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清末民初大桥镇私塾概况一瞥(扬州江都大桥镇)

2024-01-22教育

私塾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的民间少儿教育机构。正如【学记】所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私塾按教学形式来说,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由富裕人家聘请教师设立家馆,专教自已子弟与亲友子弟;一是由一村一族集资延请教师教其子弟;一是塾师在自己家中或借祠堂、庙宇,或租借他人房屋设馆,就近招收学童就读。

私塾按教学内容来说,又分为蒙馆与经馆。蒙馆,为启蒙性质的教学,大都招收儿童,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启蒙教材,进行识字教育;经馆,大多招收青少年,以读讲儒家经典,写作诗文为主,主要以四书五经为教材,兼以唐诗,千家诗,古文观止,尺牍等,教学生联句,做诗,对对,填词等。自然,在农村,由于学生数量少,年龄参差不齐,也有进行一揽子教育的,既点读,也开讲作文。

而塾师自已设馆教学称为「坐馆」,受聘于人教学称为「处馆」,托人找教书的地方称「寻馆」,举荐他人教书称「荐馆」,如果不愿意教则称「辞馆」。

大桥镇作为江都四大镇之一,历来重文崇教,因此,私塾教育遍布集镇与乡村。据不完全统计,约有40多家。

其中,在大桥镇区的塾师有:袁保禄,孙香谷,马爱如,陈乐天,周锦堂,王次周,李未庭,徐守,寂光,周季豪,何亮成,谢小庵,张荫南,袁伯生,朱子雅,袁锡仙,箫桂,陈康甫,高彤书,顾瑞源,袁俪农,袁锦波,熙年,贾鲁,魏楚桥,顾聘三,袁叔章,周子同等。

在大桥周边乡村的塾师有:顾塘的孙光照,新塘的孙光羊,徐守监,蔡国仁,杨墅的孙光华,孙于堂,孙剑红,蔡兴的孙树木,张绍芝,孙仲和,三义的戴更生,卞凤池,卞周文,常子江,孙耀庭,孙以瑞,马场的窦有州,朱德义,卞周金,王家祠堂的王栋,孙家祠堂的孙志南等。

家塾塾师的任教期大抵为一年。春季开馆,岁末收书,期满续聘,解聘或辞职,各听其便。塾师的报酬在农村大多以粮食计算,如黄豆几斗乃至一石有余。如系外地聘来的塾师,则由学生家长轮流供膳,校舍一般是利用学生家庭多余的房屋或借用庙宇祠堂。课桌凳由学生自带。也有塾师自设私塾的,则向学生收交一定学费(束修)。

私塾塾师大抵是秀才出身,都有相当的古文功底,其中也不乏有名望者。如袁保禄,朱子雅,袁锡山,孙香谷等人。袁保禄曾教过胡笔江先生,胡笔江获益匪浅。胡发迹后,为了敬谢师恩,专门在大桥镇南购买地基,为其建三进房屋相赠。孙香谷知识渊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因人,因时,因需而异,其开设的家塾遐迩闻名,慕名而来求学者甚多。四乡学子,日行十数里走读者有之,要求住宿者有之,投亲靠友或租房求读者有之,一时济济一堂,多达百人。他培养的学生中,纪子仙,李静,孙寿芝后来都当上了省立扬州中学,扬州市平民中学,扬州市新华中学的校长,而周绍成,袁佩青等人,则成了国民党的高官。

到了抗战时期,新四军从江南挺进大桥以后,对私塾釆取了「积极改良,逐渐转化」的方针,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课程设置都提出了具体要求,教育引导塾师们逐步停授旧教材,启用新教材,以适应时代的进步。尤其是党的邗东师训班及江都简师,通过考试更吸收了不少塾师为教师。直至新中国成立以后,乡村民办小学的兴起,大多塾师也就逐渐转为民办小学的民办教师了。(朱毓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