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纹瓷器是权力的象征,也在古代统治阶层的审美追求下将华夏图腾发挥到极致!
西泠2024春季拍卖会就给藏友们敬现宫廷精美龙纹瓷器,展现瓷器之国的昔年光辉,在今日重现辉煌!
跟小编看快讯!
清雍正青花矾红海水江崖九龙纹大盘
清乾隆青花釉里红云龙纹玉壶春瓶
在华夏文明的浩瀚星河中,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更是文化传承中极具影响力的标识,自古以来龙便被尊崇为民族之魂、文化之髓的神圣存在,始终以它无与伦比的魅力,引领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航向。
定窑刻花龙纹盘
龙纹,作为这一古老信仰的艺术化身,犹如一条穿越时空的金线,串联起中华大地的辉煌篇章。今夕何夕,有幸于斯,我们在此隆重呈献一场关于宫廷龙纹瓷器的视觉盛宴,邀您一同遨游于千年龙纹艺术的璀璨星辰。
龙纹的萌芽,深植于史前的土壤,于尧舜时代的苍茫中初露峥嵘,成为帝王之气的象征。自红山文化的玉猪龙起,龙的形象在岁月的洗礼下,由混沌而至清明,由稚拙而至灵动,犹如一曲跌宕起伏的史诗。
邢窑白釉龙流「来通梅瓶」
及至唐代,龙纹以它那矫健的姿态和磅礴的气势,映照出一个时代的繁荣与自信。而宋元两代,龙纹更是在瓷器上绽放异彩,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人间烟火与皇权威严并存的画面。如本场邢窑龙流来通梅瓶,不仅是一件官造酒器,更蕴含着四海升平、八方来朝的深意。
龙泉官窑贴塑双龙纹四系尊
步入明清,龙纹与帝王的权力交织得更为紧密,其形象愈发威猛霸气,彰显着天子的无上尊严。譬如,清雍正年间的一件青花矾红海水江崖九龙纹大盘,以海水纹的幽深与五爪龙的栩栩如生,诉说着宫廷的奢华与庄重。乾隆朝的青花釉里红云龙纹玉壶春瓶,则以青花与釉里红的巧妙融合,诠释了盛世之下皇家的雍容华贵与匠心独运。
西泠拍卖瓷器版块在二十周年春拍,适逢甲辰龙年,推出翩若惊鸿龙纹瓷器全新专场,其中雍正青花矾红九龙盘、乾隆青花釉里红龙纹大玉壶春瓶和龙泉窑双龙纹四系尊都为体型硕大的扛鼎之作!更难得一见的邢窑龙流来通梅瓶为公私收藏的孤品。11件时代不同、风格各异的龙纹题材作品,体现了中华龙文化的千年传承!
「清雍正青花矾红海水江崖九龙纹大盘」
体积硕大 宫廷华贵尊荣尽显
清廷好古,摹古之风盛行,而宣窑所出「价几与宋品矣」,如嘉靖朝谢肇浙在【五杂俎】中言:「宣窑不独款式端正,色泽细润,即其字画,亦皆精绝。」故宣窑瓷器素来为清宫所重,拍品即为一例证,为化裁于宣窑之青花矾红龙纹器皿而成。
自宣窑雏形形成,雍正时期摹制并加以创新后便一直延续,乾隆时期仍有烧造。然乾隆时期所作虽摹雍正时期釉色与纹饰,但龙纹相比雍正时期则明显少了张扬霸气之风,可见胤禛时期所造仍属其中隽品。
lot 3852
清雍正青花矾红海水江崖九龙纹大盘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直径:47.5cm
RMB:3,000,000-5,000,000
来源: GeorgeandCorneliaWingfieldDigby旧藏。
伦敦苏富比,2014年5月14日,Lot.0230。
说明: 此盘体积硕大,形制规整,折沿,浅弧腹,圈足。折沿绘青花海水纹,盘心以青花海浪纹填充,正中饰矾红正面五爪龙,鬃发成蓬,双目炯炯,龙爪锋利,于滚滚浪涛间肆意遨游,神威毕现。
