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早期汉藏艺术交融的重要例证 | 中贸圣佳2023秋拍

2023-12-07收藏

中贸圣佳2023秋季拍卖会

梵尘妙相—佛像艺术专场

预展时间

12月11日-12月12日

10:00-18:00

拍卖时间

12月13日 20:00 B厅

地点

圣佳艺术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76号

早期汉藏艺术交融的重要例证

元代铜错银嵌银珠嵌宝石观音菩萨像赏析

文/首都博物馆研究员 黄春和

Lot 1685

观音菩萨像

中原 元代

合金铜错银嵌银珠嵌宝石

高 23.5 厘米

估价:RMB 1,200,000-1,800,000

来源:2015年北京匡时秋季拍卖会【作意—佛教艺术专场】,lot3875。

在我国汉藏关系史上,佛教艺术的交流可谓源远流长,早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初的唐朝时期,这种交流即已开始,逮至五代两宋时期交流仍在继续。但是在元代之前双方的交流多在我国西北和汉藏交界的边远地区,较少深入到中原内地。从元代开始,随着藏传佛教传入内地并得到广泛传播,汉藏艺术交流日趋频繁,日新月异,并开创了元明清三代汉藏艺术交融的繁盛局面。对于双方交流的艺术成果及艺术表现,过去人们比较侧重于明清时期,如明清宫廷佛像、瓷器、丝织品等,而较少涉足之前的元代艺术。其实,元代是汉藏艺术交流的重要时期,创造的艺术成果也十分丰富,特别是其艺术形式不仅风格鲜明,特色显著,而且对其后明清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汉藏艺术交流史上有着开风气之先的重要地位。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尊铜错银嵌银珠嵌宝石观音菩萨像就是元代汉藏艺术交融结出的一个沉甸甸的果实。

此像结跏趺端坐,身躯浑厚健硕,造型恢弘大气。头戴五花冠,花冠下坠有串珠状流苏,耳侧缯带飘扬;头顶束葫芦形高发髻,余发结成发辫垂搭两肩,发髻前安有小化佛;头部发丝纤毫毕现,前后发边扣出涡转形的边饰;化佛造型与常见不同,不是坐像而是站立姿势,左手托于胸前,右手下垂,表现的显然是阿弥陀佛接引像;大耳垂肩,耳下垂圆形大耳珰。观音面相宽大饱满,五官刻画精细入微:上方是一条弓形的发际线,勾勒出精致美观的面部轮廓;额心凸起一个圆珠状白毫,象征菩萨法相之殊妙;双眉上挑,连着高隆的鼻梁,形成一个形象逼真的倒人字形;双目低垂,似盈盈秋水一般晶莹明澈;嘴角微微上翘,于沉静之中流露出关怀众生的慈悲温情;其他如饱满的面颊和圆润的下巴,无不彰显着菩萨面相的庄严与圆满。观音身躯厚实,胸肌高挺,四肢粗壮,特别是两手和两足肥厚圆实,表现尤为突出。观音上身披帔帛,胸前饰项圈和长链,项圈下又坠网状的连珠式璎珞;下身着长裙,腰间束带,三个结头从中间和左右分垂于身体前方;衣纹简洁,僧裙的衣褶集中分布于小腿部,其余散落于座面,写实流畅;手腕、手臂和足部佩有钏镯装饰;帔帛和僧裙上有银丝错嵌的缠枝莲纹和云纹图案,而所有的装饰(包括花冠和耳珰)上又有银珠和珊瑚镶嵌;全身衣着和装饰的表现既繁复又别致,为同时期中原造像上所罕见。观音两手置于胸前,右手在上结说法印,左手在下结相同印契,两手的手心同时各拈一莲茎,莲茎顺两肩蜿蜒伸展,于肩头绽放出伞盖状的花朵。全像以合金铜铸造,铜质细腻,表面油润光亮。身下密封严实,与像身完全融为一体,标示内膛保有完好无损的装藏。通观整个造像,可谓造型完美大方,法相庄严慈祥,装饰繁缛华丽,工艺精巧别致,装藏完好殊胜,堪称一件美轮美奂的古代中原造像精品和神品。

