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学打败捉弄你的人。
今天原叔要跟各位家长分享一个妙招,专门应对那些在学校里给你们家孩子找麻烦的学生。相信我,用了这个方法,那些嘲笑欺负你的孩子的同学自然就会退避三舍了。这个方法适合于大多数孩子,建议家长收藏起来反复学习,然后实践。
首先原叔帮咱们先分析一下那些欺负人的学生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态,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是为了抢人家铅笔橡皮,还是为了找人帮自己做作业?其实这都不是最主要的,他们真正的目的就是想让你们家孩子不舒服,让你们家孩子生气,甚至看你们家孩子的笑话。
所以别像网上那些所谓专家说的,面对欺负就要正面硬刚,直接怼回去,这样岂不是正中了对方的下怀。而且每个孩子性格和处事方式都不一样,有的孩子就算能怼回去,事后也会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对方报复。
针对这种情况,原叔给大家支一招叫做心理反差。什么意思?我举个例子来说,比如有一天孩子在学校里有个同学嘲笑他:你真是个书呆子,你什么都不会。这个时候如果你的孩子直接生气或者是反驳,那么就会让自己陷入一种尴尬,甚至会引发更大的冲突。
但是如果你的孩子能够保持冷静,甚至微笑着说:你说的对,我确实是个书呆子,不过游戏也挺好玩,你要不要过来试试?然后不管那个同学在说什么,孩子都用这个类似的方式去回应。这样一来对方其实会觉得不舒服,因为什么?他的目的没有达到。
他本来是想让你们家孩子难受生气,结果你们家孩子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还笑呵呵的跟他开玩笑。这就是心理反差的效果,孩子的状态和他的预期产生了矛盾,这就会导致对方认知失调。
心理反差的理论其实在很多心理学研究中都有涉及,就像有些聪明的孩子,在面对同学嘲笑的时候会选择用幽默的方式去化解,其实这也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再举个例子,有个聪明的孩子在班上总是被一群同学捉弄,为了让他们停止这种行为,这个孩子就想出了一招。当那些同学再来捉弄他的时候,他就告诉他们只要谁能逗笑他就能够得到一个小奖励。一开始那些同学还挺高兴,挺兴奋的,就尝试怎么去逗笑他。
但是随着时间变长,这个孩子给的奖励就越来越少,最后甚至只是一个小贴纸。然后那些同学就不满意了,他们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为了这么一个小贴纸一点都不值当的,于是他们就停止了捉弄这个孩子的行为。
为什么这些同学愿意免费去捉弄孩子,却不愿意为了一个小奖励这么做?这就是因为心理反差的作用。当把他们的动机从捉弄别人巧妙的转化成了获取奖励的时候,就成功的唤起了他们认知失调。他们开始觉得自己好像是在为了一点小奖励去讨好别人一样。
所以以后再遇到那些欺负、嘲笑、捉弄他的同学的时候,如果直接怼回去不适合孩子,那么心理反差就是孩子应对的最好武器。
今儿就聊到这,感谢您的喜欢,咱们明天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