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荆楚好老师群星计划|坚守山水课堂40年,62岁「老科技」带出一帮小发明家

2024-07-22教育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实习生 崔馨月 魏灿

视频加载中...

「这些蜂窝状的石头神奇吗」「我们滴上盐酸看看有什么反应」「谁来测一测pH值」……7月15日上午,咸宁市通城县雷吼村一座小山上,通城县第一小学教师易忠,正带着几名学生研究「奇怪的石头」。

在周末和寒暑假开展这样的户外科学课,易忠已坚持了近40年。从年轻小伙干到头发花白,他还没有干够——退休后又返聘回学校,继续带着孩子们探索身边的奥秘。

今年2月,通城一小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5月,教育部工作组来校调研时,看到满桌的各种成果和荣誉证书,对学校科学教育工作表示高度肯定。学校领导们都说:「一大半功劳是易老师的。」

「山水之间是最好的课堂」

也许是因为大学时学的是农学,易忠对大自然和动植物产生了天然的亲近感。毕业后到高中任教,他就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学生去户外学生物。

30年前,他调入通城一小,成为一名「自然」老师后,他的山水课堂开课更频繁了,几乎每个周末和寒暑假,都会带着自愿报名的学生去「游学」。

从起初的认识植物、种植植物,到后来了解昆虫、观察鸟类,再到研究地质现象、建筑原理。从以发现和观察为主,再到如今的以探究和实验为主——经历从「自然课」升级到「科学课」的易忠,也不断改进自己的户外授课方式。

通城一小副校长李九红说:「孩子们特别喜欢跟着易老师‘跑’,他们在黄袍山、黄龙山研究奇特的岩石,去百丈潭探秘特殊地貌的成因,到大溪山观察鸟禽的自然习性。学校周边的大山他们都爬遍了,河流湖泊岸边也都留下了足迹。」

比如,前些年做「延缓黄薯糖化」的项目时,易忠带着两个学生研究了两年多,经常跑进易家老屋背后的薯窖里。有时候做完实验灰头土脸地钻出来,家长还以为孩子们打架了。「黄薯的保鲜当时是个难题,学生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观察对比找到了好方法。」易忠说,最终这个项目获得湖北省第二十四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易老师每次做项目都要亲自到场。他年纪越来越大,但爬山一点不显吃力。比如这次,天这么热,我们开车过来半个多小时,还要爬一会儿山,他一直走在队伍最前面。」7月15日,易忠的徒弟、通城一小副书记柳红卫说,雷吼村这块石头是易忠多年前无意发现的,为了带孩子们来看,之前他们在山上绕了大半天才找到。

这一次,同学们带来了盐酸和pH值试纸,通过实验基本可以判断,这些蜂窝状石头是石灰岩,受到酸雨等环境影响形成了目前的状态。下山后,易老师又带着孩子们去了塘湖镇的南虹桥,探寻古桥屹立不倒的奥秘。

柳红卫说,带小学生外出责任重大,易忠每次都会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还会自费购买应急药品和饮用水,返程时则会把学生送到家门口。

李九红说,一开始学校对这些课外活动是没有补贴的,这些年条件好了,才能补贴一点油费,「易老师经常贴钱带孩子们出去。他不顾风吹日晒雨淋,全是凭着兴趣和执着」。

这些年,易忠主导的8项实践活动获得了省级以上科创活动奖励。其中包括,2017年组织开展的「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获评全国优秀科技实践活动。

为什么要在课余时间做这些?易忠的想法很朴实,「通城有山有水,都是学科学的最好课堂。我希望孩子们从身边开始探索世界、认识世界,将来就多一条走出去的路。」

「空手进教室怎么能上好课」

当然,易忠老师的育人主阵地还是在课堂上。

柳红卫对师傅说过的两句话记忆最深刻:一句是「科学课一定要做实验,你要是空手进教室怎么能上好课」,另一句是「我的课,老师和领导可以随时来听,要提前准备的课那都是做样子」。

该校六个年级每个班,每个月都有两节科技创新课,易老师的课总是最受欢迎。柳红卫说,他总能用大白话把知识讲透彻,还会用自制教具当场验证,「我们其他科学老师,每次去听他的课都有收获。」

用乒乓球粘上纸讲解月相,用粗管子套细管子演示植物管胞,用牙膏盒制作潜望镜,用废弃水瓶制作小风车……易老师的课每节必做实验,他制作的这些教具便宜又实用,学生还容易复制。

学校搬迁新校区后,易忠的大部分教具都没有保留,「教具也要与时俱进,新学期再设计更好的。」尽管如此,易忠留下的小玩意还是很多,校领导专门给他的办公室添置了一个大柜子。

更复杂和专业的实验,则针对3-6年级每年级一个的科学探索实验班开展。作为总负责人,易忠说:「这些班每周一节探索课,最终是要出成果的。」

今年刚毕业的葛芷晗同学,曾是科学探索实验班的一员。她说:「探索课很有意思,我学会了电池正负极的应用、砝码的使用、开关和电路,还有液体缓冲等科学知识。」

正是受液体缓冲原理的启发,葛芷晗在一次坐在妈妈的电动车被减速带颠得不轻后,想到了利用非牛顿液体制造新型减速带,「车子快速通过时,管子就是硬邦邦的,缓慢通过就不会颠,也不会伤车。」

易老师对葛芷晗的想法提出肯定,还带着她到户外进行验证,并提出了改进的思路——在软管两端加装气球,缓冲车辆碾压时的压力。她把这些设想写成了小论文,获得市级比赛一等奖、省级铜奖,并被【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发表。

近些年,易老师的学生在青少年科学杂志上已发表科学小论文52篇。同学们说,每篇作品背后都是少则两个月,多则一年以上的实验和改进过程。

「科学精神会让人终身受益」

易忠这样的「老科技」,不只让少数学生受益。

近年来,该校师生在各类科创大赛中获得国家奖项13项、省级奖项99项、市级奖项137项。其中,魏伊念同学制作的「防爆内胎」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意大赛一等奖,周黎锦同学发明的「一种吸发器」成功申请到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易忠牵头编写了学校【科技创新教育】校本教材、【知识产权教育】校本教材,学生人手一册。他还带着学校科学老师一起,每年操办几项全校大型活动:每年4月的「科技读书月」连办了24届;每年10月的「科技提案月」连办了23届;每两年一届的「科技节」,已举办了8届。

「参加的学生越来越多,作品水平也越来越高。」易忠欣慰地说。

「易老师从副校长任上退休后,又返聘回校继续带科学课,带学生户外做研究,更重要的是带领年轻老师成长。」通城一小党总支书记杜开南介绍,易老师不仅是学校科学教育的领军人物,还引领了全县科学教育发展。

如今,通城一小已搬迁新校区,计划投入200万元打造科创教室、操作室、实验室等,还计划在新学期前再引进两名专任科学教师。今年5月23日,教育部工作组在通城一小调研指导时,表扬学校科学教育「方向正、工作实、效果好」,具有接地气、好操作、低难度、多参与、低投入等特点。鼓励学校继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积极探索学科教学和科学教育融合。

每年暑假,总有一些学生返乡后看望易老师,其中不乏从清华、武大等名校毕业的学生。但易忠并没有详细统计过学生的发展情况,他说:「科学精神会让人终身受益,不用去考虑那些功利的问题。」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