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手机

你方唱罢我登场,中端机狂飙内卷,但2K的8 Gen3手机遥遥无期?

2023-12-22手机

文|湾趣Lab

最近几年,各大手机厂商都在尽力拥抱各类新兴技术,屏幕、影像、折叠屏、快充等等都出现在手机产品上。

然而, 囿于消费者对于手机这一消费品需求的清晰度已经触达「天花板」,即便手机厂商不断进行革新,但依旧未能能跑赢消费者日渐萎靡的购买欲,反倒是加剧了国内手机市场的竞争。

今年以来,国产中端机市场(2000~4000元价位)头部品牌产品角逐加剧,尤其是小米和一加两大品牌,不仅在产品做到款款对标,贴身肉搏,各自品牌的高管更是在微博上隔空喊话,从年初「怼」到了年尾,而到了年末新品换代上市的这段时间,又有了更多手机品牌加入竞争,市场变得更加热闹,但这也引发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手机品牌间的正面竞争加剧,除了提升产品和品牌热度之外,对消费者是否有正向推动关系? 今天不妨来简单探讨一下。

手机厂商内卷,代价却是消费者承担?

首先来说「卷」,在如今的存量市场中,手机品牌为了增产品竞争力,赢得用户青睐,都在不遗余力的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在自研芯片、屏幕、影像系统、折叠屏、快速充电等方面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在2000-4000价位的中端机市场中,把配置和体验都卷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卷」是手机厂商的卷,内卷的痛却是用户来承担。

受到供应链受限、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电池原材料、屏幕、存储、元器件等上游成本上涨,手机厂商纷纷通过涨价来调节市场,如今消费者想要买一台旗舰芯片的手机预算起码来到了3.5K左右,而在过去1.5K甚至更低就买到,可以说在中端手机市场中,「物美价廉」仍是更多用户考量的重要因素,这与手机厂商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卷配置导致的涨价,确实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产品定位等级森严,差异化竞争不在

如今手机领域早已是巨头的赛场,巨头之间的缠斗也更加白热化,竞争颗粒度越来越细,维度也更加多元化,但在产品层面也变得更加「正规」,从今年各大主流手机品牌推出的机型就不难看出,产品的定位可谓是等级森严,各司其职,互相之间井水不犯河水,同系机型也不再出现「下克上」的局面。即便是不同品牌之间,似乎也是心照不宣的遵守这个潜在的规则和玩法,核心硬件上几乎没有拉开差距,都是中端对标中端,旗舰硬刚旗舰。

因此从这个层面来看,手机厂商的内卷竞争加剧,仅仅是配置和性能的堆叠、优化,已经很难让消费者在使用体验上感受到明显的差异,所以今年以来消费者的普遍体验反馈大都是手机的核心功能技术创新不如前些年「惊艳」、三四年前购买的手机如今用起来也「够用」、 「现在手机的功能和几年前都差不太多,没有新意」等等,对于消费者换机来说,其实手机厂商卷起来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堪比机海战术,换机选择依然不多

再进一步到换机选择上来看,不同用户人群对于手机功能配置的侧重点不同,比如游戏、拍照、影像、续航、快充等等,在市场中也可以很容易的买到主打性能游戏、主打拍照、主打续航快充的「偏科」机型,对于消费者而言换机的选择是十分清晰的;

而在如今的这个市场中,为了不被友商的发布会PPT上「碾压」、「吊打」,品牌厂商都默认往着水桶旗舰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都要,这也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厂商宣传自家产品多全能,用料多足,但最后却是消费者要为很多用不到的功能买单。

同质化竞争下的「无效内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产手机厂商的内卷在达到了一定程度后,受限于手机产业上下游供应商有限,国内手机厂商都难免都陷入同质化的竞争中,但是为了能够营造出差异化的产品力,手机厂商在宣传时只能在一些细节上做文章, 比如说屏幕边框、下巴的宽度甚至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屏幕解锁速度也都往着小数点后不断卷;还有屏幕峰值亮度的对比,散热面积的大小对比等等。

看似参数上你追我赶,各种第一、最窄、最快等营销词汇非常博人眼球,但是消费者在实际的使用中真的能感知到屏幕最窄和第二窄之间的区别吗?

屏幕指纹解锁速度差的几毫秒,真的有几个人能察觉到吗?

还有屏幕峰值亮度,日常使用中能激发出最高亮度的环境其实也不多,更多的还是平均亮度; 至于手机厂商喊的极致性价比,旗舰守门员,但是没一家敢把骁龙8gen3手机卖到2000块,算得上是哪门子的性价比?

写在最后

无论是新机发布会上的互cue「友商」,还是品牌高层在社交平台上的「隔空喊话」,小米和一加的「贴身肉搏」已然成为今年来国产手机厂商残酷竞争的一个缩影,且行业内竞争的焦点集中在中端手机市场,但这种「抢救式疗法」只是短期之内刺激了销售,很难维持下去,所以更像是短视频直播中的PK打榜,只是维持营销热度的一环。

如今手机供应链成本的透明性和各家技术水平的同一起跑线,不仅注定了消费者只能一分钱买一分货市场规律,还让手机厂商为了销量和市场占有率的维稳不敢推出剑走偏锋的个性化机型,对于消费者来说其实并没有多少受益。

因此如何在下一个周期中抢到更多的市场蛋糕,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仍考验着各个玩家, 手机这个赛道,排位赛将会一直持续,谁都不能掉以轻心,但也希望各大手机厂商不要做让消费者买单的「无效内卷」,透支用户的消费热情,而是要真正从用户需求出发,以技术创新来建立新领域壁垒,建立竞争优势 ,而消费者在产品选购上,也应该保持理性不做任一家品牌粉,而是做产品的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