内外壁皆以青花绘祥云纹,各分布四龙于其间,五爪与三爪各二,其中一三爪龙为背生双翼承鱼尾之应龙。整器所绘九龙生动栩栩,身姿矫健,尽显宫廷华贵尊荣。底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外围青花双圈。
明代初期,青花釉里红水波云龙纹瓷器罕见,此中青、朱二色,皆为釉下彩,凡釉里红更难烧成,而釉上矾红彩则较易把握,遂宣德一朝,青花龙矾红彩水波纹瓷器成功烧制。
「清乾隆青花釉里红云龙纹玉壶春瓶」
云龙画法受南宋画家陈容影响
南宋著名画家陈容,以绘墨龙图著称,他用墨色浓淡及巧妙留白来表现神龙在翻腾的云海穿行,其绘画技巧和艺术价值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皆藏有陈容所绘以龙为题材的作品。尤以广东省博物馆藏【墨龙图】堪称神笔,苍龙栩栩如生,孔武有力,龙身矫健,本品苍龙的绘制可见陈容笔意,然本品以瓷胎为纸,钴蓝、铜红为墨,所绘云龙纹饰构图繁复细腻,章法严明考究,其艺术水平可与陈容之作比美,然论技术难度论,本品之瓷绘丹青则更胜一筹。
lot 3853
清乾隆青花釉里红云龙纹玉壶春瓶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高:47.5cm
估价RMB: 2,800,000-3,500,000
说明: 本品即为乾隆朝御窑青花釉里红器物。本件拍品器型端庄雅致,撇口,收颈,鼓腹,圈足。
通体以青花釉里红绘制双龙赶珠纹,青花、釉里红发色均佳,二龙龙身时隐时现于云朵之间,龙爪孔武有力,龙身盘踞飞舞,威猛霸气。
画面中云纹为斑片状云头纹,此种斑片云纹,康熙朝时实时常用到,至乾隆时期画面更加写实。酌其用笔,勾皴点染无一不足,可以说达到了臻乎化境的水平,亦可见康乾盛世之风。
lot 3857
龙泉官窑贴塑双龙纹四系尊
高:49cm
RMB:2,500,000-3,500,000
来源: 香港苏富比,2019年11月28日,Lot0386。
说明: 此尊造型源自上古青铜礼器,元时作为仿古之礼器。尊器身作三段式,喇叭形口,肩部起稜线,塑如意云头形四系,腹部鼓出,足胫外撇,造型古朴大方。
通体施青釉,釉面温润厚腴,色泽淡恬幽靓,秀美天成,构成了独特的装饰效果。釉色厚润,色泽依器型的转折而丰富多变。
全器造型别致,俊秀挺拔,隽雅端丽,纯净釉色与古朴之器形完美结合,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为翘楚之作。
尊身正反两面贴塑两龙纹,龙纹呈向上腾跃之姿,姿态矫健,龙头带角,神态凶猛。全器器形硕大,纹饰精美,釉层肥厚,青碧光润,为龙泉处州官窑精工力作。瓶身施罩青釉,色如梅子轻熟。此器端庄厚重,颇有上古铜器遗韵。
「邢窑白釉龙流「来通梅瓶」」
市场唯一 传世孤品
世人皆知「来通杯」,是一种流行于亚欧大陆上的古老饮酒器,其最早的起源可能是以动物角制作而成的饮器,公元前2000年已经开始出现。来通杯既可以是杯子,也可以是注水或酒的瓶,可能用在更重要的礼仪场合。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将艺术创作力叠加在了来通上,其造型多样,包括兽角形、兽首形、人首形和兽身形等,材质也从早期的陶器,发展出青铜、金、银、象牙、玻璃等,这体现了各文明之地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积淀,更反映了亚欧大陆民族间的动态交流。
