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一作发Nature正刊、OneEarth,累计10余篇文章!

2024-07-14科学

雷天扬,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2024届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关大博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高耗能工业设施精细化碳排放核算及脱碳路径评估 。 在导师关大博教授的指导下, 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清华大学:全球钢铁行业碳中和路径 |【自然】 )、One Earth( 清华大学地学系关大博教授研究组发文解析2000-2050年全球点源尺度炼油厂二氧化碳排放 )、The Innovation(共同一作)发表高水平 研究成果 3篇,以共同作者身份在Nature Sustainability、Nature Human behaviour、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杂志发表 学术论文8篇 ,申请3项发明专利。研究成果得到国家能源局、科技部以及多家国际能源经济领域权威机构的高度重视。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博士生国家奖学金等荣誉。曾作为中国5名博士生代表之一参加国际应用系统分析所暑期青年科学家项目,现已入职伦敦大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匠心科研,成果自显


雷天扬一直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抱有浓厚兴趣。入学伊始,她对多个领域都进行了探索,其中包括气候变化对于作物生长和国际贸易的潜在影响等。随着在课题组内的实践与学习的不断推进,她逐渐领悟到,坚实的数据基础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支撑。尽管填补基础数据空白的研究过程充满挑战,但雷天扬选择了迎难而上。她从全球公认的「难减排行业」——钢铁和炼油业入手,去捋清石油产品与钢铁的复杂冶炼流程,追溯生产过程中碳排放的来源,并积极探寻在碳中和目标引领下,这些传统高排放行业应如何实现转型升级,迈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

「炼油和钢铁行业减排之所以难,是因为这些行业生产流程复杂、排放环节多而且减排技术尚且不成熟。」雷天扬介绍。由于设施级数据的缺失,如何将区域和全行业的减排目标落实到工厂层面尚未明确,难以满足技术驱动的精准减排的学术探索和决策需求。在关大博教授的指导和地学系的支持下,雷天扬建立了一套基于工序的高耗能行业设施级精细化核算方法和数据体系,将全球高耗能工业重点行业碳排放表征能力从区域和行业尺度提升到单个设施和工序尺度。并以炼油行业和钢铁行业为例,为全球数千家钢铁厂和炼油厂(万余个生产机组)建立了精细的碳排放清单,量化了一厂一策技术驱动的脱碳路径,为实现全球高耗能工业重点行业有序、高效、精准低碳转型提供了数据基础和科学参考。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能源经济领域权威机构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雷天扬深知,这些研究成果既是对她坚守科研、细致打磨每个厂和机组数据的回报,更离不开导师指导和团队配合。四年多的研究过程中,面对上万个机组的数据缺失、进展缓慢的困境,她曾数次想放弃,但导师的鼓励让她坚持下来。关大博老师告诉雷天扬「数据和方法是科研基石,要以工匠精神打造自己的核心产品,持续耕耘」。这些话深深地烙印在雷天扬的心中,成为她不断前行的动力。在她看来,当前工作仅是起点,不断增长的气候风险给高耗能行业带来新挑战。「未来,还要继续服务于双碳战略,面向实际需求,无论是对设施数据的继续完善和细化、减碳技术和适应技术清单的开发,还是多目标约束下设施碳中和转型路径探寻,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雷天扬说。


▲雷天扬与导师关大博教授


拓宽研究视野,感受全球变化

雷天扬坚信,有价值的科研工作离不开广泛的学术交流和扎实的调研。因此,在博士期间,她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与来自不同背景和研究方向的学者及从业者交流,拓宽研究视野,汲取科研灵感。2022年,她从全球3000余名申请人中脱颖而出,作为中国5名博士生代表之一入选「国际应用系统分析学会(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简称IIASA )暑期青年科学家项目」前往奥地利,与5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博士生一起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在IIASA合作交流以外,雷天扬看到了奥地利作为全球零碳发展的先行者之一,在工业生产、生态保护、社会宣传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也亲历了2022年冬欧洲能源危机带来了供暖价格飞涨、社会动荡不安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意识到推动低碳转型的同时保障供应,对于每个人产生的深远影响。这些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低碳转型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更是一个关乎每个人切身利益的重大议题。她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现实意义。每一个数据、每一个结论,都应该仔细打磨。


▲雷天扬在IIASA汇报交流

此外,雷天扬还珍视每一次实地调研的机会。2021年夏天,她赴宁夏石嘴山市进行博士生社会实践,这段宝贵的经历对她的学术生涯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实践期间,她深入钢铁、橡胶、有色金属冶炼等工厂,了解生产与排放的实际联系,产业前沿和市场选择,深刻感受到减碳减排的现实挑战和紧迫性。这些难忘的经历更加坚定了雷天扬通过科学研究为双碳目标贡献力量的信念和决心。

在地学系这段时间,雷天扬深刻体会到:不要因为感到迷茫而停滞不前,相反,要勇往直前,持续探索。迷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是推动自己不断前行的动力。她明白,在科研的征途上,困惑与未知是常态,但每一次的困惑都孕育着新的发现和突破。无论是努力前行时流下的汗水,还是情绪宣泄时掉落的泪水,都会变成自己人生道路上闪闪发亮的结晶。

对于未来,她希望无论身处何方,都能保持着好奇、严谨、不懈努力的态度,在科研领域深耕细作,不断在学术之路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