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录取通知书收到了吗?一起来听「学霸」爷爷讲述向鸡借灯考大学的故事

2024-07-12教育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赵培希 俞琪 通讯员 林雨尘 冯爱萍 叶蔓裔 张娅玲

当前,一封封高校录取通知书正送达万千考生。「光荣与梦想」的高光时刻,让人回想起1952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国高等学校1952年暑假招收新生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了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从那时起,72年来,高考记录了一代又一代人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痕迹。

近日,潮新闻记者采访数位经历过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高考的老前辈,一起来看看他们成长成才的动人故事吧。

姚益民和妻子合影。 受访者供图

姚益民:

学霸经历两次高考 梦想从未熄灭

泛黄的纸张,清秀的字迹,上面记着满满当当的数学公式与高考试题……84岁的姚益民翻箱倒柜,从抽屉最深处翻出一本笔记本。

「当年为了考大学挑灯夜战,本子积累了厚厚一沓,搬了几次家也舍不得丢。」这些笔记本是姚益民的「追梦记忆」,如今也有65岁「高龄」了。

1959年,19岁的姚益民是杭州第四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那年,他第一次参加高考。当时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制定统一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科目有语文、数学、化学、中外历史地理、物理、政治、生物、外语(俄语、英语),每名考生必须参加全部8科考试,每科考试时间为1小时40分。

「每次写完卷子,离考试结束还剩很多时间,我就想着:再来一次,用不同的解法重新算一遍。」姚益民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受家庭影响,是名妥妥的「学霸」。

而当他自信走出考场,本以为胜券在握,命运却在这时拐了一个弯。因为一些原因,姚益民没能如愿上大学,被分配到农场种田。

春夏秋冬,四季轮转,姚益民在田地里劳作,干着割稻子、扛玉米的农活,心中的「大学梦」却从未熄灭。他暗暗告诉自己,来年还要参加高考,去看看更广阔的天地。

姚益民珍藏的高考笔记本。 受访者供图

自此,挑灯夜战成了姚益民的每日功课。那时,农场里的50多个小伙子挤在一间宿舍,房间里没有桌子。晚饭后,姚益民点起一盏菜油灯,借着微弱的光,趴在上铺的床上奋笔疾书,将高考的知识点和试题反复练习。

「高中三年的课本我都带在身边,堆在枕头旁,得空了就翻出来巩固。」知识是姚益民的精神食粮。

1961年,姚益民再次踏上高考征途,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被原北京地质大学录取。姚益民说,那个年代,学校、专业由国家调配,自己虽与心仪的计算机专业失之交臂,却意外邂逅了地质学,毕业后他进入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工作,后调往山东,成为胜利油田的特聘教授。

往后的日子里,每每回忆起高考岁月,姚益民总调侃自己是「农场里跑出来的高考生」。他始终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人生的路总有风雨,因此更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与恒心。

童海根(左一)大学时代照片。 受访者供图

童海根:

借灯照亮备考夜 走十几里路报喜讯

1961年夏天,20周岁的童海根也即将迎来人生的重大时刻。

童海根高中就读于衢州市龙游中学,在他的印象中,班里的学习氛围很浓厚,学校和老师也非常重视教学,因此绝大部分同学都参加了当年高考。大家努力读书的目标很简单也很一致,就是要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回报辛劳的父母。

「有书读是非常自豪的一件事情。」童海根回忆,高考的那个夏天,正处于困难时期。当时学校给同学们发粮票,男同学每月15公斤、女同学每月12公斤,但是吃不饱,大家都是饿着肚子学习。但每个人都不觉得苦,背着书包,身板挺得笔直,一腔热血投入到学习中。

晚上为了复习功课,家里会点一盏清油灯。灯盏倒上棉籽油,一个搓成细条的棉绳做灯芯,简易的清油灯就做成了。黄豆粒大小的昏黄灯光,扑闪扑闪,童海根在灯下如饥似渴地学习。

高考前夕,母亲从姑母家里借来夜里给鸡圈照明的汽灯。

「我至今对那晚前所未有的明亮印象深刻。我就想,只要自己考上大学,找到好工作,就能拥有自己的汽灯,而不用去跟鸡圈里的鸡借灯用。」单纯的念想,成为支撑童海根在那段难熬的日子里发奋学习的动力——对这个山里娃来说,高考就是人生的一束光。

高考结束的半个月后,童海根收到了浙江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如愿进入了电机系发电专业。

