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财经

产能被迫提前迁移,400万工厂奋力求生,为何贸易依然创990亿新高

2024-10-14财经

第二季度GDP增速的公布显示经济增速有些疲软,仅为4.7%,低于预期的5.1%。

在这一数据中,工业增加值为5.3%,制造业增速达到5.5%,超出预期,算得上是为数不多的亮点。特别是6月份的进出口贸易顺差更是创下了近990亿美元的新高,这也是自198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我们原本预测增长8%,但实际增幅达到了8.6%。

这表明什么呢?这说明我国的制造业出口依然强劲,中国的制造工厂仍然稳固地占据着「世界工厂」的地位。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就业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990亿美元的顺差已经流入了大众的口袋呢?

然而,看看6月份的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表明国内消费依然低迷,仅增长2%,而5月份的增幅为3.7%,明显下滑。这说明就业和大家的收入状况并没有实质性改善。

原因在于此次外贸份额的增加,出口商品从中低端向高端的转变趋势非常明显,比如汽车电子、光伏、核电和造船等领域的出口份额在扩大。然而,真正能解决普通人就业和收入问题的中低端产业链,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厂的产品出口复苏并不明显。

目前,中低端产业链正在大规模转移到东南亚和印度,中国约有400万家「沉默工厂」面临被抢占的局面,这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热议的话题。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规模以上年营收超过2000万元的制造企业有44.5万家,但规模以下的中小微工厂数量多达400万家,这些工厂在社会中往往存在感较低,像是「沉默工厂」或小作坊。

尽管这些「小作坊」大多员工只有十几人或最多几百人,且生产线设备陈旧,使用的机器也是老旧的,但却真实地解决了数以百万计甚至千万计普通百姓的就业问题。在这些工厂,简单的螺丝工成为了入门门槛较低的行业,成为了技术水平较低的打工者的最后选择。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承接了西方落后中低端产业链的转移,现在中低高端产业并存,中国的制造业品类非常丰富,几乎能够生产任何产品,形成了大型企业在下游冲击国际市场,而小工厂则在产业链中游的格局,创造了中国制造业十年的繁荣。

但当前,中国制造业正面临两大困境。一方面是西方国家的封锁与围堵,诸如三星、LG、富士康、日本佳能等企业,纷纷关闭在大陆的工厂,将中低端产能转移到越南、印尼、印度等地。

2024年前五个月,虽然外资在中国新设立了21764家企业,但境内外国直接投资(FDI)仅有4125.1亿元,同比下降28.2%,且已连续12个月出现下滑,局势严峻。

外资撤离中国的一个显著案例是富士康。2024年第一季度,河南省手机出口量与去年相比骤降60%,出口额减少了439亿元,富士康的产能大幅撤离是主要原因。

从中国撤离的生产线主要转移到了印度,富士康计划2024年在印度生产2000万部苹果手机,员工人数将增至10万人,而去年郑州的富士康员工数则从30万减少至7万。

你看富士康的撤离郑州,实际上是提前缩减了产能。富士康的老板郭台铭在参选时,曾利用其从大陆撤厂的「光辉事迹」来拉票,宣称将对大陆采取强硬立场。

中国制造业的第二个困局是,为了规避欧美的高关税,工厂被迫设立在海外,以此获得低关税产品的出口。

这一结果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后果——中国的中低端产业链和工厂被迫提前转移,400万家中低端工厂的生存危机也因此提前到来。

在成为制造强国之前,通常会经历从中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的转型过程。盈利较少、附加值低的中低端产业会逐步被淘汰,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例如,低端机械制造业最初是从欧洲转移到日本和韩国,后来又转向中国。

然而,近年来,中国的中低端产业向东南亚转移,这种现象并不健康,而是一种被迫的选择。尽管中国凭借新能源、汽车电子和光伏等行业重新崛起,形成了强大的出口能力,但这些领域的市场主要被龙头企业占据,这些行业的从业者通常具备一定的技能,而想要进入这些龙头企业,也需要一定的门槛。这对那些曾在400万家沉默工厂中工作的打工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那么,这400万家工厂该如何生存和转型?它们是否具备资金和研发能力?

在疫情爆发之前,许多经营油车配件的小型夫妻店和员工人数较少的小工厂赚取了可观的利润。疫情后,客户的要求逐渐提高,很多企业将之前赚取的资金投入到生产线和设备的升级中,然而合资品牌和油车的销售却不如预期,环保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导致这些汽车配件厂面临倒闭的困境。

因此,微小工厂进行转型升级的风险极高,基本上都是孤注一掷,结果常常是血本无归。

这400万家沉默工厂在默默支撑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但同时也常常被视为血汗工厂、落后产能和污染源。

近年来,无人出租车在各大城市逐渐普及,与数以千万计的网约车司机展开竞争,无人出租车的崛起正如同高端制造取代中低端制造,是必然的趋势,但这个过程将经历一段阵痛期。我们应当思考如何减缓这一阵痛。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制造业的困境绝非偶然。中低端产业链的大规模转移,使得那400万家「沉默工厂」岌岌可危,这对我们经济的基础构成了严重冲击!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不仅仅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更是西方的封锁和围堵,使我们的制造业发展之路提前布满荆棘。我们怎能容忍他们任意破坏我们的产业生态?

我们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工厂倒下,相关部门应当积极作为!应投入真金白银,引导资金和技术流向这些工厂,帮助它们进行转型和升级。

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技能教育是否没有跟上?工人缺乏新技能,该如何适应新兴产业?社会舆论也不应总是贬低这些工厂,它们曾是中国制造崛起的重要力量。

总之,这场制造业的攻坚战中,我们没有退路!必须齐心协力,打破西方的围堵,让「中国制造」再次在全球发光发热,让那些妄图压制我们的人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制造业是不可阻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