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当地时间 10 月 4 日就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反补贴税举行投票。欧盟委员会对中国进口纯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提议获得欧盟成员国必要支持,包括法国和意大利在内的 10 个国家支持在原有 10% 的关税基础上加征最高 35.3% 的关税,德国和匈牙利等 5 国投反对票,另有 12 个国家投弃权票。
由于未能同时满足至少 15 个成员国投票反对且反对成员国总人口数达到欧盟总人口总数 65% 这两个严格条件,中国电动车出口到欧盟,在欧盟乘用车正常关税税率 10% 的基础上,还要再被加征 17% 到 36.3% 的反补贴税,该提议目前仍有可能被进一步推进。
德国联邦财政部长林德纳警告贸易政策争端加剧的风险,称欧盟委员会不应该引发贸易冲突,需要通过谈判找到解决方案。德国商界也呼吁通过谈判避免额外征税,德国工业联合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和多家德国汽车制造商警告称德国经济将因此受到损害。
德国总理朔尔茨明确批评欧盟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政策,指出欧盟内部多个国家和大多数汽车生产商都反对。他强调与众多车企老板交谈后,他们都不希望加征关税,并要求欧盟和中国之间应尽快达成解决方案。朔尔茨还提到德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困境,指出德国车企在华销量大幅下滑,尤其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不到 10%,德国必须为德国工业而战。
在各方施压下,冯德莱恩虽没打算放弃关税措施,但做出承诺,即便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的关税生效,欧盟与中国的谈判也将继续进行,此举被认为是把责任抛给中国,要求中方对欧盟妥协。
中方一直表达善意,在协商中体现诚意和灵活性。此前在布鲁塞尔的八轮协商中,欧盟多次拒绝中方提出的建议。如今中欧之间的关税之战尚未开始,影响却已显现,如宝马一款 SUV 在官网上找不到订单,官方解释该车只会到明年初且存量已卖空。
今年 1 月,应中国国内产业申请,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发起反倾销调查。8 月底,商务部裁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存在倾销,国内相关白兰地产业受到实质损害威胁,且倾销与实质损害威胁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自 2024 年 10 月 11 日起,进口经营者在进口被调查产品时,应依据公告所确定的各公司的保证金比率向中国海关提供相应的保证金,各公司保证金比率为 30.6% 到 39.0%。
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外国市场对中国制造的产品需求越来越大。欧盟若继续以保护主义手段对待中国商品,将不得不面对更为严厉的反制措施。在欧盟层面,德国和西班牙等国开始呼吁与中国展开对话,寻求和平解决途径。欧盟委员会内部分歧明显,有人提出应当放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决定,避免贸易战升级。
欧盟此次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举动,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一方面,部分欧盟国家支持加征关税,认为这可以保护本土电动汽车产业。然而,德国等国家却明确反对,认为这将损害德国经济。德国总理朔尔茨强调了德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困境,指出加征关税并非明智之举。
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应对欧盟的举措。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做出了相应裁定。这显示了中国在贸易争端中的坚定立场,不会任由其他国家采取不公平的贸易措施。
欧盟委员会的决定不仅在欧盟内部引发分歧,也对中欧贸易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果欧盟坚持加征关税,可能会引发中国的反制措施,进一步升级贸易战。这将对全球经济秩序带来深刻变革,不利于各国的经济发展。
德国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其态度在这场贸易争端中至关重要。德国的汽车产业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也十分密切。德国反对加征关税,呼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这为中欧贸易争端的解决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
然而,欧盟委员会的态度依然强硬,冯德莱恩虽承诺关税生效后谈判仍将继续,但这被认为是将责任推给中国。这种做法可能会加剧中欧之间的紧张关系,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并非解决问题的良策。欧盟应该认识到,与中国保持良好的贸易关系,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才是符合各方利益的选择。德国和西班牙等国呼吁与中国展开对话,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希望欧盟能够听取这些声音,放弃加征关税的决定,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贸易争端。
中国一直以来都秉持着开放、合作的态度,致力于与各国共同发展。在这场贸易争端中,中国也希望欧盟能够以诚意进行协商,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双方应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推动中欧贸易关系的健康发展。
贸易战没有赢家,只会给各国经济带来损失。中欧双方应该以长远的眼光看待贸易关系,避免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只有通过对话、协商和合作,才能实现共赢的局面。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或评论,请留言给我,期待与您的互动。记得关注佩佩视眼,获取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