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靠谱!经济学家呼吁,给月收入低于1万的家庭补助半年到一年!

2024-07-20三农

经济学家田国强教授提出了,对月收入低于1万的家庭进行现金补贴的建议 ,但国家财政承受能力成为了支持这一政策的关键所在,对低收入家庭提供现金补贴的可行性到底有多少,我们来看一看。

田国强教授呼吁对月收入低于1万的家庭进行现金补贴

经济学家田国强教授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呼吁对月收入低于1万的家庭提供现金补贴,补贴时间为半年到一年,帮助他们度过经济难关。

田国强教授作为国内知名经济学家之一,他的言论不可谓不负责任,但这个建议是否能真正缓解低收入家庭的经济压力,仍需我们慎重考虑。国家的财政状况如何,是支持这个建议的前提,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国家财政承受能力

田国强教授提出的建议,无疑是出于对低收入家庭困境的关心,但是国家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的经济体,其财政支出和税收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经济体系下,对低收入家庭进行全民现金补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中国每年全国税收规模大约为20万亿左右,而低收入家庭据统计人数大约为4亿左右,这意味着如果每个低收入家庭都拿到1万的现金补贴,那么国家一年就需要拿出4万亿来支持这项政策。

而这个数字还不包括田国强教授所说的「低于1万」的范围,如果将范围扩大到月收入低于1万,那么受益人群数量无疑会进一步增加。这就让国家财政承受能力成为了支持这项政策的关键所在。

中国如今正面临着许多领域支出不足、财政压力增大的情况。地方当局隐性债务的问题,许多地方当局为了应对新冠疫情,举债置办防疫物资等,导致其隐性债务规模增加。国有企业集团的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而养老金缺口等等,这些都导致了东方大国财政收支状况趋紧。

面对这样紧张的财政状况,是否能支持全民现金补贴呢?

财政供养群体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都是前所未有的,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前所未有的。像农村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中国现在有着8000多万的残疾人口,其中视力残疾人就有1.8亿之多。这就意味着,中国每年都要花费上千亿去保障这一部分人群的生活。

养老金问题,据估计中国到2035年左右,养老金缺口将会达到100万亿之巨。每年都要为数千万即将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老人支付巨额养老金,这也让养老金支出成为了财政重担。

这还不包括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支出。中国现在有着超过8000万人依靠国家供养生活,按照2019年的数据来看,全国纳税人才有1.3亿左右。也就是说每7个纳税人中就有一个人在供养其他人生活。

田国强教授提出的建议看上去很美好,但是实现却是极其困难。因为贫困地区已经养成了一个这样的习惯:供养了一个,就会有两个想要供养。

比如之前说到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在某些地方已经成为了「供养大军」。像婚姻法中关于离婚方面孩子抚养费问题存在滞后于时代发展、容易滋生依赖等问题等等。

现在很多家庭离婚后都会把孩子留给父母抚养,并依靠父母生活,并不愿意自己努力工作来赚钱。孩子可能已经成年了,但是依旧会成为父母「供养」的对象。将来谁来抚养他们?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只能靠我们自己慢慢努力去解决。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还,直接对其进行全民现金补贴恐怕并不现实。因此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尽量提高工资水平。 现在在许多城市中,月薪五千都已经算是不错的工资了。很多大学生毕业数年工资都在三四千元之间,而房租和生活费却要几乎占去所有收入。这也让许多年轻人买房结婚生子成为了奢望。提高工资水平也是改善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改善收入分配结构。 中国虽然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收入差距拉大、中等收入群体缩水等问题也不能忽视。

一线城市虽然薪资水平较高,但是生活成本也很高;三四线城市虽然生活成本较低,但是工资水平也相对较低;这就导致了收入与消费力的不平衡,并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优化公共财政支出。 养老金缺口、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都需要加大投入以保障公共利益。是公共财政支出规模和负担显著也不能忽视,应当通过深化改革、优化结构等方式推动公共财政支出向更加普惠、精准倾斜。

个人观点

中国的财政状况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如何在保障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的同时平衡财政压力。提高工资水平、改善收入分配结构、优化公共财政支出,是解决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关键所在。大家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