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犁是犁路,耙是耙路」的鄂州春耕图

2024-01-15三农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是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隐居于古鄂州之时,在其【归园田居】中的诗句,诗中描述了诗人悠然闲暇的古鄂州农耕生活,一派美妙的古鄂州山乡田园牧歌景色。

可以说,有晋一代,陶氏家族与古鄂州结下了不解之缘,先是有其爷爷陶侃治理古鄂州种植杨柳,以助农耕的故事;后有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长期隐居于古鄂州之地传承田园文脉。

言归正传,在鄂州地区一带农村流传着这样一路农耕谚语:「犁得深,耙得匀,土里长出金和银。」意思是说犁田耕地,犁耙缺一不可。犁田仅仅只是农耕的前奏热身运动,紧接着就要进行第二道程序——耙田。

不过,与犁相比,耙的结构简单许多。铁质的耙齿、横梁、竖梁、翘梁和扶手,就组成了一张铁耙,也有地方的耙全部用木头制成,鄂州地区比较普遍的是用铁木相结合的耙。

其制作方法是选用枣木或者槐木作为主材料,锯出两根长约2米的大横木。然后,在每根长约2米的大横木上,钉上一排前七后八「大铁刀」作为「耙齿」。不过这种大铁刀,要请打铁师傅特制。粗度一般在7~8厘米左右,上宽下尖,长度25厘米左右,打入木头至少要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才能有一定的拉力而不被拔出来。

大横木要求通直,而且是比较坚韧的杂木,为了让「大铁刀」能够深深地打入,首先要在大横木上钻孔,然后「大铁刀」顺着孔洞打入。大横木的粗度达到15~20厘米,上边做一个平行于耙的扶手,再加几支竖着的材料固定即可。

如果是用纯铁打的铁耙,粗度就不需要这么大。一般用料直径3厘米左右即可,总宽度在1.3~1.5米左右。太粗太大,变得笨重,人工就不容易拿动,不方便于作业。在水田上使用时,通常先用铁耙深耕一二遍,再在铁耙下边加上一支可以套上耙齿的横木,借此以浅耕或者压平泥面。

俗话说:「犁是犁路,耙是耙路!」比喻办事认真,毫不含糊,不混为一谈。耙主要将犁翻耕过来的田地,从高处往低处反复地碾压,打碎地表的土块或板结层,或者在水田中,把泥疙瘩、土饼子耙烂,将田块耙平,并清除杂物,这样才便于禾苗健康茁壮的成长。

史料【农政全书】也记载:耙制,有方耙,有八字耙。如犂,亦用牛驾,但横阔多齿,犂后用之。盖犂以起土,惟深为功耙以破块,惟细为功。耙之后又用耖用耮。俗作䎱。

虽然,耙的制作比犁简单。但,耙地的技术要求却比犁地要高。这一点从鄂州地区流传着「犁虚耙实」、「死犁活耙」的俗语就能看出来。

因为,犁地时翻起来的是很长很长的泥块,土地也是高高低低不平整的,尤其是春耕时田地都是经过晾晒的,土块比较硬结,要把这样的地块整平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时,就要用牛拖着耙子来回反复地耙,以便把田块拉平,把泥块耙碎耙绒。如果遇到泥块太大,或田里高低悬殊过大,或倒干不湿的「黄昏田」,还要人站在耙子上以增加重量,采取条耙,或者耙的方法,从高处往低的地方反复使劲地耙。

具体操作方法就是:人站在耙上面两腿分开,左手拉着驾驭牲口的缰绳,右手持鞭子,由牛拉向前走。但是,牛一拉着耙,耙就前后左右不停地摇摆颠簸,就好像大风大浪中颠簸的船。人想牢牢地站在耙上,绝非一日之功。特别是耙板田,真得要功夫,腿要站稳,腿随耙抖动而动。

在鄂州地区农村经验丰富的「用牛」老手,在牵牛扛耙的间隙,站在田埂上瞄几眼,就知道田里哪里高,哪里低。随后,土地就成了农民眼里一块巨大的画布,犁耙就是他们手里的画笔,从高处插下耙,在一声声「吁喔喔」的用牛口令吆喝响起后,横的、竖的、斜的,或轻或重,或空白或重复,或间断或持续,把田土一耙一耙运到低处,直到田面同一水平,就把耙贴着土面,跟着牛来回溜达几趟,一幅壮美的田园风景图便被耕耘成功了。

而,没经验的新手,认不准田面哪边高哪侧低,盲目把田土耙来运去,人和牛都累得气喘吁吁,依然是田面不平、土草连结,让插秧的众人怨声载道。有时候,一不小心眼睛打野,腿滑进耙空里,疼痛难受。

对于鄂州农村长大的孩子们,压耙是比犁田更好玩的事情。由于大人太重,耙齿插入土里太深,牛一般不容易拉动,不轻不重的小孩子就正好派上了用场。站上耙,两手抓着耙上的两根竖木,说一声,「抓好了」,大人就开始扬起鞭子,喊着号子,哪里有「不平」就走向了哪里。

但是,笔者小时候压耙从来都是两脚蹲在上面的,两只小手紧紧地抓住前沿的两个铁耙齿不敢松手。主要原因是第一次压耙时不懂,愣要学着爷爷潇洒的样子站在耙上,结果还没抓好,爷爷就挥起了鞭子一喊,牛一受惊吓起步速度太快,猛地一拉,瞬时我一个四仰八叉的从耙上晃下来摔倒,幸好被田土是松软的,摔下去也不是很痛,就是突然那么一下很心惊胆跳,自此以后有了心里阴影的我便只敢蹲在耙上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精耕细作是农人的优良传统,农人深知「人哄地皮,地皮哄肚皮」的道理,只有把田地一遍又一遍耙过,将粗大的泥块捣碎,细细的泥土才能被耙出来,形成的软绵绵泥土才会让平坦辽阔的田地变得鲜活起来,种植上赖以生存的禾苗才能健康茁壮成长,最后获的丰收,给人们幸福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