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财经

宁海 纵横融入长三角 千亿起点再攀高

2024-06-06财经

(宁海天明湖)

人意山光,自在宁海。

翻开地图,宁波宁海位于象山港、三门湾之间,天台山、四明山山脉交汇之处,占据宁波南部重要位置。

初看宁海,生态优越,山、水、海、岛、泉、礁一应俱全,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连着水、城靠着海,这是一座省5A级景区城。

细观宁海,瞄准「文化+健康」「光伏+储能」「模具+新能源汽配」等主赛道,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聚力推进「五大革新」,千亿起点再攀新高,这是宁海的硬实力。

近年来,宁海借力长三角「东风」,搭上「一体化」快车,有序推进杭甬「双城记」各项工作,加快建设甬台一体化合作先行区,硬件联通、机制协同、合作交流多轮驱动,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六年。善弈者,重在下好先手棋。宁海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更积极、更主动的姿态按下「加速键」,深化产业生态共建、科技创新协同、文旅融合发展,打造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增长极。

千亿县的破圈与融圈

2023年,宁波宁海凭借1001.2亿元,首次入列「千亿县」队伍。

作为东部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的一个县域城市,宁海经济发展起步相对较早,但也遭遇过发展不平衡等「成长的烦恼」。此次破圈依赖于多张「王牌」同时出击,「文化+健康」「光伏+储能」「模具+新能源汽配」三大主赛道,无一不激荡着经济发展的澎湃动能。

破圈,亦是融圈。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突破,需要在加速新质生产力效能释放方面走在前面、作出表率。放眼宁海大地,因地制宜的产业基础、成群成势的产业集群,形成了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竞跑之势。

宁波南部滨海新区地处三门湾北岸,是宁波辐射台州的「桥头堡」,也是连接环杭州湾产业带和温台沿海产业带的重要节点。

在这里,旗滨集团两条1200万吨/日光伏高透基材生产线项目正加紧施工,第一条已经点火。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每年能为宁海光伏产业提供35亿元产值的补链产品。

在东方日升南滨基地,由捷造科技制造的1GW高效异质结电池产线全线贯通,并完成首批电池出片,这也是浙江省「GW级高效光伏电池生产装备」的首台套。

震裕科技将与全球新能源龙头宁德时代深度合作,该公司新能源动力锂电结构件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二,明年预计完成产值30亿元。

短短3年间,宁海光储产业已豪掷300亿元,上游光伏装备研发生产,中游电池片、光伏玻璃、储能系统集成,下游「电站建设+储能+运维服务」等储能应用市场聚合,宁海全链式打造的「光伏+储能」产业链正形成上下「一盘棋」的新局面。2023年宁海光储产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94亿元,同比增长78%。

从「不起眼」的小县城到「新破圈」的「千亿县」,宁海的「蜕变」令人惊叹。

创新,是长三角城市的底色,亦是宁海发展的关键变量。

2023年,宁海交出了一份喜人的科创成绩单,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全年领跑宁波,规上工业企业中开展R&D活动企业比重居宁波第一,每千家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比重居宁波第一,每千家企业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居全省第一……诸多「第一」见证了宁海的创新实力。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持下,宁海正处于吸引人才的好时机。今年初,借助「新春第一会」,面向各界人才广发「求贤若渴」的「英雄帖」——宁海热切期盼四方英才纷至沓来、争做科创蓝海的「弄潮儿」、科技高峰的「攀登者」。

如捷造科技一边「借脑引智」,一边将研发团队人数从20余人增加至2023年底的78人,占员工总人数的比重达33.2%。

随着长三角协同创新逐步走向深入,宁海深化共建宁海县浙工大科学技术研究院,高质量举办中国新能源汽配产业座谈会、光伏储能产业发展研讨会;共唱杭甬「双城记」,举行在杭乡贤大会,凝聚在杭宁海乡贤力量。用好这些资源,对宁海汇聚高端智力、推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宁海湾)

乡村美的共绘与共享

在乡村振兴这个大棋局中,宁海以「艺术乡建」串联起乡村生机勃勃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近年来,宁海利用地缘优势,引进长三角高校资源,充分发挥本土文艺人才作用。「艺术振兴乡村」模式从大佳何镇葛家村起源,培育农民乡建艺术家300余名,建设艺术赋能村40余个,目前正在抓紧推动建设6条乡村艺术谷。

随着「艺术乡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宁海持续对接高校艺术家团队开展暑期融合实践行动,开启宁海校地协同合作,引导高校师生不断走进乡村振兴「实验室」。

