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师的角色至关重要。导师不仅是知识和方法的传授者,更是精神和文化的传承者。
因此,导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还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本文将探讨作为导师不应做或不能做的十件事,即「十戒」,作为导师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1. 不当老板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称导师为老师,充满亲切感。八十年代在美国留学时,同学们有时会称导师为「boss」。如今,研究生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常称导师为「老板」。
这个称呼有多重含义:可以是爱称,因为导师提供科研资助和指导;也可能是憎称,学生觉得导师让他们做各种事情;还可以是戏称,是同学间的调侃。
但导师不应自居为「老板」。导师的权威建立在学术、道德和经济资助的基础上。导师应在学术上引领学生,争取各种资助,成为学生的榜样,从而树立权威。
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互相探讨、互相促进的,而非单纯的「我教你学」。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日为师、终生为友」,而非「门徒遍天下」。
2. 不做监工
导师应帮助学生在学术上迅速成长,而不是整天监督学生每天做了什么。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无法促进高水平的创新成果。
导师应将学生视为学生,而不是劳动力或下属。在学术上,导师应与学生平等交流,尊重学生的人格。指导学生时应以激励为主,督促为辅。
团队中应有和谐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自主表达和创新,避免过分循规蹈矩,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师生关系紧张。
3. 不漠不关心
导师对学生漠不关心是一种极端情况,但这种情况有增多的趋势。目前,中国高校每位导师平均指导在读研究生约8人,远高于美国的2-3人和欧洲的更少人数。
虽然有「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的说法,但在指导大量学生的情况下,导师很难兼顾每一个学生。忽视学生的需求会影响学生的成长,甚至影响导师、学科乃至学校的声誉。
导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因为导师在学生的人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导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性进行分类型关注和全过程关注。
4. 不呵护过紧
导师对学生关心的频率也需要适度。频繁的关心可能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培养的目的是培养研究能力,而非完成某篇论文或某个项目。
因此,导师应在「呵护过紧」和「漠不关心」之间找到平衡。观察学生在组会上的表现、讨论能力以及导师在场与否的影响,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呵护过紧。
5. 不批评不停
导师不应总是批评学生。自信是学生的重要品质,频繁的批评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偶尔严厉的批评是必要的,但频繁的批评会产生负面效应,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师生关系。
导师和学生在学识上的差异不应演变为滥用话语权,这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研究生、导师和培养环境的利益是一致的,相互促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6. 不处事不公
导师在处理学生事务时应公正无私。导师的不当决策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导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资助,但不应过度细化和量化,以免造成学生之间的不平衡。
导师也不应将学生分为亲疏远近,这会导致学生不信任导师或形成奉承之风,不利于学术氛围的健康发展。
7. 不用心不专
导师在学术生涯初期往往较为专注,但随着学术地位的提升,容易受到各种事务的干扰。年轻导师应保持「学术前行」的精神,不要盲目跟风。
导师应充分了解自己的研究领域,才能给予学生中肯的指导。研究中应注意主次关系,把握研究方向。年轻导师应打好学术基础,待经验丰富后再考虑成为战略科学家。
8. 不治学不实
申请科研项目时,有些人为了吸引眼球,会夸大其词,提出一些「好故事」和新概念,但对实现的可能性缺乏重视。虽然大多数科学家在申请书中会使用夸张的语言,但在实际治学中应保持严谨。
科学分为「硬」科学和「软」科学,「硬」科学是可以完全验证的,「软」科学则难以完全验证。治学应尽可能实事求是,但又不可能完全如此。学者应做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保持理性和创新的平衡。
9. 不逐末忘本
学生在研究中容易陷入细节,忘记主要目标。导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什么是重要的研究内容。避免过度追求细节,导致失去研究方向。导师需要有良好的判断力,帮助学生识别重要问题,做到「顶天立地」,实现原始创新。
10. 不快速扩张
年轻导师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喜欢与其他研究组攀比学生数量,盲目多招学生。这种快速扩张可能导致导师无法有效指导学生,也难以获得足够的科研项目支持。
年轻导师在学术道路上还在攻坚阶段,过早分散精力会影响成就。因此,建议年轻导师在起步阶段指导3-4名学生,待视野开阔、科研经费充足后再指导更多学生。
总之,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应遵循这些原则,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高尚品德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