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财经

烧光1亿,关店欠薪,又一高端健身房倒闭,网友:中产不买单了?

2024-05-07财经
  • 首发|首席商业智慧
  • 作者|首席商业智慧
  • 引言:一波波的「闭店潮」,健身房占据「半壁江山」。

    五一假期归来,养了一身膘的白领们,本打算去健身房出出汗,结果没想到汗没出成,反而维起了权。

    在4月30日晚,定位精品高端健身房的SPACE发布告知书,称 「史贝斯将于2024年4月30日后无法再继续运营SPACE的场馆」。

    这一次SPACE的闭店,和很多健身房跑路的路数一样,不管是会员还是教练,都是猝不及防的,堪称 「断崖式闭店」

    被「断崖式分手」的还有租赁场所,根据国贸商场的通知函得知, 「史贝斯公司单方停止经营店铺、解除租赁合同的行为属于严重违约的行为,给我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消息从传出到发酵,SPACE官方只发布了两张告知书,给数万会员留下的只有一句「感谢多年来的喜爱与支持」,可谓是非常不体面了。

    SPACE作为中产最爱的高端健身房, 会员粘性高、上课氛围好、满课率也高 ,疫情时期三年都撑过来了,再加上贾玲的电影让大家的健身热情高涨, 怎么就突然之间现金流断裂了?

    中产最爱的健身品牌,创始人跑了?

    颇为讽刺的是,在Space倒闭后,多家高端健身房纷纷向Space会员抛出橄榄枝,表示只要出示Space的会籍,就能享受入会折扣。

    但这些高端健身房会不会又捞一波钱就跑,重蹈Space的覆辙呢?那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有网友通过SpaceCycle官方公众号查询发现,Space依然可以正常充值。

    只能说,惨还是消费者惨,到最后甚至还要被资本家当「韭菜」割。

    而在另外一边, 帮健身房「安全闭店」更是成为了一门生意。

    不得不说,从「充卡」到「跑路」,一整套产业链, 把消费者们「坑」得不要不要的。

    Space的创始人马修·艾利逊(Matthew Allison)是前索尼音乐台湾及内地创始人及前百代唱片亚太地区总裁,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获得MBA学位,还取得了注册瑜伽师证书。

    按理说,如此华丽背景的创始人,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了,不至于什么也不交代就直接消失的,结果不仅门店人去楼空,而且完全联系不上,只留下苦苦维权的会员和教练们。

    那就只有一个理由,便是 债台高筑到实在无法解决,最后只能选择撒手跑路了。

    「其实在新天地突然关店的时候,我心里就咯噔了一下,感觉有种经营不善的先兆了,到现在没想到,一夜之间门店全关了。」

    2016年,SPACE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北区开出了内地第一家门店。开店当天还邀请了包括泰勒·斯威夫特和杰西卡·阿尔芭的私人教练以及郑凯等众多明星来助阵。

    可以说,SPACE落地内地就是自带耀眼光环, 公司早期甚至还获得了多位演艺人士的私人投资支持,其中就包括吴彦祖。

    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Space陆续在北京、上海以及台北扩展至6家门店。 每一次新店开业,都有不少明星为其站台。

    2018年,Space宣布完成了 1亿元的B轮融资,由阿里巴巴台湾创业者基金领投 ,一时间风头无两。

    获得融资的Space,更是一路高歌猛进。

    2019年,Space在全国范围开店11家,2020年也在杭州湖滨银泰开了一家门店,同时在2021年还并购了一家叫Myshape的家庭健身公司,这是一家做AI+运动解决方案的,Space是打算在疫情期间做线上线下闭环的健身娱乐公司。

    2022年,Space开始主推线上课程和硬件研发, 但随着疫情的结束,Space的线上课程就不再受到会员追捧了,硬件的开发也随之难产。

    可以说,这一类的业务投资,并没有给Space带来更多有效的投资回报,投入的资金打水漂。

    在疫情期间,企业现金流本身就紧张,这么一搞,更得不偿失了。

    其实,从以「一兆韦德」为首,这类预付制健身房从创建开始, 无论打上了多少「高端」的包装,最终都会面临现金流跟不上的问题。

    因为,不同于其他行业可以一波又一波地割「韭菜」, 健身房的「韭菜」们被割后,要等「再次成熟」的时间,是以年计算的。

    毕竟,维护场所、给教练发工资,是每个月的固定支出,就拿太古汇的Space门店来说,租金一个月75万加上物业水电90万,还有运营营销和人工费用,这里至少120万跑不了。

