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财经

光伏风电等引入市场竞争模式后将面临哪些挑战?这场论坛热议

2024-10-25财经

近年来,光伏、风电等分布式能源发展迅猛,以光伏为例,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47%。

过去15年中,中国政府出台包括补贴、税收优惠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以促进分布式能源的发展。而在2020到2025年期间,现行的政策支持将逐步取消,分布式能源将转向市场导向和竞争模式,未来将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受业界广泛关注。

近日,由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的「2024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嘉宾就新能源入市、分布式能源的发展规范和促进新能源入市的储能技术展开深入讨论。

「2024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国新能源入市需培育用户端需求

清华大学电机系长聘教授鲁宗相在电力市场和新能源领域有深厚的研究经历,他介绍了国际上新能源入市的两种主要导向政策:第一种是基于电量的激励机制,鼓励增加绿电的使用,如英国和美国大部分州所采用的配额制。这种制度要求有相应的绿色证书来认证绿电,赋予绿电绿证商业价值,使其能够参与市场交易。

第二种是通过补贴和差价合约等方式,确保新能源电力的市场竞争力和基本收益。欧洲市场普遍采用这种模式,为新能源提供中长期合约,以规避风险。

鲁宗相介绍,在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初期侧重于规模扩张,随后逐步引入市场激励机制。目前,绿电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以及绿电绿证市场,都是有益的尝试。他特别提到,冀北市场的绿电绿证交易量全国领先,这与其有限的市场消纳能力和强烈的市场拓展意愿有关。

南都记者了解到,绿电指的是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电力,如风能、太阳能等,而绿证是一种证明绿电消费的凭证。

鲁宗相提出,中国新能源入市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首先是如何真正培育新能源市场需求,让用户端能够全面接受绿电和绿证,而不仅仅是在发电端进行交易。

据了解,目前,市场可能存在绿电和绿证的交易主要集中在发电企业之间,而没有充分扩展到最终用户。因此,需要在消费端也就是用户端培育对新能源电力的需求,让用户了解并认可新能源电力的价值,从而主动选择使用绿电。

鲁宗相接着指出,第二个问题是鉴于新能源发电的边际成本较低,但系统成本不断上升,如何通过市场机制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差异,特别是通过辅助服务市场来有效分解和平衡高系统成本。

位于西藏日喀则市萨迦县的风力发电机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光伏等「分布式能源」应遵循「余电上网」原则

分布式能源是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此次论坛对这一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在圆桌讨论环节,中国能源研究会分布式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段洁仪分析了分布式能源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的作用、面临的挑战以及市场交易的前景。

段洁仪首先明晰了分布式能源的定义。南都记者了解到,一般情况下,分布式能源包括太阳能光伏、风力涡轮、小型水电、生物质能等多种能源技术。段洁仪则认为,理想状态下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生成的能源通常是为满足局部区域或特定用户的需求,即「自发自用」。

她解释称,这意味着能源生产者首先满足自己的能源需求,然后将多余的能源输送到电网中,供其他用户使用,即「余电上网」。但现实情况中,许多标榜为分布式能源的光伏和风力发电项目,往往是大规模的发电设施发电,直接将所生产的电力输送到电网中,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依赖于电网来吸收和分配电力,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布式能源系统。

这一现象反映分布式能源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的误解或滥用概念的问题,可能导致分布式能源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到相关政策和市场机制的设计。

段洁仪强调,当前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为解决上述问题,10月1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分布式能源建设的备案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规范分布式能源建设。她认为,这一规范的出台,意味着分布式能源将更加注重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原则,从而更好地融入电力市场。

然而,段洁仪同时也指出,分布式能源在进入电力市场的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分布式能源企业目前面临诸多困难,上游设备厂家的激烈竞争导致成本压低,以及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消纳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在光伏发电高峰时段,电价低迷限制绿电的交易,给投资者带来收益上的压力。

此外,段洁仪还表示,尽管绿色电力市场的交易机制已经建立,但由于基础设施、配电网和调度等方面的限制,分布式能源的交易仍然面临较大挑战。她认为,除非在体制机制上取得重大突破,否则分布式能源在绿电市场的交易将难以实现。

不过,段洁仪对绿色电力交易市场对分布式能源的促进作用持乐观态度,认为随着市场机制的明确和价格的稳定,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将得到进一步推动。

储能技术发展将促进「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

在分布式能源领域,储能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高级研究经理张兴在圆桌论坛环节提到,随着分布式能源装机规模的增长,预计到2050年,其在全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超过50%,这将对电网设施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他强调,储能技术在促进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张兴指出,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速度迅猛,特别是在「双碳」目标提出后,储能装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预计到年底新型储能装机总量将超过传统的抽水蓄能,成为最大的储能装机形式。

张兴认为,分布式光伏和用户需求侧资源的储能配合,可以更好地融入电网。他引用能源局的数据: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已达7亿千瓦,其中40%为分布式光伏,而分布式光伏中约40%属于用户侧光伏。他强调,由于居民用电高峰与光伏发电高峰在时间上的错配,以及在空间上的错配,导致分布式能源的消纳面临挑战。

在商业模式方面,张兴指出,目前国内储能市场主要以工商业应用为主,这得益于两部制电价和分时电价政策。用户、业主或第三方投资商通过投资用户侧储能,不仅可以通过价差收益赚钱,还可以减少最大负荷值,从而降低基本电费。他提到,目前储能的度电成本在4到5毛钱左右,而现有的电价差额足以满足投资回收。

最后,张兴提到,除了工商业和居民侧,储能技术在光储充、数据中心、源网荷储、微电网等其他场景中也有应用需求,但目前这些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

采写:南都记者郭若梅 陈秋圆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