喙部而著称,这种喙部是它们用来破开种子的工具。虽然名为「大喙」,但它们并不是一个科学的分类群体,因为它们之间并没有共同的祖先,可能只是远亲。
值得庆幸的是,蓝色大喙目前并未濒危,其种群数量和繁殖范围甚至可能在扩大。
蓝色大喙的分布范围覆盖了北美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地图上40度纬线以南的地区,尽管它们的分布范围正在向北扩展。它们在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都有发现,甚至在厄瓜多尔以南和爱达荷以北的地方也有记录。
尽管雄性蓝色大喙的羽毛非常显眼,但在许多后院中却很难找到它们,因为它们和伴侣更喜欢隐藏在灌木丛和藤蔓之中。
想要一睹蓝色大喙的风采,最好的方法是学会识别雄性的叫声并尝试跟随它。当它们受到刺激时,还会发出嗡嗡声和「叮」的声响。在夏季,可以在田野中看到它们从地面上捡拾种子。
蓝色大喙的巢呈杯状,通常位于灌木丛或藤蔓之中,靠近开阔地带或甚至路边。雌鸟在离地面约1到3米的高度筑巢,使用树枝、树皮条、报纸碎片、死去的藤蔓、树根、破布甚至蛇皮。
然后,它会用细小的树根、细草和毛发来铺垫巢内,巢内深度约为2英寸,宽度为2到3英寸。这种鸟类每年通常会有两窝,当雌鸟开始筑第二窝时,雄鸟会照顾第一窝的幼鸟。
蓝色大喙的外观特征:
雄性蓝色大喙相对容易辨认,因为它是唯一一种拥有如此多蓝色羽毛和厚重锥形喙的鸟类,与体型较小的靛蓝雀相似。然而,大喙的蓝色是一种视觉错觉,由光线在羽毛上的反射造成,人类的眼睛甚至无法看到它所有的惊人色彩。
雄性蓝色大喙体长约为14到19厘米,翅膀上有红褐色的条纹,背部有条纹。喙部呈锥形,眼睛为棕色。雌性全身为棕色,如果从正确的角度观察,其羽毛中会带有一些蓝色。雄性和雌性的体型大致相同。
蓝色大喙的翅膀圆润,尾巴呈扇形,顶部为深蓝色,下方为蓝灰色。腿部为黑色。这种鸟类有时可以通过其飞行方式来识别,飞行速度快,翅膀快速拍打,偶尔还会将翅膀紧贴身体。
蓝色大喙的行为习性:
这种鸟类之所以难以发现,部分原因是它们对人类非常害羞,如果感觉到被观察就会飞走。然而,在夏季,可以看到一群大喙在清理过的田野上跳跃或飞行,寻找剩余的种子,通常还会与其他类型的鸟类一起。它们还会摆动尾巴,在树枝上侧向移动,但没有人确切知道它们为什么会这样做。
蓝色大喙的迁徙模式和时间:
蓝色大喙在北半球的春季早期到夏末繁殖。鸟类迁徙图显示,它们在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筑巢,并在墨西哥海岸、加勒比海和南美洲北部过冬。在墨西哥中部的一些种群不会迁徙,而是全年留在原地。
蓝色大喙的饮食习性:
它们以昆虫为食,如蝉、蟋蟀、蚱蜢和螳螂,也吃毛虫、甲虫、蜗牛、蜘蛛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它们还吃种子,尤其是田野和牧场中剩余的种子。巧克力、洋葱、大蒜、苹果种子以及桃子和杏子的核对它们来说是有毒的,而陈旧的面包和餐桌上的残渣对它们也不健康。
蓝色大喙的捕食者和威胁:
这些鸟类似乎从人类活动中受益,因为它们以农业活动留下的种子为食,并在伐木后高大树木被移除的地方筑巢。尽管如此,蓝色大喙仍会被猫、猛禽和其他捕食者捕食,并且经常被牛鸟寄生。
牛鸟会在其他鸟类的巢中产卵,然后留下它的幼鸟由养父母抚养。通常,牛鸟的幼鸟体型更大,需要更多的关注,导致亲生的雏鸟发育不良。
蓝色大喙还携带羽毛螨,一些科学家担心随着它们分布范围的扩大,可能会传播疾病。幸运的是,目前没有迹象表明这些鸟类是疾病的传播者。
蓝色大喙的繁殖、幼鸟和寿命:
这些鸟类在筑巢范围内的四月中旬开始筑巢,尽管大多数巢是在五月开始的。雄性先于雌性到达,并开始唱歌以吸引它们。一旦雌性选择了伴侣,就会筑巢,然后产下三到五个带有斑点的淡蓝色蛋。她孵化这些蛋大约需要11到12天,在此期间雄性会喂养她。
幼鸟在孵化后9到10天开始离巢,父母双方都会喂养它们。到了夏末,父母和雏鸟会前往开阔地区寻找种子、昆虫和小无脊椎动物,然后开始它们的年度迁徙。
这些鸟类在野外的寿命大约为五年,尽管已知最老的鸟类大约七岁。
蓝色大喙的种群状况:
科学家估计,全球蓝色大喙的种群数量约为2400万只。它的种群稳定,并且在某些地区可能在增加,其保护状况被列为最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