来通杯在西亚有着象征身份和地位的作用,其中从兽口中流出的液体被看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主要适用于较为重要的场合,而非日常使用。在中国,唐代羊首来通杯和镶金兽首玛瑙杯是典型的来通杯形式,而邢窑和定窑也生产瓷制的来通杯,造型为一连接有吸管的小杯,与此梅瓶边上连接的杯子器型相近。
lot 3858
邢窑白釉龙流「来通梅瓶」
高:25.7cm
宽:19.7cm
RMB:2,200,000-3,500,000
说明: 此造型的梅瓶为国内外首次出现的孤例,因其其通过管道连接的杯体原理与来通杯有所相似,故定名为「来通梅瓶」。
推测其用途应与来通杯相似,为特殊礼仪场合所使用的酒器。酒通过梅瓶瓶体,经过下方的龙流,进入边上的杯中,不仅具有强烈的仪式感,更应饱含特殊的深意。
来通寓意四海升平、八方来朝,龙流又代表中华民族的正统天威,从中可以一窥大唐盛世的天国景象。
此邢窑「来通梅瓶」,一侧为梅瓶造型,短颈,丰肩,收胫,壶体线条流畅,器型饱满圆润,上部为唐代风格,下部可能因为功用收缩较急。另一侧置一缶形杯,杯底通过孔道与梅瓶相连。梅瓶一侧出一弯曲盘绕状龙流,身姿自上而下俯视杯中堆塑的乌龟,遥相呼应,匠心独运。
梅瓶整体胎质洁白细腻,釉白莹润,造型奇思,是为凤毛麟角之罕见孤品。
此壶运用了「连通器原理」:当梅瓶中注入的液体达到一定量时,液体从梅瓶下部的龙流中缓慢流出,流入梅瓶一侧的杯中,直到杯中液体将满时停止流动,液体不会从杯中溢出。此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梅瓶内的柱状结构因为控制流速所置,而梅瓶一侧的管道应为保值压力平衡所置。神奇的是,当杯中的液体被舀出后,梅瓶中的液体又重新从龙口流入杯中,循环往复,不盈不亏,很难想象千年前古人的奇思妙想与巧夺天工。
「定窑刻花龙纹盘」
龙纹器物应为定窑官制之器
据【曲阳县志】载,五代时曲阳涧磁已盛产白瓷,官府曾在此设官收瓷器税,纹饰以龙凤纹为主。此类宫廷用器多有传世,窑址遗有龙凤纹器物碎片。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曲阳县定窑遗址文物保管所组成联合考古队,于2009年9月起对定窑遗址进行了主动性的考古发掘。在涧磁岭、北镇、涧磁西及燕川四个地点布方发掘,以获得定窑烧制在宋、金、元各个阶段的地层资料,并进行分期研究。
出土了数以吨计的各时期的瓷器和窑具,其中完整或可复原标本数千件,这些出土的标本中不乏以往我们认识的定窑精品,也有一些以前未曾见过的独特器物。发现带有「官」款、「尚药局」款与「龙凤」纹定窑残片,表明了此种定窑产品为官用的可能性。
lot 3859
定窑刻花龙纹盘
直径:27.5cm
RMB:800,000-1,000,000
说明: 定窑白釉刻龙纹大盘,此器形制规整古朴,圆口敛腹,浅足微高,内外均施象牙色白釉。盘心刻划龙纹,刀工古朴雅致,不见滞涩,龙身轮廓线外另加复线以增强立体感。
盘龙全身披鳞挂甲,龙有三爪,体态矫健,昂首张口,双目圆睁,其技艺之高,丝毫不逊于同期书画之极精品者。
而盘内壁留白,意在突出盘心龙纹,故整体观之,愈见精妙。定窑刻花器物比印花器物制作年代更早,龙纹器物应为定窑官制之器。
台北故宫【宋词名品图录】图47著录有清宫旧藏此种龙盘一件,英国大维德基金藏有一件金代定窑龙纹大盘,编号PDF.159,曾著录于P69,图66,惟此件釉面划损痕迹严重,不过较其釉质及龙纹装饰,与本品类似。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亦藏一例金代龙纹大盘,盘心可见突起之褐色斑点,惟彼件龙纹刻划稍逊,不如本品龙纹之鲜明生动。
