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當十铜元挑版捡漏手册(广西篇上)

2023-12-11收藏

风竹婆娑银凤舞,云松偃蹇玉龙寒;

不知天上谁横笛,吹落琼花满世间。

癸卯年,十月廿八。大雪季,冰封寒夜。

围炉煮酒、品茗赏泉, 人间好时节。

吾生宇宙生,吾灭万物灭。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

不同阶段,不同画面,不同风景。

看似纷繁复杂,本质却是, 你一个人的世界。

最早了解广西铜元是在1988年, 那年秋自己订阅的【中国钱币】第三期上,专门介绍了「铜元十珍」,广西光绪元宝飞龙當十赫然在列,包括杂志扉页上的精美插图, 至今难忘 (参见 有一段盛夏的青葱,拔高后与众不同(十四) )。

第一次得见广西铜元是在2005年, 一堆广东仙版中发现一枚不一样的壹仙。要不仔细看其「八年」纪年与「广西」记地,几与广东别无二致。此后又陆续得来几枚,闲来把玩,并学习铜元背后故事及近代广西货币发展, 其曲折波荡,令人感叹。

就在此篇成文前, 本周12月5日北京诚轩2023年秋拍机制币专场,一枚广西省造光绪元宝背飞龙每元當制钱十文铜币样币,以人民币322000元成交, 亦算喜庆满满。

(广西省造光绪元宝十文飞龙样币 PCGS SP 58 北京诚轩2023年秋拍机制币专场成交价人民币 322000元)

厂局沿革

单说广西當十铜元, 未免过于简单。 各大铜元谱里所刊,也就光绪飞龙當十、民国八年壹仙SI、SEA,及民国二十八年大、小桂壹分,总共加起来版式不过五种。尤其是广西远离中央,山高地偏,各业发展历来艰辛,铸币亦是如此。这里有必要延伸追溯一下广西货币史,特别是对近代发展梗概加以梳理, 以对前人奋斗表示尊敬。

谈及广西铸布, 不得不提桂林、南宁、梧州、柳州, 由于交通便利,贸易繁盛,四地自古以来就是西南重要经贸金融中心,尤其是进入二十世纪初,因应政治经济及军事形势发展需要, 逐次成为广西本地货币的主要铸行地。

桂林

先说桂林。 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桂林因盛产玉桂而成名。汉唐宋元时,桂林就是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到明清,桂林一直是布政使司、府、县三级地方政权治所地。民国元年,广西省会才正式从桂林迁往南宁。但到1925年10月,省会又从南宁迁回桂林,广西省银行总行随即亦迁桂林营业。全面抗战爆发后,工厂内迁,桂林人口骤增,成为 仅次于重庆的大后方抗日重镇。

作为宝桂局的所在地, 桂林在清代铸币史上颇有名声。宝桂局是广西古代铸钱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铸钱数量最多的造币厂。该局康熙六年(1667年)始置,其后有利则铸,无利则停。雍正未开,乾隆七年又开,并于八年三月十五日(1743年4月9日)正式开铸。【广西通志】对建成的宝桂局载:「粤西宝桂局房屋建设于省城文昌门外,四周围绕以墙垣。头门三间、二门三间、大堂三间。铜库四间、铅锡库三间、炭房十间,钱库四间,东西炉房共二十座,每座内外五间,共一百间。铁匠房一间,巡察官房三间,监铸官房三间,书办房二间,巡栏房二间,炉神庙三间,土地庙一间,管内局房一间,内巡栏房一间,凉亭三间,围墙四角各卡房一间」。共计房屋一百五十四间。

乾隆九年增炉至20,后仅开10炉;十二年设炉11座,年铸钱96000串,后又增为20炉;三十五年因铜少钱多而减7炉,剩炉13座;三十八年又增炉3座,四十三年又减3炉,至四十四年又减1炉为12炉,五十九年停。嘉庆元年九月开铸嘉庆新钱,因钱贱又减炉7座,仅存5炉。道光十八年因银贵钱贱,铸造累陪而停铸。咸丰三年十一月开铸咸丰钱,计铸有小平、当十、当五十三种。同治光绪年间史料记载均未开铸,但同治宝桂钱存世较多。光绪宝桂钱少见,但光绪年间广西屡次上奏言铸钱困难,也有开铸。 至民国初,宝桂局则完全停铸。

(清代 康熙通宝 背满汉桂套子钱 上海泓盛2021年春拍成交价人民币28750元)

