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宋代的边材玉件:因形而型

2023-12-12收藏

除了被称为「天河子」的玉石之外,经过河水冲刷和浸染千万年而成形的小巧玉石直接被利用,制作玉器的第一步是根据原石形状进行规划和初期切割,依次取得制作器物的原料材料,经过数次切割取材,最后会留下不规则的天然连肉外皮层或者切割后夹层舍弃不规则玉肉,也就是俗称的「不成材」或者「边材」。

白玉雁啣莲佩 宋 国家博物馆 长3.8厘米、宽3.8厘米、重19克

白玉,圆雕。雁圆眼,口啣荷叶,昂首挺胸浮在水面,神态悠闲自在。器底部到后颈部有一竖穿孔,翅下弧线部有三个横穿孔,为佩饰。

一般来说,这种「边材」要么太小没有再利用价值而被抛弃,要么仍然有利用价值而被再次切割取材,直到无法再利用而被丢弃。很少有直接被使用的情况。

白玉佩 北京故宫博物馆

但仔细观看宋代玉器,却可发现有相当比例的玉件形状,既非天然,也非人工刻意,有如锥形三角;

白玉鹅形佩 宋元 上海博物馆 1996年上海嘉定法华塔出土

有如橘子切边,一面平直光滑,另一面留皮;有如半月形薄片;

白玉折枝樱桃 北宋~金 北京故宫博物院 长7.7cm,宽5.2cm 厚0.7cm 白玉环佩,镂空雕折枝樱桃纹,叶脉生动

其他有笔者称之为「莫名」型的,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玉人、宋青玉鱼佩、白玉镂空牵牛花等等。

玉人 宋 清宫旧藏 宽4.3cm、高5.7cm、厚1.4cm

器用厚片青玉琢制,半圆雕。所作人深眼眶,「八」字眉,直鼻,小口,头顶饰一心形发。身着短衣裤,小足,左肩至小腿部镂雕一折枝莲花,右臂举起且手握一系花枝的飘带,呈叉步行走状。

将以上之例子作一简单的归纳及比对,及对这些例子作玉件雕琢前的材形揣摩,可清楚的发觉:这类都是「因形而型」,而非玉器制程上较合乎常理的「因型而形」。

青玉持伞人物坠 宋 上海西林塔出土

例如以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白玉镂空牵牛花为例子来看,花蕾、花瓣、花叶等在这玉材上的构图,与其以「巧思」来形容,倒不如以「勉力构思」四个字形容来得贴切实际,也就是说此玉件的玉形绝非此「镂空牵牛花」玉件的本意,这是本文探讨宋代「边材玉件」的开端。

白玉镂空牵牛花佩 宋 故宫博物院

「边材」玉件在宋代兴起的因由 探讨

1.耍戏童子、折枝玉花等强烈世俗化题材的大量出现

宋代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城市工商经济的繁荣和兴盛,以及对绘画、雕塑和金石学研究的兴趣,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平民商业消费层。这种倾向在唐朝时就已经出现,到了宋代成为了玉器发展的主要模式。

辟邪形玉饰件 宋 南京市博物馆 江宁建中宋墓出土

「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南宋杭州七宝社:「……玉带,玉梳,玉花瓶,玉束带,玉劝盘,玉……,奇宝甚多。」由此叙述可看出当时一般民间的玉件经营买卖的繁盛与规模,以及消费层级的降低与大众市民化。

缠枝牡丹纹玉梳 南宋 南京市博物馆

依此类推,耍戏童子、折枝玉花、(宠)动物、发钗、文案用品等非常生活化也非常艺术化的商业化产品的大量出现及应市是可以完全被理解的;玉器发展至此,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以玉祭天礼地和以玉陪葬的严密传统与制度,至此可说完全被取代。

青白玉骑叶童子 宋 清宫旧藏

凌霄花饰件 宋元 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种重大的转变不仅给了玉匠创作的自由空间,而且市场也因为商业化而变得非常活跃。因此,宋代的玉器不再仅仅具有庄严和难以接近的特点,而完全变得生活化、艺术化和多样化。

2.随葬玉册(哀册、謚册)的制作对「边材玉件」的催生

如前所述,远古时代王公贵族的殉玉传统在宋代基本上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从唐代开始流行的哀册、谥册。

宋徽宗玉册 宋 故宫博物院

宋真宗玉册 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

制作这类玉册,由于形状如册,取材时只取直取方,选材取材切割的浪费会导致大量余边材的产生,因此玉匠们直接在这些边材中进行取材利用也是可以理解的。

3.玉带板的流行与大量生产

从唐代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玉带板,在宋代达到了高峰。在出土的宋代玉器中,玉带板占据最大比例,各地都有出土的记录,【西湖老人繁胜录】中也详细记录了杭州七宝社的多种玉带板。

玉人物纹带板 宋 清宫旧藏

浮雕人物纹白玉带板 宋 江西省博物馆 铊尾长10.1厘米、宽5.0厘米 长方形銙长5.2厘米、宽4.6厘米

玉带板也是正方形的,大量制作时和玉册一样,取材时也只取直取方,同样会浪费玉材,同样会产生大量的边材。因此,直接使用边材也是可以理解的。

4.租税制度对「边材」玉伴产生的可能影响

相比历代,宋代的税收制度非常繁苛,不仅在买卖时有销售税,还有一种名为通过税的税收。商人必须按照规定的路线运输货物,每经过一个征税站都要缴税。由于玉石是从西疆输入,所以在到达玉器制作坊之前就已经经过多个征税点,成本价格一定会变得非常昂贵,「物尽其用」的商业竞争原则因其材料成本的高涨而变得非常重要。

缠枝莲花纹玉簪首 南宋 广汉市文物管理所 四川省广汉市和兴乡联合村出土

长3.8厘米、宽8厘米。玉饰两面对称镂雕出三朵盛开的莲花和一莲蓬,莲叶或昂或垂,或卷或舒,花茎则交错缠绕,细小而自然,柄部呈扁平形,有一小穿。

另外,玉石制作成成品前后的税制为何不得而知,但以南宋瓷窑为例,在元代蒋祈【陶记】文中提及南宋瓷窑税制如下: 「窑之长短,率有项数,官藉丈尺,以第其税。」 然后 「兴烧之际,按籍纳金。」

宋 钧窑月白釉出戟尊 北京故宫博物院

也就是说,瓷器在未烧成前,官府已悉数清点收取了税金,而不管烧瓷者烧成功多少比例的成品。这是一种极罕见且狡猾的苛政,这种苛政大大影响了后来瓷器的烧造方法与方式。

宋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北京故宫博物院

对于玉制作坊的税制呢?以宋朝无所不用其极的繁苛税则来看,一定不会轻易放过玉作坊,例如仿前面提到的瓷窑税制的「作前包税」税法,真可谓是一相当合理的推定;如是,居于成本经济的竞争原理,玉石原材的巨糜运用与否,会居于当时商业竞争成败胜负的关键,这是可以理解的。

白玉云纹龙形珮 宋 天津博物馆

依此理解,宋代「边材」玉件的大量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5.结论

所以,宋代「边材」玉器的大量出现并不奇怪。除了宋代的政经和文化环境为这类玉器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具备高超艺术创作能力和创作意愿的玉匠,以及追求实用、不拘形式的广大新兴消费群体,也是宋代玉器与生活和艺术高度结合的推动力。

白玉鸭 宋 天津博物馆

因此,「边材」玉器也得以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