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涉林下经济、深远海养殖等,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供给体系

2024-09-16三农

涉林下经济、饲草产业、深远海养殖等,国家将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保障各类食物有效供给。

1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下称【意见】)印发。【意见】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有效促进食物新品种、新领域、新技术开发。

【意见】提出,巩固提升产能,夯实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基础;积极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稳妥开发森林食物资源;大力发展饲草产业,增加草食畜产品供给;加快发展深远海养殖,科学开发江河湖海食物资源;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拓展食物开发新空间;培育发展生物农业,开拓新型食品资源;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开发食用菌食品。

人体需要的主要三大营养物质是碳水化合物(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类物质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可以从食物中获取。

【意见】明确,保粮为基。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出发,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拓展食物直接和间接来源,挖掘新型食品资源。

在积极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方面,【意见】提出,因地制宜扩大油茶、油橄榄、仁用杏等木本油料种植面积,实施加快油茶产业发展行动,建设高标准油茶生产基地,改造提升低产林。稳定核桃、板栗、枣类种植面积,建设特色鲜明、集中连片、链条健全的优势产业带。积极发展林果、竹笋及可产饮料调料的经济林。规范发展林下种养,推广林药、林菌、林菜、林下浆果等森林复合经营模式,发展林禽、林畜、林蜂等林下养殖,开发新型森林食品。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新龙乡田心村高产油茶基地,妇女们正在山上采摘油茶果。摄影/章轲

2020年,国家发改委、国家林草局、科技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科学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全面推动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基本建立,新增或改造木本粮油经济林5000万亩,总面积保持在3亿亩以上,年初级产品产量达2500万吨,木本食用油年产量达250万吨,林下经济年产值达1万亿元。到2030年,形成全国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良好格局。

第一财经记者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近年来,「森林是粮库」已经从概念变为现实。我国是多山国家,有34.65亿亩森林,是天然的大粮库。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森林食物年产量超过2亿吨,成为我国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全国以森林种植、养殖、采集等为主的林下经济年产值已超过9000亿元,仍有更大的潜力可挖。

森林多种多样的植物中,蕴藏着丰富的食物来源,森林植物的果实、种子或叶子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可以满足身体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森林提供的木本食物受气候、降雨等自然条件影响小,是人类食物来源的重要补充。

林业专家介绍,我国有34亿多亩森林、8000多种木本植物,蕴藏着丰富的食物资源,是公认的粮库、油库、宝库,名副其实的「铁杆庄稼」「摇钱树」。目前,全国人均森林食物产量达到130公斤左右,居世界前列。

以油茶为例,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优质食用油料植物。经过10多年的推广种植,全国油茶面积已达6800多万亩,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山茶油产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改善的一条有效途径。【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国油茶种植面积达到9000万亩以上、茶油产能达到200万吨。

国家油茶示范交易中心展示的油茶产品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摄影/章轲

经济林是森林食物生产的主力军,目前,全国经济林面积约为7亿亩,种植规模居世界首位。人们日常消费较多的水果类,主要包括苹果、柑橘、梨等,全国面积有1.6亿多亩,年产量有1.6亿多吨。作为世界第一水果大国,各种风味的水果成为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食品,为人们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此外,玫瑰花瓣制作的鲜花饼、桂花制作的桂花糕、熏制茉莉花茶的茉莉花,以及减肥食品魔芋等都是深加工的森林食品。

国家林草局在一份「关于加快森林食品开发的提案」复文中介绍,【全国林下经济发展指南(2021—2030年)】对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等森林食物生产进行了总体规划。目前全国各地选育审定的经济林等森林食物良种6620个,在森林食物生产中发挥了巨大支撑作用。国家林草局将不断建立健全森林食物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强化森林食物生产的政策支持。

【意见】提出,加大人工种草力度,建设优良饲草种子田和优质节水高产稳产饲草料地,加快苜蓿等饲草业发展,保障肉牛、肉羊和奶牛等饲草料需求。发展青贮饲料,有序推进秸秆养畜,实现「秸秆变肉」。加强深远海养殖关键设施装备研发,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稳妥推进大型桁架类网箱和养殖工船建造,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有专家推算,海洋向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相当于全世界陆地耕地面积所提供食物的1000倍。根据【现代设施渔业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2030年)】,到2025年,建设完成140个池塘设施渔业养殖场、60个工厂化设施渔业养殖场、25个盐碱地设施渔业养殖场、40个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45座中心渔港和40座一级渔港。到2030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智慧高效、绿色安全、保障有力的现代设施渔业发展格局。

山东烟台一家水产公司养殖车间,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工厂化养殖的斑石鲷。摄影/章轲

第一财经记者日前在山东省烟台市采访时了解到,该市正在建设全国优质高端水产品绿色生产供应区、渔业转型升级先行区、渔业科技创新先导区,从浅海滩涂向深海、底层和岸基利用拓展养殖空间,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发海外养殖、捕捞、加工、经贸等领域,按照规模化、工程化、智慧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探索创新多元联动发展模式,成立烟台深蓝海洋牧场公司,推进实施海洋牧场「百箱计划」,建设海洋牧场示范之城。

近日,中广核「伏羲一号」在广东汕尾建成投运,并完成首批养殖鱼苗投放。水上发电、水下养鱼的「伏羲一号」,网箱主体结构长70米,宽35米,水深约25.7米,养殖水体达6.3万立方米,是全球单体最大抗台型风渔融合网箱平台。

上述【意见】提出,加强食物开发基础研究、加快育种创新、构建食物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推进全产业链建设,提升食物开发价值链。建立健全与食物开发相适应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做好新型食品安全性评估,强化全过程监管。同时,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完善营养健康标准体系,鼓励企业开发营养健康食品。

在融资、保险等政策扶持方面,【意见】提出,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和资金渠道支持食物开发,实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贷款贴息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中长期信贷产品支持生物育种、智能设施研发等。鼓励地方推进农业设施、活体畜禽和水产等抵质押融资,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支持符合条件的食品开发企业按规定享受优惠政策。完善用地政策,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优先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合理用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