「清乾隆青花游龙捧寿图如意耳葫芦瓶(一对) 」
此类葫芦瓶极为鲜见 多为重要博物馆收藏
【尚书】论五福,以「寿」居首。明清两代,皇帝寿辰称为万寿节,是宫廷中最重要的节庆之一。同时,寓意祥瑞的器物由此应运而生。
此件双龙捧寿纹葫芦瓶即是一件既以龙纹体现皇权,又以图案谐音「福」「寿」之美好寓意集于一身的宫廷陈设器。
lot 3851
清乾隆青花游龙捧寿图如意耳葫芦瓶(一对)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带座高:21.5cm
高:18cm
直径:11.4cm
数量:2
RMB: 1,500,000-1,800,000
出版: 【义正阁藏瓷】,义正阁主编,2024年,页094-095。
说明: 本品扁圆葫芦形,颈肩置对称绶带双耳,内壁施白釉,外壁纹饰随形而绘,主题纹样为青花双龙捧「寿」纹,辅以蝙蝠纹、如意云头纹、回纹等。
龙首位于瓶的下腹部,龙尾上摆至肩部,围绕一团蝠纹,跨度大而富有气势,寓意「福寿双全」。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此瓶庄重典雅,青花发色纯正,绘制娴熟,纹饰秀丽流畅,布局工整,图案化的装饰别具一格,纹饰吉祥,成为清代传统器物。
本品颈部和胫部分别绘青花花叶纹及曲折纹,纳福延寿,是中国传统社会天子庶民皆希冀毕生追求的愿望。
查阅公私典藏,此类葫芦瓶极为鲜见,且多为重要博物馆及私人收藏。见有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例,著录于【故宫博物院藏古陶瓷资料选萃】卷二,页207,图183;苏州博物馆及南京博物院均藏一例,著录于【苏州博物馆藏页—瓷器】文物出版社页174及【中国清代官窑瓷器】页277,均可以资比较。
「清康熙釉里红夔凤纹摇铃尊」
色釉质量出众 世间罕见
康窑官瓷自然流露着古雅之气,在如摇铃尊这种脱去玲珑介于拙、巧之间的器物上烧造最为成功。其秀美而不流于文弱,看似古拙却不粗糙,如同简衣而行的贵族,朴素外表却难掩其高贵的气质。其稳重的造型配以古朴的纹饰充分展露出康熙时御瓷工匠的精心巧思。
康熙夔凤纹摇铃尊是由康熙御窑场创烧,且深得皇帝青睐的御瓷,多见以青花装饰,亦有罕见的釉里红范例,且色釉质量出众者,世间罕矣。
至雍正朝,因此尊锋芒毕现,霸气外露,缺乏含蓄内敛之韵,遂不复制矣。釉里红以铜着色,烧制中温度稍有不稳极易造成釉色发乌焦黑或生涩泛青。在康熙年间,釉里红制器属铮铮有名的贵品。
lot 3854
清康熙釉里红夔凤纹摇铃尊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带座高:21cm
高:17.9cm
直径:10.3cm
RMB:1,200,000-1,500,000
来源: 中国嘉德2000年05月08日,Lot1059。
说明: 唇口微撇,长直颈,圆肩,直腹,圈足。主题纹饰以釉里红绘夔凤纹,一对夔凤展翅肩部伸延到底部,各口衔一环,尾羽华丽。底足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
此件摇铃瓶釉里红发色鲜亮明艳,笔触纹饰线条清晰,充分展现出康熙皇帝威压四海、执掌天下的气势。
相同作品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例,见2005年北京出版【故宫博物院藏古陶瓷资料选萃】卷二,编号28。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例,载于1992年台北出版刘良佑着【中国历代陶瓷鉴赏.5.清官窑及民窑】,72页。
