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财经

冻结俄3000亿海外资产,北约盯上中国,计划侵吞中国在欧基建项目

2024-07-18财经

北约剑指中国资产:欧洲基建项目面临「接管」风暴

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升级,北约及其成员国的目光悄然转向东方。 在最近的峰会上,北约明确表示将中国视为地区稳定的新变数,并提出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政策调整。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关于「收回」中国在欧洲基础设施项目的讨论,这一议题虽尚处初级阶段,却已引发了广泛争议。

「收回」背后的逻辑:

据消息人士透露,美国在这一议题中扮演了主导角色,主张若未来欧洲东部与俄罗斯的冲突加剧,有必要对某些中国拥有的基础设施项目进行「临时接管」 。这一主张的背后,是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可能通过其在欧资产向俄罗斯提供间接援助的担忧。尽管目前仍处于讨论阶段,但北约内部对此表现出的积极态度不容忽视。

俄罗斯前车之鉴:

提及「收回」策略,俄罗斯的遭遇无疑是最直接的案例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西方国家迅速行动,冻结了俄罗斯约300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占其总黄金和外汇储备的近一半。不仅如此,北约成员国近期更是宣布将利用这些冻结资产的部分收益,用于乌克兰的重建工作以及为乌方提供贷款担保,总额高达500亿美元。

中国资产的未来何去何从?

对于中国而言,北约的这一动向无疑敲响了警钟。 虽然官方声明中提及的「临时接管」被包装为预防措施,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开启此类先例,所谓的「临时」往往难以界定。中国在欧的基础设施项目,尤其是那些与「一带一路」倡议紧密相连的项目,可能成为这场风暴的首要目标。

国际法与道德底线: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在国际法还是道义层面,任何未经合法程序的资产「接管」都将面临巨大质疑。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其海外投资始终遵循市场原则与国际规则。北约的上述讨论,不仅考验着国际社会的法治精神,也挑战着全球治理体系的公正性。

面对北约的潜在行动,中国的态度显得尤为关键。 一方面,通过外交渠道积极沟通,阐明自身立场,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另一方面,强化国内经济韧性,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降低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