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精品文物线上赏析:篮纹双耳红陶鬲

2024-05-16收藏

篮纹双耳红陶鬲

齐家文化

靖远县兴隆乡小川村十队社出土

高 15 厘米,口径 9.3 厘米

夹砂红陶。敞口,单耳,三袋状尖足。腹部、袋状足部饰篮纹。器型稳重,胎质粗厚。

篮纹:新石器时代陶器装饰的原始纹样之一,状如篮筐编制的条痕,印于器物表面。故名「篮纹」。篮纹系用刻有篮纹的陶拍在半干陶胚上拍印而成,由于拍打时较为随意,因而常常呈现重叠交错的形态。篮纹分布广泛,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出土的尖底陶器、带流陶罐上已见这种纹饰,秦王寨、西王村、大司空村、庙底沟、王湾、后岗、下王岗、造律台、客省庄、陶寺、大汶口、城子崖、齐家坪、薛家岗、马家浜、马桥、阿善、大口、昙石山、西樵山、甑皮岩等遗址,都有篮纹陶器出现。在陕西龙山文化陶器中,有些陶鬲袋足的内壁上还发现有内模遗留下的「反篮纹」印痕,较为奇特。以篮纹为饰的原始陶器,胎质一般比较粗糙。篮纹在新石器时代以后,依然延续了较长时间。在北方青铜文化早期,例如二里头文化早期,大部分陶器仍饰印篮纹。入商以后直至汉代,陶器上少见篮纹。但在商代和西周原始青瓷上,也装饰有篮纹。

陶鬲(táo lì),是中国古代的陶制炊器。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商周时期继续流行,至春秋战国时期消失。其形状多为侈口、圆腹、三个袋状足,有的颈部有双耳。使用时,在三个袋状足下直接燃火煮食,用三个袋状足来增加受热面积,更能有效使用火力,节省时间和燃料。鬲有实用器与明器之分。实用多为夹砂陶,胎质坚硬器壁较厚;明器则多为泥质陶,火候较低,胎质疏松,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有的还用红、白二种颜色绘出各种纹饰。器形与鼎相近,区别在鼎有实足,鬲是袋形足。从其相似的功能与形状来看,鼎应该是由鬲发展而来。一般来说,腿长裆深的陶鬲年代都早,可以直接支在地上,便于填柴引火。后来,随着灶台的广泛使用,陶鬲的腿的功能逐渐淡化,遂成为锅釜。

来源:靖远县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