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九省联考数学卷都这样儿了,高考会是啥样儿啊!

2024-02-19教育

先致歉:有点儿长,读完需要点耐心。

已经说过, 我对这次九省联考试卷的评价一如既往,就是3个字:神经质。当然这个评价相当的主观,也相当的……咳……不专业。如果要看专业的点评,可以去看章建跃老师对九省联考数学卷的评析,

「神经质」这三个字从何说起呢?整张试卷除第14,18,19题以外,其余的题目都还算是常规考点,常规考法,总体难度较平,基础题占了绝大多数,对于中等及以上学生来说题目梯度不够大,区分度不够。第18题作为常规的难题,对圆锥曲线的考查比较深入,计算量较大,即使放在最后一题也是够格的。而第14和19题就属于命题专家们的放飞自我之作了。14题属于满满的套路+BUG,对于知道套路的学生来说,毫无难度和思维量,而对于不知道套路的学生来说,可能在考场上想破头也不知道出题人意欲何为。19题就更不用说了,对于竞赛生太简单,对于非竞赛生嘛,即使是非常优秀的学生,如果没接触过数论,可能也难有头绪。这种题目放在考试的最后一题,不是废题是什么?所以,总体来说,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份非常好的试卷。最多只能如过去的八省联考、四省联考一样,是一种「试水」。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九省联考过后,本以为还会像过去那样一切如常,没想到很多新高考省份都传出消息,今年的高考要采用新的试卷结构,这倒是我事先没有料想到的。这种消息一出,必然会引起广大考生的心中恐慌,甚至开始纠结是否要开始学习数论。那么,我们面临这样的大变革,到底该如何复习备考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试卷结构的对比:

结构上来说,比较明显的一点在于分值和题量的变化。解答题的题量减少,但总分却增加了,每一题的分值均高于原来。多选题的题量减少,每一题的分值由原来的5分变成了6分,给分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这两点变化所带来的最大影响,无疑对于学生的基本功要求更高了,对做题的踏实程度要求更高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先看多选题。过去的多选题,无论正确选项是几个,少选的总是得2分,全选的得5分,这种给分方式,会导致一种很鸡贼的做题方式:中等生,前2个多选题(简单的),每个选项都看一下,尽量拿5分;后2个多选题(较难的),选一个选项就跑路,反正大多数同层次选手都拿不了5分,何必费那个功夫。而差生则更甚,每个题都选1个,8分到手。反正选不全都一样,我只要在我同层次的选手中不至于落后,就可以了。而新的给分方式下,只要别人比你多看一个选项,就有可能比你多得至少2分,满足于过去那种选一个就跑的话,分数可能就没那么好看了。这种新的给分方式,显然更符合新高考加入多选题的初衷:多思考,多辨析,多计算。

至于解答题,数量减少,单题分值增加,一方面,意味着每一题的小问有可能变多,也就是对同一个问题的考查更多面、更深入;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增加了过程分,也就是对考生的解题步骤、解题规范要求更高。过去有一些步骤偷懒不写也许还行,现在可能就会失去相应的分值。尤其是一些证明题,逻辑的严谨性要求肯定会更高些。这对于那些懒惰的、不爱好好写步骤的学生(其中可能不乏一些自己觉得自己天分还不错的考生)是有很大影响的。

所以,这两类题目的变化是我们首先要重视的。也是老师在以后的复习备考过程中,要给学生反复强调的。

再从内容上来说。想先说说大家很重视的第19题。讲个笑话,九省联考过后,数论的书一度销量大增,很多机构开始鼓吹学习奥数的重要性,个人认为很没有必要。当然这只是个人认为,如果你不这样认为,那一定是你对,但你对也不妨碍我这样认为,毕竟每个人都可以有每个人自己的想法,对吧?

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基于以下三点

第一,人家通知只说采用九省联考的试卷结构,没说采用它的考试内容。过去每次这种联考,都会有这种「试水」性质的创新题目出现,比如21年八省联考那个惨绝人寰的「大兴机场」,像「大兴机场」这个题目,我也只能说,增加阅读量以后在高考中会越来越常见,需要阅读理解的题目会越来越多,但我可没说以后高考会加进大学里的什么曲率之类的东西吧?所以,不能因为这次九省联考考了一次数论,就认为以后要把数论纳入复习范围。要知道,以前高考考过的每一个新定义题,背后可能都有复杂的背景,那考一次就要多学一门课程,咱们学生还要不要活了,咱们老师还要不要活了?

第二,高考是全国性的考试,并不是所有使用全国卷的地区,学生都有这个资源去接触那么多新奇的东西。如果贸然将竞赛内容(比如数论)纳入高考,那么一个非竞赛生在学习之余自学数论的可能性有多大呢?你们自己想吧。用这种题目来做所谓的「新定义」,对于苦读三年的广大学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尤其是教育落后地区的学生,没有那么多资源和渠道去接触课本以外的知识,遇到这种题目,又当如何?就像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写「共享单车」,而很多山区的孩子连共享单车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个题目当年不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吗?

第三,大实话,但可能很残酷。即使高考真的加入竞赛内容,它与绝大多数考生也都是没有关系的。一个坏消息是,这些东西不是你学了就一定能会的。当然,还有一个好消息是,你不会,与你同层次的竞争者大概率也不会,所以,管他加不加呢?与我们何干?你就当它满分是133分又如何?当然,有人可能会怼我:你这么说还不是因为你自己不会!对呀,我是不怎么会,包括昨天写解析的时候我也特别指明「我看了答案」。我不会又怎样呢,不说多的,一般的高考卷子,我还是能做个一百三四十分的吧?连我都不会,你要求多少考生能会?

所以,我认为,与其关注第19题会不会剑走偏锋,不如关注一下解答题的另一些变化。一个就是我刚才说到的,分值的变化,对我们「写过程」上提出了新的要求,这里不再赘述。

另一个是解答题由6道变成了5道,这意味着解三角形和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这六大版块在解答题中又要轮流坐庄了。注意,这里说的是轮流坐庄,并不意味着某些章节就要退出解答题了(至少目前看不出来,不敢妄言),我们的复习还是要注意全面。别忘了新高考之前的很多年我们也是5个解答题的(选做题另算),那时候也没有完全删除这六大版块中的某一个。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题目要开始「融合」了,比如,在概率统计题中融入数列、在计算最值的题目(这个三角、概率统计、解析几何中都有可能)中融入导数等等。既然题量减少了,那就一个题考几个板块,这种形式是有可能的,并且在过去的几次高考中也是有迹可循的。

还有一点是导数位置的提前,这个在23年的高考中早有征兆。与过去导数题牢牢霸榜最后一题(第22题)不同,23年的高考中,导数已经提前到了倒数第四题(第19题)。我不敢保证今后的考试中导数一定都会提前,但总体来说,我觉得高考在弱化导数的压轴题地位,这是个好事,毕竟这几年的模拟考中,导数题都太过于妖魔化了,由此也产生了很多不讲逻辑只讲秒杀的「大佬」,可以说,天下苦导数题久矣。当然,导数题前置的话,对差生不是很友好,除非它真的考得像这次九省联考一样这么简单,否则,它就依然还是一个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