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什么是乡土社会,就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网络,然后生于斯、死于斯。
不过,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进程,老家越来越陌糊了。
所以,当我们谈到故乡,总是悲欣交集。
小村儿那些年
记忆里的故乡,充满着内生活力,人与村庄和谐相处,家园和土地给人以庇护,日出而耕,日落而息。伴着鸡鸣狗吠,袅袅炊烟,人们整日劳累着仅仅为了三餐四季,闭塞恬静。
记得小时候我和玩伴们。
在春暖花开季节,总喜欢穿过村东头那座残桥,沿着河边泥泞的小路向北,穿过长长的河岸,站在芦苇塘的青石板上。看那朝雾茫茫,太阳缓缓升起,观察芦塘雾露蒸腾,一切都显得温润、宽广、柔和。
此时小伙伴们爬上废弃的砖窑,远处眺望浓密、高高低底的庄稼健康、清新,绿得有些苍茫,还有那绿色的麦田覆着一层淡淡的雾。阔大的自然之美让人产生愉悦。
最使人兴奋还是村里大人、小孩一起在芦苇塘周围寻找人间美味「毛纤」,拨开绿叶露出白嫩白嫩棉桃,吃起来微甜夹渣杂草的青味,让口腔回甘无穷,多揪些带回给家人,俗称「捎包(礼品的意思)」,感觉获得满足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在夏天,整个村庄的人都是早早吃完晚饭,一到黄昏,村里的大塘已经是人声鼎沸。
人们在坑(村里比较大的水池)里洗澡,在坑边的树荫下谈天说地、谈情说爱,在藤椅上仰躺着,享受着星空与大地。
记得这个大塘在冬天也是我们这群孩子爱耍地方,在上面比勇敢,看谁敢下去滑冰,扑腾一声,让大家笑的前仰后合。
秋天的时候,我们喜欢躺在村里麦秸草上翻滚、呼吸、静默,捉迷藏,兴起来了还用草垛偷偷烧红薯吃!
冬天……。
越来越近了
思绪回荡着,缥缈着!
突然老婆说,关上副驾车窗,把烟熄灭,马上要下高速进入省道。此时不再恍惚,还有100多公里就到老家。
打开地图导航,键入「朱洼」两个字,用手机搜索,这个地处豫南西北处的自然村落,几乎成了一个小点。
放大看,土地整体呈现「一水九田」的平原格局,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花生、油菜等为主;姓氏以朱氏、罗氏、王氏、李氏群居分布,生活处于自给自足状态。
近些年,家里老辈盛传村儿是周氏之姓的发源地。
在平舆县史料记载是秦国安城古城之遗址,还被县文物局立碑杜撰。
谣传泰国周姓大商人要来村里盖庙建旅游点,甚是让人们兴奋一段时间,撩动很多老人遥想自己在古代是皇亲国戚后裔。骚动一阵子,并成为大家茶余饭后谈资,也可视作「朱洼史记」的口述版。
同其他农村一样,我们小村的传统也是以地为生,靠耕种吃饭。家里的叔叔伯伯们依然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四季在土地上忙碌,维持简单的生计。
但随着近三十年来年轻人外出务工,定居各处,「祖业」渐渐被弃。有些过余的劳动力还会包给亲戚、邻居未种的地贴补家用,慢慢的土地也成商品流转起来,大型机械替代世世代代劳苦力。
记得上学时,父母为鼓励我读书,说得最多的一句是: 「如果不好好读书,就得回来种地。」 种地似乎成了某种让人恐惧的东西。带着这种「恐惧」,我和村里的父辈、同辈一起奋力走出农村。
所以现在,年轻人若在平时依然在家,会被认作一件古怪的和可被鄙视的事。年轻的身影越来越稀少,甚至在村里上学的孩子也越来越罕见了。土地,这个历史上曾给我们生存、无数激情和梦想的东西,这个曾让祖辈们魂牵梦绕的所在地,正被我们这一代人慢慢抛弃。
为了更高的薪资、更好的生活。