清末民初, 广西市场流通的制钱十分混乱, 大体可分六种: 一是「青边钱」 ,即十净京钱。此种钱每黄铜一斤,只加白铅九钱,黑铅四钱,成色最高。每文多重一钱,间有重一钱二分,甚至一钱四分者,最受民间欢迎,用作婚姻喜庆馈赠,致送业师修金完粮纳赋,也多收此种制钱。每串重六斤四两,可兑换纹银八钱有另。 二是「正圩钱」 。此种钱,青边红边俱有,但不渗入其他杂类,在圩集上正式交易时使用,故称正圩钱。每串可兑换纹银七钱另。 三是「换圩钱」 。换者,近也,近于正圩钱而稍逊故名。大多为各省所铸官钱,亦为市场交易所常用,每串可兑换纹银七钱。

四是「原手钱」 。取名原手,意谓接手得来,彼此可以通用。此种钱为各种不同板式的官钱所串成,又逊于换圩钱,购物时事先议明,否则必被挑剔。 五是「次钱」 。此种钱每串好钱不过二成,其余渗以劣钱。一般买卖不肯接受,惟有买牛肉时可用,亦称牛肉钱。此外,商人追讨拖欠时,债户每有用以搪塞抵债。故商场有「十赊不如九现,九烂不如八折」的说法。 六是「薄皮钱、砂板钱、鹅眼钱」 。此三种钱都是私铸,或咸丰、同治年间宝桂局滥制。薄皮钱尚属铜质,惟薄如纸。砂板钱多渗杂质,这是因太平天国起义后,交通断绝,铜不易筹,官府搜罗破烂用以铸钱。鹅眼钱即新铸的细薄小钱。

三种钱行使稍久,钱面字迹即已模糊,百文钱长不过寸,掷地即碎,入水不沉,或称「水上漂」,桂林人又通称为烂钱。当时官府默许每百文搭用一、二十文此种劣钱。各地实际情况是浔州(今桂平县)、梧州一带只用净钱,不用烂板;桂林用六成钱,即百文中六十净钱,四十烂板,庆远及与贵州交界一带,纯用烂钱。正因滥铸货币,以小充大,降低币质, 造成钱币贬值,白银上涨,银贵钱荒。

(清代 咸丰重宝 宝桂当五十 华夏极美85 杭州宜和2022年秋拍成交价人民币69000元)

19世纪40年代初期, 即道光二十年前后,桂林市纹银一两可换制钱一千四百五十文,当时物价是白米每斤十八文,生油每斤九十文,茶油每斤八十义,桐油每斤四十八文,水火油每斤四十八文,食盐每斤四十八文,牛肉每斤五十六文,青菜每斤二文或三文。十多年以后,当纹银每两兑换铜钱二千文时,物价上涨为白米每斤三十一文,生油每斤二百四十文,茶油每斤一百九十二文,桐油每斤一百文至一百二十文,水火油每斤一百二十文至一百四十文,食盐每斤一百二十文,牛肉每斤一百九十二文,青菜每斤六文至十二文。十余年间,铜钱同银两的兑换率比旧日高出百分之四十,但 物价上涨则达到一倍。

民国肇始,省会迁至南宁, 桂林造币完全暂停。 直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江浙等地工商企业向西南各省内迁,商业繁荣,极需辅币。是年冬,财政部命中央造币厂技正王寿全赴广西调查旧造币厂情况。调查结果为广西旧造币厂原设梧州,机器都已散失,已经无法生产造币,而桂林为桂省省会,居粤、赣、湘、黔、滇五省之中心, 实有设厂必要。

(民国二十八年五月 中央造币厂桂林分厂周年纪念章)

1938年3月武汉战势危急, 中央造币厂武昌分厂已近前线, 3月18日国民政府财政部任命武昌分厂技正刘昌景为桂林分厂主任,饬命即赴桂林筹备设厂,尽快开铸。4月6日,桂林造币分厂在武昌分厂桂林办事处代租的凤凰街192号及乐群社221号正式办公。开始寻购厂址,协商供电,商调技术员工并接收调运武昌分厂留存衡阳的铸币设备及坯饼。4月25日,向桂林电力厂商假暂用的「鲁班庙」房屋腾清接收,作为造币厂临时工房。利用原有房屋改造铸造、计数及修机工场,并添盖房屋设立雕刻、压模、材料、库房及办公室。同时,向广西省政府圈购城南将军桥旁的南溪山及周围空地作为厂址。南溪山,西近桂荔公路,东临漓江,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且该山山洞甚多,稍加整修即可作为工场、库房, 既节约基建费用,又可避免遭敌机轰炸。

桂林分厂的厂区布置, 以白龙洞作铸造工场,玄严洞为修机工场,餐霞洞为熔炼股办公室,修真洞为熔炼股库房,穿云洞为雕刻工场,龙吟、升真、华严、老虎四洞为原料、物料库房。新建的附属建筑有山脚下厂区大门,入口建不足百平米平房一座作稽查队队部,靠大门西首建两层楼房一座作事务股、保管股、总务股及审查委员会用房。餐霞洞熔炼股办公室外建有熔炼地炉六座,并大烟囱一座。山北沿南溪河建近200平米平房作技正设计绘图室和秘书室。白龙洞口建两层小楼,楼下作公务课、化验室,楼上为会计室、稽核室。其他因陋就简的木板墙、草屋顶平房有山南中部平地的钳作、刨床间和东南山麓的 职工宿舍。