    这就意味着太古汇的Space门店每个月至少要有120万的营业额,只要少一点就是亏本,刚好够也就是仅仅维持门店运营,相当于没赚钱。

    毕竟, Space的硬件投入真的是很舍得,远超行业标准。

    不仅门店都集中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场地还有地暖、大面积的落地窗。而且健身配套装备很齐全,包括更衣室、毛巾、洗浴设施、锁鞋等。

    不仅齐全,而且干净,单就卫生间没有一处污垢、没有一点汗臭,可以说就已经碾压了一众健身房。

    此外, 用人成本也是Space很大的一项支出 ,这里的教练和品牌定位一样,都是比较高端的。

    比如在单一垂直领域,Space就拥有业界顶流的师资,cycle的Roy / Momo、跳舞的Elysia等等。

    所有的全职教练都签的是独家,不仅有基础工资还有社保,而且新老师的培训业务也从未中断。据悉, Space给老师的待遇和福利在行业内都是较高水准

    Space擅长用社交来留住中产们

    所以,综上来看,如果上一波会员的预存款花光了,那么就只能用「新客户」养「老客户」了,割了新客户的「韭」菜后,到手的资金扣去店面房租、运营费用、人员工资等花费,最后利润所剩无几。

    这种套路相当于 拆东墙补西墙 ,没有新客户预存的话,就 填补不上这个窟窿,最后难以维持,只能跑路收场了。

    创始人

    虽然Space试图挽救,在倒闭前的一个月里,Space正在大力地推年卡,优惠力度十分诱人,毕竟年卡一直不是Space的主打,如此「放下身段」, 可见是实在走投无路试图再收割一波了。

    但如今看来,消费者似乎不是很买账,仅仅过了一个月,老板就宣布跑路了。

    预存之殇,何时休?

    其实,这种通过预存付费项目的行业不在少数,只不过需要企业有优秀的运作方式,能够把这笔钱通过各种方式运作,从而保证有一个稳定的收益。

    但是,在这种模式下,消费者却得不到保障, 「退费难」「卷钱跑路」等违法违规的行为屡屡上演,不仅维权难,而且也在逐渐消耗大家的信任。

    像是前段时间暴雷的「金宝贝」,在明知道要跑路的情况下,金宝贝的销售员还向顾客继续销售大额课包,更离谱的是负责后续安置工作的人员表示 如果要退费的话,需要分30年才能付清。

    这简直就是耍流氓,消费者收到退款费用,要经历从青丝到白发,这不搞笑的吗?金宝贝好歹也是一个响当当的大品牌了,如此口出妄言,可想而知预存款模式有多么不靠谱。

    维权的家长

    运营门店是需要方法的,而不是盲目地用营销活动去快速回笼资金, 企业想要屹立不倒,需要建立成本领先优势。

    要知道,现在健身年卡的单价只有20年前的一半,但是房租和人工却翻了数倍,所以如果没有成本领先优势,很难跑赢。

    一般来说, 「小而美」的经营法则 ,再怎么也不至于会亏钱,因为规模小,成本好掌控。

    但是Space在全国的门店也就不超过10家,最后也走到了跑路这一步,可见其在成本控制上支出太大, 企业要做到的是尽一切力量盈利,而不是不计一切成本扩张。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Space没有及时止损、关掉业绩不佳的门店,还继续抱着靠资本维持的幻想。

    作为一家口碑极好、会员粘性高,而且师资力量强大的高端健身房代表,Space也轰然倒下,这无疑对健身市场来说,是一次信任和信心的双重打击。

    Space不是第一个倒下的健身房了,对于现阶段的市场来说, 健身房最大的目标就是活着, 就连中产都消费降级了,所以 企业更得要「勒紧裤腰带」 ,做到成本领先优势。

    不过,Space的倒闭,消费者更多是惋惜和、可惜和不舍,可能对于追求情感体验的中产来说, Space倒下了,他们真不知道还能去哪里了。

    最后,小编提醒大家,遇到要预付充值的门店,一定不要充值! 尤其是美发、健身房、培训机构、宠物店等机构是重灾区,一定要注意了。

    您或者您的亲友有过健身房维权的经历吗?对此,您怎么看健身房跑路事件?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首席商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