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贸易中,货币的地位最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全球影响力。近年来,随着多个国家实施「去美元化」政策,美元在交易结算中的角色逐渐减弱。
尽管如此,由于美国的经济实力强大,目前美元依然是全球主要的支付货币。根据环球同业金融电讯行业在今年9月18日发布的数据,美元的占比已经上升至49.07%,而欧元则下降到21.58%。
目前,我们的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比是多少?与美元和欧元相比,人民币具备哪些优势呢?
美元霸权的起源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其主导地位离不开美元的支持。如果没有美元,美国在国际上的霸主地位将难以维持。美元之所以能成为国际通用货币,主要源于上世纪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使得美元确立了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角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的影响,国际货币交易体系变得混乱不堪,各国面临着紧迫的战后重建和经济发展的需求。1944年7月,来自美苏中法等44个国家的政府代表齐聚美国布雷顿森林,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达成了共识,并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议」。
雷顿森林体系因此形成,美元完全取代英镑成为全球储备货币。这一体系还有一个令人担忧的特点,即将美元与黄金联系在一起,这种情况被称为「双挂钩」。
简而言之,当时美元可以兑换成黄金,而黄金在全球范围内都被广泛接受。由于美元与黄金的挂钩,使得美元成功地成为了全球通用货币。
由于越南战争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美元与黄金脱离了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因此崩溃。然而,美国显然不愿意 relinquish 自身在货币领域的主导地位,一旦尝到甜头,自然不会轻易放弃。
1974年6月,美国与沙特阿拉伯达成了一项军事和经济协议,称为著名的「石油美元协议」,该协议使美元与石油建立了联系。
1970年代,随着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爆发,由阿拉伯国家主导的产油国组织宣布了首次石油标价权。与此同时,中东的重要产油国沙特实现了美元盈余,沙特王室希望通过美元推动石油行业的发展。
双方一拍即合,因此达成了合作。在沙特的引领下,其他OPEC成员国也纷纷支持采用美元进行结算。石油被称为「工业血液」,它不仅可以提炼出汽油,还在我们生活中的塑料制品、衣物、汽车轮胎以及食品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个国家的经济成长与石油密不可分,国际上的石油交易大多以美元进行,因此各国或多或少都会储备一定数量的美元。由于与石油的紧密关系,美元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全球通用货币。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元在石油市场中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在2000年之前,美国是全球超过80%的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而如今这一比例已降至不足30%。新兴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美国曾经占据的角色。
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世界正逐渐向多极秩序演变,而去美元化近几年也成为了热门议题。2001年时,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据了73%,稳居国际首位,但到了2022年,这一比例已降至58%。
在今年9月份,美元在全球支付货币中的占比仅为49.07%。由于美国频繁介入他国的地缘政治,许多国家在外贸交易中为了躲避美元高额的成本,开始探索其他替代选择进行交易。
欧元:欧洲经济融合的结果
在全球货币体系中,欧元始终维持着「千年老二」的地位。作为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结果,欧元不仅是欧洲各国的共同货币,也是全球第二大储备货币。
欧洲强大的经济力和稳定的政治环境为欧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欧元自1999年问世以来,经过了六个阶段和四次重大经济危机。其中,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2020年的新冠疫情,以及从2022年开始的严重通货膨胀都是其面临的重要挑战。
这些经历使得欧元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货币。作为20多个欧盟国家的统一货币,欧元在贸易交往中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然而在欧元成立之前,欧洲的货币体系曾经陷入混乱。直到1961年,「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提出了「最优质币区理念」,这一理念认为最优质币区不仅能够使用各自的货币,还可以使用统一的共同货币。
尽管蒙代尔早在1961年就提出了「欧元」的概念,但其真正实施却面临诸多挑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欧洲各国对统一货币的需求愈发迫切。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该条约的核心内容是建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
1999年,欧元正式成立,同时欧洲央行也宣告成立。到了2002年,欧元开始流通,并成为欧盟国家的主要货币。与美元一样,欧元不仅仅可以从经济层面理解,它背后蕴含了各国的政治意图。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艾肯格林所指出:「本质上,欧元是一项政治工程。」
关于欧元的影响,有三大关键因素值得关注。首先,欧元基本上消除了欧洲主要国家之间再次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在过去几十年内,中国和美国不断崛起,而欧洲之所以能够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离不开欧元的贡献。
其次,欧元促进了经济发展,统一的货币可以降低兑换费用和银行服务费等开支。最终,欧元有助于削弱以美元为中心的「单极」货币体系,使国际货币体系向「多极化」迈进。从中长期来看,欧元未来的发展与欧元区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的进程息息相关。
欧元区内部存在显著的矛盾。各成员国由于要素禀赋和地缘政治立场等方面的差异,常在某些领域产生较大分歧,从而削弱了决策的一致性,这影响了市场对欧元未来发展的信心。例如,在俄乌冲突中,各国因对事件的不同态度,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和禁运时也表现出不同看法。
在今年的货币份额排名中,欧元以21.58%的占比紧随美元之后。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 развивающаяся страна, 中国的人民币表现又是怎样的呢?
人民币的比例
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于9月19日发布的人民币月度报告及相关数据,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的占比已达到4.69%,继续位居全球第四大活跃货币。
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的排名中,已连续10个月稳居第四位。截至2021年末,中国人民银行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金额超过4万亿,有效金额达到3.54万亿元。
在过去的两年中,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其在跨境贸易、融资、支付和结算等领域的重要性愈发突出,甚至曾一度超过美元,成为中国跨境支付占比最高的货币。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日常跨境结算中选用人民币进行支付。与此同时,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与之相关的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也在逐步增加。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与推动,既源于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扩展,也与中国政府所推进的金融改革息息相关。近年来,中国通过签署多项货币政策,有效加速了人民币国家化的发展。
人民币的崛起,离不开中国经济的强大支撑。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经济可谓是克服了重重困难,迅速发展,如今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现如今,中国制造已经渗透到全球各地,从日常消费品到高科技设备,自然而然地提升了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除了美元、欧元和人民币外,其他国家的日元、英镑和法郎等也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全球货币格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增长、国际贸易模式和地缘政治等。随着新兴科技的崛起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数字货币的出现将给全球货币体系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全球外汇储备中,人民币的比例逊色于美元。若想挑战美元的主导地位,还需一些时间和努力。然而,这次人民币地位的提升,不仅让国人感到自豪,更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作为平常百姓,我们可能无法直接参与这场国际金融的较量,但我们依然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贡献一己之力。未来,我们期待人民币在国际舞台上不断崭露头角,唯有如此,我国在国际事务中才能更具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