「把论文写在大地,把设计做在乡村」——村民抛出选题,大学生设计师接招;毕业设计走出校园,「真题真做」落地乡村。2024全国联合毕业设计宁海行动,围绕艺术乡建、城镇更新、文旅开发、产业升级等4个方面,在地选题、开题、答题,最终形成了30多个选题,共吸引全国百所高校500多名师生参与其中。

2022年,宁海首创高校毕业设计联合行动,组织号召全国各大艺术类院校通过校地协同、产教融合等方式,打造全国首个高校毕业设计之城。经过两年的探索,全国联合毕业设计宁海行动从长三角高校辐射至全国高校,把更多的青年力量凝聚到宁海,将城乡发展与高校深度链接的人才模式、宁海样本推及全国各地。

在长三角地区,地缘相邻、河湖相连、人文相亲,乡村振兴的核心课题还在于如何画好绿色生态的「同心圆」。当前,宁海推动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变「独奏」为「交响」,与邻里县市共谱生态「协奏曲」。

清溪流域跨越宁海县、台州市天台县和三门县三地,一条河分三地管。为解决跨区河道管护问题,提高清溪治理保护水平,宁海与三门、天台建立了跨界河湖(清溪)联防联控制度,打破以往「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区域壁垒,疏通河流治理「最后一公里」。

沿线村级基层携手共富,宁海桑洲、天台泳溪、三门沙柳等55个村,组建「清溪里」共富联盟,共享精品村建设、民宿和茶叶产业等发展经验,联合推出的「寻游卡」「工会游」等旅游套餐项目,深化三地合作共赢。

作为浙江省六大湾区之一,三门湾素有「金银滩」的美称,宁海、象山、三门三县在此滨海相邻、依湾而居。近年来,三地高度重视海洋生态保护,合力把三门湾区域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生态友好型、滨海风情型、产城融合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海湾。

在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中,宁海以艺术带动美丽乡村「出圈」,用绿色描绘和谐画卷,共创美好生活,奔向共同富裕。

(2023年宁海越野挑战赛)

文旅圈的示范与先行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既要有主动拥抱的胸襟,也需要人无我有的资本。

今年5月19日是【徐霞客游记】开篇411周年纪念日,也是第14个「中国旅游日」。这一天,「天下旅游」再一次从宁海出发。

宁海是【徐霞客游记】开篇之地,兼具山海之美、历史之韵。徐霞客用「人意山光、俱有喜态」,写尽宁海的神韵。

近年来,该县全力利用「徐霞客游线标志地」这张「金名片」,深入挖掘和整理徐霞客留下的文化遗产,自2002年起至今已举办22届「徐霞客开游节」,逐步成为融合旅游、文化、民俗、美食、体育等于一体的全民大联欢。

在宁海,有一条路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那就是徐霞客古道。2012年,依托徐霞客古道,宁海将西部山区步道延长到400多公里。

如今,这条古道变身全国首条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为宁海体育与旅游注入了蓬勃的发展动力。宁海越野挑战赛3次入选超级越野跑世界巡回赛——UTMB世界系列赛,还有环中国自行车业余赛、中国户外运动节等户外运动赛事,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跑者踏遍宁海山水,不断跑「热」这座城市。

同时,这条步道也将沿线景区景点、自然景观、农业基地等各种资源「串珠成链」,形成精品游线20条,盘活了沿线各乡镇的特色经济。穿越桑洲茶园的步道让高山茶香飘万里;雁山凫水间的登山步道、骑行绿道让梅林街道乡村旅游异军突起;桥头胡街道双林村因为「龙潭环线」成为户外团建热点,全村民宿生意红火……据统计,这里平均每年吸引长三角地区游客约800万人次,宁海也因此获评「长三角最佳文旅融合城市」,系宁波唯一。

(长三角滑翔伞定点降落邀请赛在宁海胡陈乡举行)

山海相拥、城景相依,5A级景区城宁海是诗画浙江大花园里的一颗明珠。全省只有6个5A级景区城,宁海何以得到这份荣誉?宁海以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文旅融合、文旅富县等为抓手,开展「全域大景区」创建,打造形成各美其美、错位发展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深入推进,宁海的目光伴随山海奔腾,自东海之滨望向全国。

用「诗与远方」扛起「流量担当」的宁海将持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加速推进全域化空间布局工程、全景化城乡共建工程、全链化产业融合工程等「全域旅游再出发」八大工程,举全县之力打造全国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文化和旅游创新融合发展的先行地。

(本版图片由宁海县委宣传部提供)

来源:浙江日报(仇 欢 蒋 攀 陈则铭 陈亚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