上海博物馆收藏一例,见1987年香港出版【青花釉里红】,图版119号。再一例为南昌总督H.E.KingSiaoSan收藏,曾展出于1908年上海举办中国艺术展览,载于1911年伦敦出版A.W.Bahr著【Old Chinese Porcelain And Works of Art in China】,图版LIV。
「清乾隆粉青釉锥拱香草龙纹长颈瓶」
代表了乾隆朝御窑颜色釉瓷制作的最高水平
乾隆一朝,国力强盛,瓷艺精绝,瓷匠为悦圣心进行创新及仿古,所成精品融汇古今精粹,以鬼斧神工之技成就空前绝后之器。
香草龙纹属一类变形夔龙纹,始见于明代,因龙形如香草枝叶漫卷而得名,部分龙纹亦口衔香草以为呼应。
lot 3855
清乾隆粉青釉锥拱香草龙纹长颈瓶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高:20cm
RMB:800,000-1,000,000
说明: 此件粉青釉浮雕香草龙纹贯耳瓶,通体及足内均施粉青釉,釉质娇嫩、莹润如玉,釉面匀净雅靓之致,轻逸媚人之风韵扑人眉宇。腹部主题纹饰以凸雕香草龙纹表现,辅以如意纹、蕉叶纹、回纹、变形莲瓣纹等边饰。
纹饰讲究左右对称,每一个细节处理以及线条使转,均能达到如镜影般完全相称、高度一致。
所雕饰之龙纹极富于立体效果,工绝殊常,与用彩料绘画相比又另有一番韵味:减地起阳式的图案与媚人的粉青釉融为一体,龙纹形象隐现于釉层当中,使原本素雅纯净的粉青釉更具含蓄、高雅的艺术表现力!
其妙在清晰与朦胧之间,若隐与若现之间,愈发显出其耐人寻味!隐现的香草龙凹凸起伏,釉层厚薄产生变化,从而使釉面呈现深浅浓淡的色阶与层次,富于节奏韵律,匠心独具,叫人折服。
此件粉青釉浮雕香草龙纹六方贯耳瓶与宋龙泉梅子青、粉青以及宋官窑、汝窑器一样,均以媚人之釉色取胜,给人以温润之感,此一审美观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对玉器的欣赏一脉相通,达到如玉般的质感是其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
冠以「类脂类玉」,实不为过,集中反映出御窑颜色釉瓷丰富的美学内涵。同时,其代表了乾隆朝御窑颜色釉瓷制作的最高水平。
「清乾隆青花鱼化龙纹高足盘」
款识字体为乾隆御窑器之典型字体
鱼龙变化图为清代瓷器装饰纹样之一,寓意鱼跃龙门。【孔子家语】中有记载,孔子得子,鲁昭公以鲤鱼赏赐,遂取名为鲤,字伯鱼。
【说苑】记载:「昔日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的记载。此纹饰在清早期较为流行,具有明显的时代风格。人们常借以寄托金榜题名、飞黄腾达的美好愿望。
lot 3850
清乾隆青花鱼化龙纹高足盘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单行篆书款
高:18.1cm 口径:23.4cm
RMB:280,000-350,000
来源: 徐展堂先生旧藏,扬州文物商店旧藏。
说明: 本品直壁浅腹,下承喇叭形高圈足,其造型应取法先秦青铜豆而来,气韵古朴,格调不凡。
胎体厚重,釉质润泽,外壁以青花装饰,青花发色苍翠而略有晕散。其纹饰布局与常见器物不同,主体纹饰不饰于盘心,而绘于高足之上。
外口沿饰贯套花卉纹一周,高足通绘鱼龙变化图,只见一条行龙穿梭于火焰祥云之间,追逐火珠,一条鲤鱼跃出海面与之呼应,海水波涛之中山石耸立,莲花飘散,纹饰笔法精细,鱼龙形象生动,整个画面布局疏密有致,气势非凡。
