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南地区大旱,很多农民伯伯拉水到田里浇地,他们在40度的天气里面不停的往地里浇水,只为了让庄稼地能在下一茬有个好收成。这些身影里面都是中老年,年轻人寥寥无几。这群老人本来是颐养天年的年纪,不仅守护着留守儿童,还要守护着粮仓。
地里干旱,老两口拉水带来浇地,满身泥泞
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的一生都用来辛勤耕耘。随着岁月的轮转,他们已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他们用勤劳的双手,面朝黄土背朝天,让我们这一代人住上了高楼大厦,吃饱了饭,不会忍受饥饿之苦。 我小的时候依稀记得爸妈深夜2点多去浇地,还要炎热的夏季带着水壶去割麦子,哪一个放在现在的年轻人们身上也是无法实现的吧
你每天走过的平坦大路,你遮风避雨的温馨小区,还有碗里香喷喷的米饭,都是他们一点一滴、一砖一瓦、一粒一粟地辛苦积累起来的。他们对待土地和粮食的敬畏,仿佛是刻在骨子里的,那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是我们这一代人所难以体会的。
有人说,现在的时代变了,不要再以吃苦为荣了。但我想说,什么叫以吃苦为荣呢?对于那些老一辈的人来说,他们有的选择吗?他们生活在一个物质匮乏、机会有限的年代,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吃苦,来换取生活的温饱,为后代创造更好的条件。
回首过去,那时的高楼大厦是何等的稀少,如今却遍地开花;那时的交通是何等的闭塞,如今却车水马龙。六十年代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如今饭吃不完就随便倒掉,这一切的变迁,都离不开老一辈人的努力和付出。他们用汗水和坚韧,为我们筑起了幸福的家园,为我们铺设了康庄大道。
请不要瞧不起那些老一辈的人。正是他们的吃苦耐劳,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生活。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尊敬和感激。
当你走在大街小巷,看到那些满头白发的老人,不妨停下脚步,给他们一个微笑,或者是一句问候。因为他们,是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奠基人。而如今他们逐渐在退出历史的舞台,就像夕阳缓缓落下,留下一片余晖。
他们年轻的时候,给国家交农业税,为了国家、家庭、为了我们这些小辈儿,拼尽全力,却往往忘了好好照顾自己。就拿我爸来说吧,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工,也是全家的顶梁柱。总是挑最重的担子,干最苦的活儿,吃的呢?都是挑最便宜的,可每次回家,手里却总提着最好的东西,说是给我们尝尝。
时光不饶人啊,我看着他老人家日渐消瘦,头发也慢慢白了,背也开始驼了。我心里挺心酸的。上一辈的人为了咱们,一直在负重前行啊。
这一代人,真的是最能吃苦、最能干的一代。他们啊,生在了最艰难的时代,却也是最坚强、最有拼搏精神的一代。就像我爸他们,年轻时拼得太狠,现在身上落下的都是病痛。这就是历史给他们的烙印,也是他们为家庭、为社会付出的见证。
现在社会发展得太快了,他们有点跟不上节奏了。很多70后的父辈们,都开始陆续离开这个舞台了。但咱们得记住,他们永远都是最苦最累、却也最伟大的一代。
咱们这些做儿女的,得时常提醒自己,多回家看看,多陪陪他们。哪怕就是聊聊天,听听他们的唠叨,也是好的。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想想看,哪一次咱们遇到困难了,不是他们第一个站出来帮忙的?哪一次咱们取得点成绩了,不是他们最开心、最骄傲的?所以无论咱们走到哪里,都别忘了家里还有那么一双期盼的眼睛在等着咱们回去呢。
我们现在的生活,是不是觉得特别方便、特别舒适?出门有地铁、公交、共享单车,想吃什么手机一点就送到家。可这一切,都是怎么来的呢?
都是那些老一辈的人,农民工们给城市的建设,用他们的血汗和努力换来的。他们起早贪黑,不怕脏、不怕累,就为了给我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有人可能会说,现在时代不同了,我们不需要再吃那种苦了。但我想说,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因为无论时代怎么变,努力、勤奋、坚韧不拔,永远都是成功的基石。
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再看看老一辈人的生活,你会发现,我们真的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每当我看到那些满头白发的老人,在公园里悠闲地散步,或者在街头巷尾聊着天,我心里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感动。因为他们,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愿所有的老一辈人,都能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你们辛苦了!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但在这飞速的变化中,有些东西是永恒的,那就是老一辈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
但是随着父辈们的老去,留下来的农田谁来种呢?我们还有能力去种田吗?恐怕我们这一辈的人连什么时候种什么都不知道吧。
来自网友们的评论
确实00后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家的地在哪里
网友给父亲浇地浇了一晚上,也是发愁以后的地究竟谁可以来继续种
网友吐槽成本逐渐增加,化肥,农药,种子都在涨价,麦子不涨
无论我们年纪多大,父母都是我们身后的靠山,是我们的支撑
一亩地400块钱净收益,农民还不如出门务工
七十岁老人还在顶着烈日浇地
网友表示种地的钱还不如买粮食来的便宜划算
确实,十亩地赚的钱还不够买一部高档手机
这句话引发深思,就像如果清洁工如果月薪5000,那将有人抢着做,轮不着那些上年纪的老人
希望我们的机械化能够普及一些,这样人们少受点类
年幼时父母种地尚且种地能供我读书,现在的物价飞涨,大学动辄一万以上的学费
00后恐怕连地都没见过
宇航有话说
我们的上一辈逐渐在凋零,他们的离去,留下的土地,下一代会种吗?如果下一代不种地,那土地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