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湖北最有钱「土豪」村,藏大山里,村民人人住别墅,村资产超80亿

2024-02-04三农

| 瓜田李的猹

编辑 | 沐语纪史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湖北大山里有个村子, 昔日「一穷二白」,村里既不通路,也不通电,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

村民吃了上顿没下顿,穿的是「祖传」下来的衣服,住的是通风漏雨的草房,人均收入不到300元。

现如今,这个村子是中国十大幸福村庄, 是湖北最有钱的「土豪」村 ,村民家家住别墅,配有私家车。

靠着山里的 「金饭碗」 ,村子一年的工业产值能达到42亿元,加上其他产业,总资产超过80亿元(22年统计数据),村民个个都是土豪,腰缠万贯。

而且他们还有一个「烦恼」,那就是有钱花不出去,小孩儿的教育、老人的医疗、年轻人的就业,村子一股脑包了。

那么,几十年前穷出名的村子,为何能变得如此豪横,巨变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

山沟里的穷村子

这个村就是湖北襄阳市保康县的 尧治河村 ,村子紧邻房县、神农架,是一个典型的偏远山村,平均海拔有1600多米。

尧治河原名 「尧子河」 ,名称的由来要追溯到上古时期,彼时的尧治河被称为不毛之地,尧帝之子丹朱曾被流放于此。

舜即位后,尧过来看望丹朱,顺便和丹朱一块在这里治理山水,造福人民。后人为了纪念尧帝的功德,就给这个地方取名为「尧治河」,一直沿用到了现在。

在过去,尧治河是保康县最出名的贫困村,村子被密密麻麻的大山包围,一座座山就像竹笋一样,耸立在村子发展的道路上。

山旮旯里少的可怜的耕地,是村民赖以生存的唯一资源,而且尧治河不仅耕地面积少,出行也十分不方便,很多村民一辈子都没有出过大山。

「山大梁子多,出门就爬坡」、「四月雪、八月霜」,是几十年前尧治河的真实写照,村民面对的不仅是资源的匮乏,还有恶劣的自然环境。

在大自然面前,人力终究是微不足道,尽管村民们日夜躬耕,想方设法出去做买卖,对于穷到根里的尧治河来说,赚的钱还是杯水车薪。

「乡村教师」创造奇迹

在这种情况下,乡村教师孙开林临危受命,担任尧治河支书,立志要带领尧治河发展,要让村民吃得饱、穿的暖,还要挺直腰杆子。

1988年的冬天,孙开林定下了村子的发展基调, 首先打通村子和外界的联系,让村民出行方便,也能让外界的车进到村子里来。

俗话说要想富得先修路,只有交通方便了,村民们才能走出大山,才有机会去创造财富,外界的投资才能流入村子里。

交通方便的好处他和村民都看在眼里,同在一片区域的房县马里村,仅和尧治河隔了一条水沟,因为交通便利,村民早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孙开林知道,尧治河也要有自己的路,没有现成的,那就自己修,于是他带着一帮年富力强的村民,开始凿山挖路。

为了不破坏原有的风景,村民们愣是没用过炸药,全部都是手工开凿,即便手上有了血泡,累得直不起腰,他们也不曾停下,因为他们知道,修的是路,更是尧治河子孙的希望。

60多天的时间里,村民们靠着信念,在梨花山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一条6公里的石渣路,路修成了,村民喜极而泣,尧治河的命运就要改变了。

路修成了,尧治河迎来了第一次生意,拉矿的车第一次进了村,给村里带来了3万元的收入。

原来,尧治河地处我国第四大磷矿中心地带,有丰富的磷矿资源,只不过以前没路,守着矿山也卖不出钱。

赚到这笔钱后,村里没有一个人动,大家一致决定这笔钱修路,此后,尧治河一年修一段路,一段比一段长,最终修成了136公里的环村公路。

现在去尧治河时,穿过一条条隧道,还可以清楚的观察到凹凸不平的石壁,上面有不规律、锯齿状的痕迹,这是人力用铁锤、钢钎一点点凿出来的。

尧治河的深谋远虑

路修好后,来村里的矿车一辆接一辆,村民们的腰包渐渐鼓起来了,但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环境污染。

大家商议过后,知道不能这样无节制的挖下去了,矿产再多,终究也是有限的,这样干下去,子孙后代就会无矿可挖。

于是在孙开林的带领下,村民们决定修大坝,建电站,只有全方面发展,尧治河才能越来越好。

1996年,孙开林和村民们在马面河拦水筑坝,蓄水发电。

由于地势陡峭,村民们只能靠人力运输材料,就这样,几十个壮汉肩扛手提,好不容易将大坝修建了一半,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冲垮了。

很多村民崩溃了,孙开林也很难过,但他不能倒下,只能强忍悲痛安慰大家,尧治河人别的不多,就是有一把子力气。

孙开林带头,村民们重新焕发了精神,一鼓作气修成了水库,建了电站,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此后,孙开林也没有闲着,经过考察,他发现尧治河能发展旅游业,毕竟邻近房县的野人洞、野人谷,旁边还有神农架。

于是村民利用尧治河现成的风景资源,将其开发成旅游景点,还融入了当地特色文化,来这里的游客, 都能听到尧帝的传说,感受中华古文明的力量。

在孙开林的规划下,尧治河旅游业也又上了正规,村里人都办起了农家乐,又有了一笔不菲的收入。

一个靠挖矿发展起来的偏远山村,没有做吃山空,反而居安思危,率先走上了发展之路,村民腰包鼓起来的同时,尧治河的风景也建设的如诗如画。

孙开林和村民一块努力,开磷矿脱掉了穷帽子、办旅游挖掉了穷根子,让尧治河村脱胎换骨。

如今的尧治河村,集磷矿开采、水电、旅游、餐饮等行业为一体,村民们赚的盆满钵满。

而且一块打拼过来的村民感情深厚,他们说村子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大家一定会齐心协力建设好尧治河村。

走进尧治河村你可以闻到沁人心脾的空气,看到一栋栋整齐的乡村别墅,而在发展的同时,村里又搞起了文化建设,有钱是一方面,文明也要同时发展。

在文化建设方面,村子提出了 「十个一」 方案,要求村民在家里摆一个艺术品、挂一幅字、贴一幅画、人人都要背一首诗、讲一个故事、唱一首歌等等。

穷山恶水不一定都是刁民,只要齐心协力,哪里都能建设成青山绿水,为尧治河村点赞!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烦请点击「关注 」,既方便浏览往期作品,也不错过下期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与参考:

1.央视网,2017-01-19,【保康县尧治河村:「国字号」山区村,文化怎样强起来?】

2.汉水襄阳,2020-11-04,【直通襄阳|保康尧治河:从矿区到景区的绿色蝶变之路】

3.人民日报,2023-5-29,【逐梦·走进美丽乡村:尧治河村的幸福画卷】

4.新华网,2020-05-27,【在高质量发展上下真功夫 建设「中国山区幸福村」】

5.中国日报,2017-05-30,【想不到!湖北竟有这么多「土豪」村,有你家乡吗?】

6.湖北日报,2022-04-21,【保康县尧治河村:「国字号」山区村,文化怎样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