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高考志愿填报,事关一生,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4-02-01教育

大家好,这里是大师姐的小屋,关注情感心理、职场成长,从不一样的角度,带给你更多干货!关注我,更多精彩和您分享!

作为一个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的人,回忆起高考填报志愿的那个下午,所做的决定几乎影响了一生。因为它决定了未来从事工作的方向、就业的城市、人生伴侣的选择等等。

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很多人填报高考志愿只是凭着对某个专业的感性的认识,以及在这个模糊的认知中奇妙的产生了坚定信仰,然后大笔一挥,报名!

直到上了大学,才发现,原来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回事。可转专业又是难之又难,如果转专业那么容易,学校管理也要乱套了。辅修第二学位,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勇气和毅力。

再后来,那个填错志愿的学生,毕业了又懵懵懂懂的进入了一个马马虎虎的工作岗位,才悔不当初那年的下午填报错了高考志愿。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选择大学的学校和专业,一定要摈弃理想主义,选择去哪所大学,报名哪个专业,一定要避开这些「坑」:

也许凭着个人兴趣,怀揣人生情怀,或许是为了体验生活,以此为标准来选择大学和专业,那么土豪请随意。高考志愿不能只靠热爱来选择,爱好是爱好,今后的工作是工作,工作是为了挣钱,且很多爱好是不挣钱的,例如瑜伽、欣赏音乐、健身、阅读。我相信大部分人最终都要向现实低头,特别是经历过社会毒打之后,更有深刻体会。

毕业后的最低要求是能就业,找个能安身立命的工作,选择大学和专业的第一位是毕业后能挣钱,而不是好玩和兴趣。

大学所在城市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你会在哪里度过四年,并深刻影响到你毕业后的人脉圈,例如,作为一个南方人,跑到遥远的东北读书,毕业后再回到南方工作,相当于大学时期积累的同学人脉几乎为零,要艰难的重新开始。

因此,在大学选择城市建议不要离老家太远,可以选择地方省会,这对未来工作选择,父母老了之后的照顾,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现实因素。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也许是对父母从事的职业太过熟悉,年轻的我们总想追求与众不同,另辟蹊径,特意避开父母从事的职业。但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侧面也说明了原生家庭对一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如果家庭成员在某些行业有资源、有影响力、有相关经验能帮助你,可以考虑自己家族或家庭现已从事的行业,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并对未来职业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性。

例如,家族中有从事中医、科研、教师等的,可以考虑相关的专业,在未来激烈的职场竞争中,首先就占据了先天优势。

有些考生为了避免自己找工作「踏空」,选择了看去今后就业面广的专业,这里自行百度不再赘述。其实,应选择具有一定专业性,今后可以深耕某个领域的专业,也就是其他人要进入的门槛会比较高的专业,例如学了计算机编程不影响你成为销售,学了统计学也不影响你成为一名导游,但是你学了管理学想去做技术开发,就有难度了。

之前银行普遍招聘经济管理、金融方面的应届毕业生,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专业、统计学专业、信息管理专业等有理工科背景的专业,又成了银行爱招的专业。向下兼容,可以有更大范围的延伸、渗透,有门槛的专业,也是为了给自己转行留后路。

十几年前、经济、管理、中文等等是热门专业,大家都往热门专业挤,导致报考分数水涨船高,带来的影响是这类专业的毕业生也饱和,无论是找工作还是考研,竞争者数量增多, 就业或考研的难度系数增大 。如今再看, 曾经 的热门也逐渐遇冷 。特别是 找到相关的 从业者 ,听听他们的 意见和建议,从业者大体会该专业从事行业的薪酬、发展前景有个中肯的认识。

专业还是要多听专业人士意见,避开 热门一时的专业。

大家都知道读研好,因为就业后起点更高,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考研,有些人坐不了冷板凳,或爱好广泛,无法专注某一领域等等,或者天生喜欢交际应酬,具体学校和专业还是要结合个人性格特点。

如果为了就业,选择学校的优先度大于专业,相对于专业来说,用人单位更关注的是应届生毕业于哪所学校。

如果是为了考研,那么选择专业的优先度就大于学校,研究生可以重新再选择学校,而且考研面试的时候也会更关注大学本科四年的专业基础。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家中有高中生的都要来看看,希望避开这些高考志愿提报的「坑」,让今后的职场之路更加顺畅。

# 争鸣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