「当堂哥把寄到村里的录取通知书递到手上时,刚从田里干活回来的我,眼泪哗哗流了下来。」童海根回忆,顶着7月末的烈日,他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走了十几里路,跑到学校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老师。

毕业后,童海根被分配到台州黄岩电力公司,成为一名电力人。几十年的辛勤工作,他和同事们一起,让千户万灯的光明照进偏远山区。

陈楚(前排右一)参加全校大学生书画比赛获奖后合影。受访者供图

陈楚:

备考时间只剩7天 急得快哭出来

「这是我们参加全校大学生书画比赛获奖同学的合影,前排右边的是我,那时正年轻啊。」回望自己的大学生涯,陈楚很是感慨。他说,那时高考录取率很低,幸好考上了,真是不容易。

1954年,陈楚出生在台州温岭城北农村,他自小便对诗文、书法、绘画都有着浓厚兴趣。在他青少年时的人生梦想中,希望自己能走上文学艺术之路,成为一名专业的文艺工作者。高考的暂停让他的梦想一度没有了方向,他在文学上有所特长,其文章常在县区广播站播出。

1977年,公社书记吴美初推荐他担任公社工程队会计,下半年工程队承揽了杭昱线公路建设,由于脑子聪明、办事效率高,他的工资挺高。

「一天,工程队队长突然接到吴书记打来的电话,说是马上恢复高考了,问问陈楚要不要回家复习参加高考。于是我便立马赶紧收拾行李回乡。」陈楚回忆。

「途经杭州时,我看到西湖边的路灯下有复习备考的青年人,想到自己备考时间仓促,我急得几乎要哭出来了。」为着艺术梦想,陈楚连夜到浙江美院请教拜访老师,老师鼓励他来考美院。在得知美院首次复招只在华东地区招7名学生后,他选择了放弃。「我更希望能上大学。」陈楚这样说。

回家后,距离考试已经只剩7天,他却犯了难:该从哪里开始复习呢?正在一筹莫展之际,高中校友孙运兴向他伸出援手:「你来我这里住吧,我们一起复习。」于是他便住进了这位正在当民办教师的同学所在的肖村中学。

当年不少待考青年都纠结于是报考大学还是只考中专。「我赶紧去请教我原本的老师,他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不少人都不敢考大学,你干脆就考大学吧。」自那时起,他和孙运兴更起劲了。一盏灯,一叠旧课本,两个少年人埋头钻进了书海。

「我们两人废寝忘食,心里只有一个目标:考上大学。」陈楚说,当时他在心里将文理科做了一番权衡,最终选择了理科,认为有较大概率能考上。

坐进考场时,他反而放松了下来,他对自己说:「尽力就好。」凭借着在作文上的天赋,他成功考入原浙江农业大学,走进了梦想的大学校园,孙运兴也考入了理想学府。

张德强珍藏至今的准考证。受访者供图

张德强:

告别妻儿上大学 准考证是人生的珍藏

「前段时间收拾屋子的时候发现了这张准考证,没想到它还在,40多年前的记忆依旧这么清晰。」同为「老三届」的张德强感慨万分。

1966年,高考暂停的消息让彼时正全力备考的张德强措手不及。作为绍兴市第二中学(今稽山中学)的尖子生,张德强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冲刺清华大学理工科系,投身国家建设。

此后,他响应号召来到绍兴郊区农村,一待就是8年。掘田插秧、盛夏抢收抢种、冬天围垦海涂,因着自己的文学才能,他当过代课教师,还去县文化馆工作过。寒来暑往,时间来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身边有朋友离开农村奔赴大学校园,张德强心里也燃起了希望。

终于,1977年10月【人民日报】刊发了恢复高考制度的消息。

「我兴奋得一晚上都没睡着觉。天不亮我就起床,赶紧找出之前的课本看看书,心里想着机会终于来了。」张德强说,不过,没有复习资料、没有考试大纲再加上还要工作,求学之路显得格外漫长。

「我请了几天假,其他时候都是半工半读,下工之后在家读,只能看看以前的课本,巩固一下知识。」熬夜苦读了1个多月,张德强参加了公社举办的初试选拔,得到了这份正式准考证,意味着他可以参加高考了。

