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公布,自然科学奖占比高于前5年均值

2024-10-24科学
202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公布。获奖领域、项目完成团队等方面呈现什么特点?
10月23日,上海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公布202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14项(人),吴光辉、丁健被授予上海市科技功臣奖,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共授予10人,国际科技合作奖共授予4人。46项成果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29项成果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114项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中心负责人对第一财经介绍,本年度科技功臣奖展现了战略科学家对于国家重大需求和上海产业能级提升的引领作用;国际科技合作奖获奖彰显了上海在科技发展中秉承开放的态度;自然科学奖成果数量不断提升;技术发明奖成果助力攻克了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一系列核心关键难题。
科技功臣奖方面,吴光辉院士是我国航空领域杰出的飞机设计师,40多年来他一直从事飞机设计与研发工作。先后担任过4个型号军、民飞机总设计师,从我国第一型自主研制的预警机空警2000,到我国首款喷气支线客机ARJ21和大型客机C919,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作出开拓性贡献。丁健院士是我国药学领域杰出的领军科学家。在任上海药物所所长的十年间,他领导全所建成了符合国际规范的综合性创新药物研发体系,在我国从仿制药到创新药的跨越式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作为首席科学家牵头发起中国科学院「个性化药物」战略先导A类科技专项,为我国个性化药物精准治疗的战略实施作出重要贡献。
在创新策源方面,2023年度获奖项目蕴含的原创性、引领性和颠覆性「基因」不断增强,学科交叉和前沿领域的研究已成主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相互促进、相互结合越来越紧密。
上述负责人介绍,在198个获奖项目中,46项成果荣获自然科学奖,占比达23%,远高于前5年15%均值。16项自然科学一等奖项目中,6项成果的论文发表在CNS(【Cell】【Nature】和【Science】),5项成果的论文发表在CNS子刊,还有5项成果的论文发表在本领域权威期刊上。
有些获奖项目也走在了领域前沿。例如,【粒子系统与分子动力学的随机快速算法及应用】项目提出了具有线性复杂度的随机分批算法并建立了数学理论,相关成果被应用于AI 辅助药物设计、量子多体问题、国产大飞机及双锥对撞点火核聚变等领域。有些获奖项目注重学科交叉,将带来颠覆性的应用变革。【固液微观界面动力学性质的理论研究及其应用】项目将理论物理与其他学科交叉,成功制备出一款海水淡化膜,比美国陶氏海水淡化膜的水通量高15倍,便携式单兵海水淡化器可为落海者提供长达一周以上维持生命的淡水。
自然科学一等奖 图片来源:上海市科委
在科技进步奖方面,17项技术发明一等奖项目中,获授权发明专利644项,平均每个成果有38项原创性发明得到专利保护。
比如,【复杂屏蔽空间无人系统自主智能检测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5件(美国专利4件),成果服务于多个国家重大设施,避免了多起重大灾害。
【耐热高强钛基复合材料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创制的耐热高强钛基复合材料,服役温度较国际著名高温钛合金IMI834合金提高150℃,为空天和国防重大装备研制并应用4800余套。
【胰腺肿瘤外科关键技术和干预策略的创新与应用】项目的关键技术和干预策略显著延长了胰腺癌术后中位生存期(14.4月→23.6月),胰腺恶性肿瘤3年总生存率达56.8%。
在青年科技人才方面,10名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奖人中,有6位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分别专注于量子科技、红外物理、智能材料、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198项获奖项目中,共有1856位完成人,45岁以下的有1133人,占比为61%。
年纪最轻的第一完成人是1990年出生的华东理工大学宋冰副教授,牵头荣获自然科学二等奖。
张亚林和张少霆作为企业创始人,荣获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都奋战在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第一线,分别在人工智能芯片研发和人工智能赋能医疗方面,带领研究创新团队,从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到应用落地均取得重大成果,为提升国家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