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形玉杯上,有个龙头,看见了吗?
■八节铁芯龙虎玉带钩,整件是由一根铁芯连通8节造型不一的玉饰件组成。
圆弧形龙形玉觽
半圆形龙形玉觽
■丝缕玉衣,两手的位置各放有一件龙形玉觽。
角形玉杯线图,龙头清晰可见。
■蟠龙鎏金铜托座
众所周知,南越王博物院,有南越文王赵眜的大量「私人珍藏」。作为王的用品,「龙」的形象自然是常见的。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也是该院院徽原型),就曾在去年上过央视的春节舞台。今年,我们要带大家看的,是那些很少被察觉到的龙,「藏龙」——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文 毕志毅/摄
1
角形玉杯上,有个龙头!
角形玉杯,展厅最瞩目的宝贝之一。汉代认为,用犀牛角做杯子可以溶解毒物。也许你已经见过它好几次了,但你可能从未发现,它身上有条龙,对吗?
现在,让我们走到角形玉杯的后面,蹲下身子,往右上方看——
一条尖嘴夔龙,其实是盘旋着整个杯子的,它的龙头,只有拇指甲大小,位置就在杯子的口沿位置。我们还配了一张线图,留心看手指的方向,看到它的尖嘴和两个眼睛没有?
「很多人都没有留意到这个细节,而其实,这条龙,带出了整个杯子的卓绝工艺。龙头使用线雕手法,龙身逐渐突起,由浅浮雕过渡到高浮雕,杯底、也就是龙尾的部分是圆雕——多种雕刻技法集于一身,堪称汉玉之绝品。」南越王博物院宣教文创部杨天丽,在现场向记者介绍。
2
这条很像「皮皮虾」的龙
中间藏着一根铁芯
八节铁芯龙虎玉带钩,名字一看就很威武霸气。带钩,古代贵族系腰带的挂钩,在当时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就像我们今天的「腰带扣」。
这件带钩,整件是由一根铁芯连通8节造型不一的玉饰件组成,两端分别为虎头和龙头。因为节节分别,在某些吃货眼中,简直很像广东人喜欢的「濑尿虾」,又叫皮皮虾。
当然了,人家是很高端的,现在重点要说的是它的沁色。杨天丽介绍,带钩在当年,色泽应该更加均匀,而不是现在见到的部分已呈现深褐色。沁色,正因为它里面那条看不见的铁芯,一直在进行化学作用。
两千年时间的流逝,今人无法想象;而这根铁芯,却用它独特的方式,表达出了这样的进程。
3
南越王手里
为什么握着两条龙?
「他」,穿着丝缕玉衣,静静躺在展柜之中。游客常为玉衣那恢弘而细致的工艺所赞叹,然后,您看见「他」手边上放着的两个C形小物了吗?
两件龙形玉觽(xī),与C同音,出土于南越文王墓墓主赵眜的右手位置,一件作圆弧形,长9.5厘米;一件呈半圆形,直径7.2厘米,造型优美,雕琢精细。它们原为佩饰,后来作为随葬品,握在墓主手中,以充当「玉握」,杨天丽介绍。
南越王当时为什么要在手里握着这觽(xī)?
杨天丽说,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是一头尖细的椎状物,有个成语叫「结绳记事」,觽就是用来解开这个结的。
「觹是用来解绳结的器具。随着时代的发展,结绳记事逐渐消失,觹也从解绳结的实用物,演变成佩饰,多挂于身侧。又因为觹有‘解’之意,寓意疑难困结迎刃而解,又引申为智慧的象征。所以古时有童子成年后佩觹的习俗,寓意获得智慧。」
王的手里,紧握龙形玉觽,是否表明,过去未来一切问题他都能解决?
4
这青蛙
坐在龙的嘴巴里
看起来还挺淡定的
南越王墓随葬有大量漆木器,漆木屏风是其中规模最大,结构十分奇巧的一件,是汉代考古中首次发现的大型实用双面屏风。
屏风有三种托座,一个是经常被用作封面主图的「人操蛇托座」,一男子跪坐,短衣打扮,口衔一条双头蛇,双手双脚又各夹一蛇;一个是蛇纹托座,呈三蛇互相缠绕之态;第三种就是今天要重点说的「蟠龙托座」。
您在展厅看到了体量不小的它,可别匆匆拍照就走过了,定睛看,这里有三种动物:
一龙昂首摆尾,头顶有管,足踩双蛇,双蛇身体各卷缠一青蛙,还有一只青蛙,是在龙的嘴巴里,在龙的嘴巴里!
人家可淡定了——「龙口有一青蛙蹲伏,神态安稳」。
「一龙二蛇三青蛙」是什么寓意?杨天丽介绍,托座中这三种动物均为图腾象征。龙是华夏族所崇拜的图腾,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威力,不容置疑的统治力。
青蛙和蛇均为神化自然物,同时也是越人的图腾。青蛙被认为是一种能呼风唤雨的神灵物,今天的广西等地仍存在青蛙崇拜。蛇作为龙的原生形象,也是古代先民崇拜的对象,蛇图腾信仰应早于龙图腾。而越人对蛇图腾的崇拜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十分清晰明确。
「各地的图腾融于一体,展现了当时的文化融合,也是岭南地区手工制造业发展水平的见证」,杨天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