谈及为何选考了文科,张德强笑言:「毕竟有8年没好好上学了,有些知识早已忘记。只是这些年笔耕不辍,又实在喜爱文学,那便是注定有另一条路属于我。」张德强告诉记者,那年他已年届三十,按有关规定年龄偏大者报考须证明有所特长,于是他致信浙江省作家协会,出具了一份证明其创作成就的公函,附于报名表中。

1977年12月15日,张德强走入了位于绍兴市第一中学的高考考场。「那年的语文作文题目是【路】,我这小半生走的‘路’可着实不少,我就引用了鲁迅、马克思等名人名言,结合自己求学、下乡的经历,写了一篇抒情散文,最终获得高分。」

不久后,张德强收到了原杭州大学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他背上行囊,告别妻儿,奔赴杭州。

「我的大学生活就这样开始了。根本没想到,时隔12年,居然又回到学生时代。12年前,我曾憧憬过大学生活,想象过大学校园,今天终于跨进了高等学府的大门……」1978年已然泛黄的日记,留下了少年落笔时的意气昂扬。

张德强摩挲着这张粉色的准考证,眼里满是怀念:「一张小小的准考证见证了时代的巨大变迁,成了我人生的珍藏。」

在黑龙江担任中学校长时的俞富孙(左)。受访者供图

俞富孙:

曾无奈放弃「象牙塔」 75岁冲击自学考试

上周末,宁波市老年大学文学写作班组织写生,俞富孙积极参与。他说,要抓住一切机会学习。

俞富孙在老年大学里颇有声望,他是声乐、器乐、绘画专业的学生,同时又是书法老师,还担任宁波市老年大学书画艺术系花鸟研究会会长。

去年,75岁的俞富孙因为报考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学考试,在老年大学里更「红」了。

对知识的渴求,与俞富孙年少时的经历不无关系。

1949年3月,俞富孙出生在上海,彼时上海还未解放。曾经历社会巨变,让俞富孙有一种天然的使命感——人活着要有意义,要有所追求。

读小学时,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的语文老师点燃了他对文学的热爱。俞富孙至今记得参加初中升学考试时的作文题目——【记夏天的一个晚上】,3500字一气呵成。因为考试取得高分,他顺利入读上海市市东中学。

俞富孙成绩优异,他曾想,如果顺利的话,初中毕业后,升入市东中学高中部,有很大机会能保送复旦大学。

可现实未能按照这一轨迹行进。

1968年8月,19岁的俞富孙抱着建设和保卫边疆的壮志,来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自幼喜爱绘画、颇有天赋的俞富孙,报考了原哈尔滨师范学院美术系,但因当时只招收一个班级、20余名学生,俞富孙遗憾落榜。

第二年,俞富孙再接再厉,报考擅长的文科类,顺利被牡丹江师范学院录取。然而读书期间不能工作,又要支付学费,考虑到家庭负担,最终,他没有去「象牙塔」报到。

遗憾肯定是有,但另一扇窗也为他打开。他所在农场的领导,得知情况后派他到当地学校任教。任教期间,俞富孙获得深造机会,在原齐齐哈尔师范学院接受两年英语专业高等教育。

1992年,俞富孙调往浙江宁波工作,先后在茅山中学、姜山镇实验中学任教。

2009年,退休后的他在老年大学开启新一轮求学之路。但随着学习推进,俞富孙觉得老年大学的学习难以满足他强烈的求知欲。于是,将目标瞄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学考试。

去年5月报名,10月就考出三门课程,俞富孙总结,除了像年轻人一样「刷题」,主要还是年轻时打下的基础和平时积累。

对于接下来的设想,俞富孙也很明晰,参加考试的同时,继续活跃于各类学习团体,书法教学也不能丢,有人愿意学他就免费教。

最重要的是,争取完成一本20万字的自传体非虚构小说。70岁前,俞富孙曾写过一本两万字回忆录,但随着对往事的梳理总结,以及对当下的感悟,他认为个体身处时代的洪流中,记录下自身经历固然重要,但更应体现时代的变迁。目前,初稿已完成多数章节,正在不断修改、润色,他希望将此作品作为送给自己的80岁生日礼物。

无论高考录取与否,前辈们的经历都佐证了一句话:高考从来不是人生奋进的句号,因为学习是一项终生事业。

正如全国劳动模范许振超所说:「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是不可以没有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

无论是否被心仪的院校和专业录取,今天的年轻人都要认识到,金榜题名并非个人成长的唯一途径,风物长宜放眼量,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拼的是耐力和坚持。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