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红动黄河口28|渤海实验小学生活片段

2024-09-25教育

1942—1943年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为了渡过难关,按照中共中央实行「精兵简政」的政策,清河行署决定创办一所学校,安置从清河行署机关及部队精简的通讯员、耀南剧团的小演员,以及从根据地来的烈军属和父母惨遭敌伪杀害而无家可归的孩子。这样,就有了1943年3月渤海实验小学的创办。校址设在垦区抗日根据地中心——八大组的东北角五村。校舍是当年鲁西黄河决口时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安置移民的办公处,大小房子20多间,大部分破烂不堪。特聘清河区参议员李植庭为名誉校长,清河行署任命林青为校长。渤海实验小学的首批学生有200余人,年龄差别很大,文化程度也参差不齐。当时的教学环境异常简陋。渤海实验小学的师生一边学习,一边生产,自力更生建学校,靠双手养活自己。渤海实验小学从1943年3月创办至1947年3月转为民办,先后整整经过了四年的时间,培养了近千名人才,学生们走出校园以后很快成为革命战争的主力军。

渤海实验小学一年只发两套衣服,即夏装和棉衣。被服厂忙不过来时,把布匹和棉花发给师生们自己裁制,大一点的女同学不但指导做衣服,还把有残疾和年龄小的同学的衣服包下来做。衣服不够穿,破了就打补丁,穿带补丁的衣服很普遍。那时个人没什么行李,就一个比枕头还小的包袱,日军一来,小包袱往腰里一扎,就人走家搬。

吃的是政府供应和师生们自己种植的粮食,主要是玉米、高粱。遇到节假日也改善生活包饺子,以小队为单位,到伙房领面、菜、肉,到老乡家借板子、菜刀,包好了就借老乡家的锅煮。平时为节约一粒米,师生们喝完稀饭后把饭碗舔得干干净净。菜是自己种的,除学校集体菜地外,多数同学都自己开荒种一小块菜地,吃饭打的菜不够吃时,就到自己的小菜地里拔点葱,摘点辣椒吃。师生们参加地方捕灭蝗虫运动时,将捕捉的蝗虫用麻袋装回来,用开水一烫装在大缸里腌成蚂蚱酱当菜吃,冬天没菜时,就用碗化点盐水蘸窝窝头吃。

八大组一带是退海之地,地下水全部是不能饮用的咸水。师生们等坑塘积蓄的雨水、雪水吃完后,便在已经干涸的坑塘内再挖小坑池淋水。水坑池淋水很慢,水量很小,常常是一点一点地掏,有时水浑得没法吃,只好等沉淀后再吃。吃水都困难,用水更没办法,衣服不能常洗,长年不洗澡,人人身上都生虱子,大家叫它「革命虫」。

学校原来只有二十几间房,不但破旧,还不够住,有些同学就住「地屋子」。地屋子是半地上半地下的简易房屋,就是在地上挖一个长方形的坑,挖出来的泥土在坑的四周夯实作为地上墙,上面搁上木梁,铺上荆条和秫秸,再用泥土抹上。没有窗子,留下一个口挖上斜坡路就是门,屋内没有亮光,有时下雨还往屋里灌水,所以屋内潮湿得厉害。为改善居住条件,同学们自己动手修旧房、盖新房。没有砖石和瓦,也不打土坯,只划好一个长方形,沿长方形扎上厚厚的秫秸篱笆墙,然后用泥巴泥好,在架梁的地方埋上顶梁柱,顶梁柱托住房梁,房梁支撑着叉手,叉手上排上檩条,檩条上再铺秫秸,最后用泥抹上。埋秫秸时中间留几个口子当窗户,留个大缺口当门,下大雨时常常是外边大下、屋里小下,外边不下了屋里还下。有一次刮大风把女生宿舍的一间房子刮倒,一个叫谢宝珍的同学被压在了里边,幸好是秫秸和泥土,没伤着人。尽管房子非常简陋,但是师生们自己动手盖的,比地屋子宽敞、明亮,大家住着都觉得很舒适。

睡觉没有床和炕,是在房子的一头埋几根竖棍子挡着,把荆条、秫秸放在里边,就成了铺。没有炕席,大家就直接睡在铺着的茅草的秫秸上。

学校是在清河区根据地的大后方,但实际上距离日伪盘踞的地方并不太远,只 100多里路,一夜就能赶到,所以师生们经常处于战备状态,日常生活也完全战斗化,和部队一样,有早操、晚点名制度,每晚还有生活检讨会。师生们长年都是穿着衣服睡觉,形势紧张时,夜间轮流站岗放哨,把小挎包背在身上,连鞋子也不脱。一有情况,不到一分钟就可以起身拉出来、走出去。形势紧张时,也分散行动,过游击生活。

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师生们都有着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师生间如同父母兄弟,互尊互爱,亲密无间。上课、集会和晚点名时,歌声嘹亮,此起彼伏,各分队相互拉歌。附近村子的老乡都说:「晚上要是听不到实小的歌声,就可能有敌情,要做好转移的准备。」艰苦的环境,非但没有吓倒渤海实验小学的师生们,反而磨炼了他们的斗争意志。

「红动黄河口」东营红色故事网络巡展活动

指导单位:东营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东营市委党校、东营市委党史研究院、东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黄三角早报

联合录制:黄三角早报

本期播音:杜美萱

文稿整理:杜美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