特别每年过完春节,年轻人都会踏上早春泥泞的马路,去往珠三角、长三角。我们老家打工人儿主要聚集深圳、宁波、漳州从事服装行业、建筑行业。大家在外奔波,在外劳累,在外孤独,感觉融不进去,但又回不了!留守儿童,再婚、大龄剩女剩男,感觉很遥远的现象,身边处处都有。是经济发展催生大家的认知、眼界,让很多人即看不上自己出身,又改变不了自己出身,痛苦着、攀比着……。
所以曾经那个闭环生态和「熟人社会」的村儿,正步入陌生化,半城镇化。
当你置身老家时,你会发现老家路都硬化宽了;路灯都装上亮起来了;儿童游乐场都配上了。家家户户的小轿车、低速电车成为常用的出行工具,呼啸而过的「安罗」高速公路也插进村东头,让过年回家的路快了、近了。
说起这段高速公路也引起我们村自「公社」集体化以来最大村庄财物纠纷、人事震荡。大家为了公正的分配所得款项,去告状、去扯皮,去村委资讯。
但乡政府冗余懒政,顾左右而言它,让农田矛盾上升到政府不作为。说一千道一万都是利益牵绊,都想分杯羹,真是应了中央政府反腐那句话,要精简干政,廉洁从政,但落实到农村还需要一段路要走。
老家,我也看到一些不好现象。
家乡里垃圾变多,虽然垃圾桶到处都有,采用集中化处理,但很多田间地头还是堆积如山。村里小河大坑,再也不能容许大家夏天洗澡了,变臭、变黑已成常态了,甚至河里都看不到鱼虾啦!大多都是农耕作物不让燃烧,反而丢到河床引起腐烂。
今年我也一个特别感受,我老家流行起了家族请客轮流坐庄制,即倘若今天中午大哥请饭,晚上二哥必请饭,明天中午伯伯会请饭。这样的频繁聚餐能一定程度熟络家族成员间的情感,但更多是基于面子的回礼行为,存在相互攀比的嫌疑。
有一种聚而难会,团而不圆感觉。特别聚会拼酒的时候,真累。
老家关于上学的事,我也看到两级分化。有人特别重视,有人不当回事事。
从我个人经历谈谈我的看法,在城市里打工13年,我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而且还要不间断迭代自己的知识,才能在城市里站稳脚跟。
但是我心里很清楚,我依然还不是一个城里人。
我经常会听到有些父母说:「孩子不上学,咱也没有办法,打了、骂了也没用。他自己要出去打工,拦不住……」「他想上学,咱肯定供应他。但他不是学习的料,学屋里坐不住……」「上学也没啥用,识俩字出去打工够用了……」」他自己选的路,以后也不能怪咱……」当父母说出没办法,管不了一个未成年孩子的时候,这个孩子的一生基本注定了。
此时你会看到哪些没有上大学的小学同学,他们的人生应该也进入了一个轮回:鼓励自己的孩子考个好大学,过得比自己强。就像当初父母那么对待他们。
而现在的教育,比拼的是父母对孩子时间方面和金钱方面的投入。农村娃,考进211、985大学的机会越来越低。但是,对于农村娃来说,只要能上大学,肯定比不上强。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教育不一定能改我们人生,但好的教育环境,好的教育条件,会给我们更多的选择和机会。父亲常说:一个家族成长,要靠几辈人,父亲不努力,孩子就要吃苦,父亲多努力,孩子就少吃苦,传承就是共同努力。
老家变好或变坏,很多人说是城镇化进程和市场经济的结果。但落实到个人是上学和打工观念转变引起的偏差。
所以变动,就有机会。
后记:
过年有次和发小聊天,我说等我老了,一定要回农村种地。发小笑着说,我们这代人已不懂种地,可能回不去了。或许从十年前那些大胆的年轻人踏出村路口那座残桥后,我们这代人就已经永远地「出走」了。我们和这片土地逐步「相见两陌生」。我们背对着逐渐安静的农村,走向嘈杂的城市。
不知是喜、是悲……。
和一个大时代相比较,每一个个体,或许都是卑微的,这其中包括你和我。
「有人天生在罗马,有人天生是骡马」 作为农二代我们如果想改变老家现状。唯有先改变自己,让自己既能走出去也能走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