(民国三十年 十分 镍币 桂林版)

1938年5月24日, 桂林分厂鲁班庙临时工场开铸镍币, 至年底平均日铸三十万枚。同年11月中旬,日机开始轰炸桂林市区。12月29日,鲁班庙临时工场被炸,而白龙洞工场尚未安装完工,生产停顿。其间临时工场共铸面值廿分、十分、五分镍币51433305枚,合面值7379665.25元。白龙洞是南溪山最大山洞,桂林分厂的主要铸币设备均安装在该山洞中,但此山洞在山坡上,洞口平面较山下公路高出10余米,有石级阶梯上行,十几、几十吨重的造币设备当时均靠人工用滚板、钢索、葫芦拉运进洞安装,而洞内光线不足,阴暗潮湿且窟顶还有滴水,所以计数包装等部门在洞内还需搭楼避水,而 生产用的材料和半成品的周转运输均靠人力搬运。

1939年1月18日, 桂林分厂正式开工, 生产铜镍辅币,当年生产三种面值的镍币30811628枚,铜币12040000枚,共合面值3464920.70元。由于金属材料价格高涨,1939年下半年,流通硬币币材的价格已超过面值。在财政部考虑改革辅币的同时,桂林分厂率先提出并试配多种铜、镍、锌合金材料,供总厂及财政部参考,经总厂反复研究、试验报财政部批准,于 1940年全部辅币改用合金材料。

(民国二十八年 壹分大桂 PCGS MS 61 北京诚轩2021年春拍机制币专场成交价人民币48300元)

1940年1月9日, 桂林分厂开铸新的一分铜锌合金辅币, 而新的二分合金辅币则最早开铸于上年12月21日。新的十分铜锌镍合金辅币于3月18日开铸,由于电传十分新辅币数据时边齿数有误,致使停铸重制模圈,并通知中央银行桂林分行停止发行。是年年末,由于物价涨幅过高,一、二分辅币因已不适合市场需要而停铸。该年桂林分厂共铸一、二、五、十分辅币119660000枚, 合面值3641500.00元。

1942年1月,鉴于市面上十分辅币已嫌过小, 停铸十分辅币,开铸二十分、五十分辅币, 「以应市需,而维成本」。至年中,因货币贬值加快,成本增加,再停铸二十分辅币,减少五十分产量。并以多余人力、设备兼办铜材加工业务,代军工企业及五金厂商熔炼、轧制铜片铜皮并承接机件修配。故全年仅铸十分、二十分、五十分辅币共43604000枚, 合面值15387000.00元。

(民国三十二年五月 中央造币厂桂林分厂狮球图五周年纪念铜币)

当时桂林分厂主管 为分厂主任,下设技正、秘书、文牍、人事、稽核、会计、采办、化验、总务、工务等股室。据1941年12月报表,全厂有职员97名,工、役、警卫572人。主要设备有碾片机7台、冲饼机5台、洗饼机4台、干饼机2台、光边机4台、印花机20台。另外,桂林分厂筹建及生产期间,中央造币厂各分厂所需的许多设备器材、机械配件、铜材镍饼在香港和海防,而汽油钢材的进口,硫酸、煤炭等耗料的调运均以广西为主要周转地。所以,桂林分厂曾于1938年12月24日在柳州河南下街27号设立办事处,在柳州思贤乡租地搭屋作为堆栈。1939年1月4日在贵阳省府东街10号设立办事处,租用贵阳威清门外昭武义园空地为堆栈,1940年3月又在衡阳盐店码头37号设立衡阳转运站。 作为人员、设备、材料及运输车辆的中转站。

1944年初湖南战事紧张, 桂林分厂开始裁员。 6月18日长沙失守,6月25日桂林市府公告紧急疏散。7月17日起桂林分厂分三期装运撤退至河池。7月20日在金城江设立转运站,负责疏运器材及员工眷属撤退。8月8日衡阳陷落,桂林分厂加紧疏运,9月12日桂林分厂人员和机器设备全部撤离桂林,并在贵阳租借黔灵路250号为临时办事处。由于战争时期铁路首先服务于军用,并且大撤退造成铁路拥挤,部分装运桂林分厂的机器、设备、器材的车皮在金城江无法运出,陷入敌手,直至战后才部分收回。桂林分厂作为当时中央造币厂五个分厂之一, 为抗战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