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财经

西方粮食卖不出去了,美媒:都怪中国经济下滑买不起!真是这样?

2024-10-09财经

阅读此文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本文内容均是根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谁曾想到,一场看似平凡的粮食交易,竟暗藏着惊心动魄的国际博弈?近日,美国媒体彭博社的一篇报道,无意中掀开了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粮食战争"。

故事要从美国媒体的哀叹说起。彭博社发表了一篇题为【随着粮食饥饿的消退,中国人已不再是摇钱树】的文章。乍一看,这标题似乎在为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而欢呼。可细细品味,却发现字里行间充满了酸溜溜的味道。

文章指出,中国进口粮食的数量骤减,让西方国家的粮食出口商们犯了愁。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玉米仅有1.34万吨,相比去年同期的56.4万吨,简直是"断崖式下降"。大豆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今年对华出口量仅为500万吨,比去年减少了25%,创下16年来的最低水平。

这一现象不仅发生在美国。法国最大出口港鲁昂港的统计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大麦出口量仅为去年的一半。澳大利亚的小麦出口商们也在为失去中国市场而发愁。

面对这一局面,彭博社给出了两个"高见":一是中国老年人增多,年轻人减少,需要的粮食自然就少了;二是中国经济发展停滞,无力购买更多粮食。美国知名市场分析师艾薇·李更是煞有介事地分析道,中国人都在"过缩衣紧食的日子",购买粮食时精打细算,绝不会过多消费。

听到这里,不禁让人想笑。这分明是在用"酸葡萄心理"来掩饰自己的失落。事实上,中国进口粮食减少的真正原因,恰恰相反——我们不再为粮食发愁了!

让我们来看看数据。自2017年以来,中国的粮食年产量就稳定在6.5亿吨以上。去年,这个数字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954亿吨。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饭碗"越来越稳,不再依赖他国。

回首往事,不禁让人感慨万千。还记得上世纪70年代,美国以"援助"为名,向中国出售低价粮食和种子吗?那时的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百废待兴。美国的"好意"看似温暖,实则暗藏杀机。

这招数,美国早已在智利和阿根廷使用过。低价粮食进入市场,本国农业遭受重创。等到国内粮食减产,不得不买高价粮时,一个国家的命脉就被他人掌控了。智利总统阿连德因此丧命,阿根廷90%的粮食被美国控制。

当年,美国也曾对中国使用这一招。1974年,孟山都公司进入中国,窃取了大豆种源,研发出转基因大豆。在美国政策补贴下,这些大豆即便跨越千里,加上关税,价格也只有中国本土大豆的一半。

2003年,美国觉得时机成熟,突然将大豆价格从每吨2300元抬高到4400元。中国粮油商害怕买不到大豆,争相抢购。等他们花光家底,美国又将价格降低。这一进一出,让许多中国粮油商破产,最终被美国收购。

然而,当美国想要故技重施,对中国小麦下手时,却发现这招不灵了。原来,中储粮及时抛售储备粮食,满足了国民需求,缓解了国外高粮价的冲击。

如今,中国在曾经惨败的大豆战场上扳回一局。2022年,中国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57亿亩,年产量2084万吨。不仅产量提高,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东北地理所培育的"东生118"大豆,在盐碱地也能实现每亩240斤的产量。今年4月,中国农科院成功克隆出抗锈病基因,解决了困扰世界多年的问题。

美国学者菲利普·迈克迈克尔感叹:"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食物体制正在形成。"这话虽有些夸张,但也道出了一个事实:中国在全球粮食体系中的话语权正在提升。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当年美国用粮食控制他国,如今中国自给自足后,美国为何如此焦虑?是因为失去了"摇钱树",还是因为看到了一个真正强大起来的中国?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

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注:原创不易,抄袭、洗稿必将深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