圈足内壁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一行篆书款,款识字体书写流畅,为乾隆御窑器之典型字体。
此类高足盘创烧于康熙朝,乾隆时期亦有烧制,仅见于此两朝,其后不见。按其造型及纹饰分析,此类高足盘应为宫廷御用供器,不同于寻常官窑器,其数量稀少,档次高贵。
更值得关注的是,本品来源清晰,出自徐展堂先生旧藏,极为难得,颇值珍视。
「清乾隆绿彩云龙纹盖罐」
底部青花款为标准乾隆官窑款识
在青花勾线内以一色绿彩填绘的工艺是斗彩装饰工艺中的一类装饰手法,始见于明成化时期。传世有成化卷枝纹瓶和云龙纹盘存世。
清代延续这一装饰手法,其中又以云龙纹盖罐最为典型,并以此为固定模式从清康熙至以后各朝历代相传,仅形制略有变化。道光以后不再烧制。
本品通体白绿相间,辅以青花勾边,简洁雅致。其纹饰的搭配充分呈现佛教与皇帝统治的结合,为皇帝崇尚佛学对佛教治国的用意的体现。
lot 3856
清乾隆绿彩云龙纹盖罐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高:21.5cm
直径:18.5cm
RMB:800,000-1,200,000
来源: 伦敦苏富比2012年5月12日,Lot.290(其一)。
出版: 【中国民间收藏陶瓷大系—北京天津卷】,中国收藏家协会编著,河北美术出版社,2019年,第166页。
出版物及内页
说明: 本品直口,短颈,丰肩硕腹,至底内收,内挖式圈足,附平顶圆盖。罐通体纹饰以斗彩绘就,自上而下可分七层。
其中盖顶绘绿彩赶珠龙纹,罐肩部及腹部分饰佛教八宝纹及赶珠龙纹,画面龙纹硕首虬身,须发上昂,怒爪厉张,体态极为凶猛,又不失皇家威严之气势。
胫部饰变形莲瓣纹一周。底部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为标准乾隆官窑款识。
同类的绿彩龙纹盖罐南京博物院中有同类器,为乾隆宫廷陈设用器。品器型饱满规整,釉面莹润,纹饰精美,为传世乾隆御窑佳作。
更为难得之处在于,其配有原盖,殊为不易,值得关注。
「明空白期青花龙凤纹梅瓶」
传世稀少 时代特征明显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称为"空白期",瓷器发展到这个时期,可以说到了最低谷。正统、景泰、天顺这三朝上瓷器生产上不及宣德,下不如成化。据文献记载,此三朝有官窑生产,到未见实物,所见产品均为民窑,民窑瓷器质量也不高,学术界把这一时期称为瓷器的「空白期」。这三朝一共不到三十年,政治动乱,使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瓷器生产大幅下降,因而传世品也非常的少。
lot 3860
明空白期青花龙凤纹梅瓶
高:33.5cm
RMB:400,000-600,000
说明: 此件青花龙凤纹梅瓶,唇口、短颈、溜肩、深腹下收、圈足。肩部饰以云凤纹,近足处饰以海水江牙纹。
瓶身腹部绘云龙纹,构图饱满,龙纹,五爪伸张,鬃发上扬,闭口鼓目,形神威猛,绘画纹饰呈色浓淡分明,用笔舒展,绘画功力高深,笔划转折富变化,和谐自然,浑然一体。
器形挺拔秀丽,釉色莹润,青花发色艷丽,笔法灵动流畅,时代特征明显,传世稀少极具收藏价值。
瓷器之美,已美千年。
藏友们可以欣赏,也更好参考来收藏,如有拍卖需要,可以多多关注市场资讯,理性做出决定!
有出入两手的疑惑可以留言或见最后梅瓶,小编的大别墅在里面,有珍品的也可以评论区分享交流!
友聚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