Lot1685 侧面图

Lot1685 背面图

此像无论从整体造型到局部细节上看,还是从样式、风格、工艺等不同角度来看,都具有诸多独特的艺术特点,是中原造像中极为少见的特例。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无疑是其融合汉藏不同元素的艺术表现,在它身上可以看到汉藏交融留下的诸多痕迹。先看汉地艺术元素,突出表现有五处:一是观音结跏趺坐姿的造型,它是汉地观音典型的样式,西藏两臂形象的观音(一般称莲花手菩萨)多为左腿横盘,右腿下垂的姿势,类似西藏绿度母的造型特点 (参阅1) ;二是观音头顶的化佛,也是汉地观音常见的表现形式,而且化佛的形象以写实手法表现,具有宋元时期中原造像鲜明的风格特点;三是观音胸前的网状连珠式璎珞,明显来源于中原地区宋代造像的装饰样式(参阅2) ;四是观音的帔帛和僧裙,无论样式还是表现手法,也都遵循了汉地艺术传统;五是造像的铜质,色泽沉美,表面莹润光亮,为汉地典型的合金铜铸造。再看西藏艺术特征,表现更加突出和丰富,具体表现也有五处:一是观音的躯体及结构,躯体浑厚健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同时期西藏萨迦风格造像(参阅3) ,肩部宽阔,腰部收缩,也明显受到了西藏造像量度的规定和影响;二是观音头顶的花冠和发髻,花冠由五个花瓣组成,发髻为葫芦形,它们皆非汉地流行的样式,而是西藏造像上常见的形式,明显来源于同时期元代宫廷风格造像;三是观音的肩花及手足所戴的钏镯,明显来源于西藏菩萨装造像的固有装饰,汉地造像鲜有这样的装饰形式;四是观音周身的错嵌工艺,也明显受到了西藏造像的影响,具体而言受到了同时期元代宫廷造像的影响,因为在元代宫廷造像上镶嵌宝石是其一大突出特点(参阅4) ,同时一些造像僧裙上錾刻花卉图案的现象也偶有所见(参阅5) ;五是造像的装藏,这是西藏造像仪轨作出的明确规定,是藏传造像最为显著的特征,汉地造像没有佛像装藏的传统。由上可见,汉藏两种艺术元素在这尊造像上同时显现,交相辉映,它们共同铸就了此像汉藏融合的独特艺术面貌。尽管此像西藏艺术元素的表现也非常明显和突出,但基于此像的主体部分——表现题材及造型样式是以汉地观音为艺术母本,所以在地域和佛教派系上仍然属于一尊中原地区的佛教造像。

Lot1685 底图

参阅1(左):王世襄旧藏11-12世纪帕拉风格铜莲花手菩萨像,高14、5厘米。

参阅2(右):首都博物馆藏南宋青白釉入定观音像,高30.1厘米。

参阅3(左):辽宁博物馆藏元铜镀金释迦牟尼佛像,高50厘米。

参阅4(左):杨子藏元宫廷风格铜镀金文殊菩萨像,高20.6 厘米。

参阅5:国内私人藏元宫廷风格铜文殊菩萨像,高约20 厘米。

由上分析可见,这尊造像上的西藏艺术元素主要是从元代宫廷造像上吸收借鉴而来,因此这里需要简单介绍一下元代宫廷造像。元代宫廷造像是由元帝王主导,由皇家御用工匠和造像机构制作的佛教造像,在题材上属于藏传佛教造像,在风格上属于汉藏结合的艺术形式。【元史】等元代历史文献对元代宫廷造像有明确记载,称当时朝廷专门设有造像机构——「诸色人匠总管府」制作佛像,为宫廷佛堂和大都、上都等地的皇家藏传佛寺服务,元初来华的尼泊尔工匠阿尼哥,以及他的两个儿子阿僧哥、阿述腊和汉人弟子刘元等,都曾供职于这个机构。这些记载为元代宫廷造像提供了充分的历史依据。多年来,随着元代宫廷造像的频频现身,在国内外学者,以及一些佛像收藏、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元代宫廷造像已基本显露出它的庐山真面目,现已发现并得到确认的元代宫廷造像有百余尊。这些造像虽然题材造型有所不同,但整体风格和铸造工艺完全一致,表现出诸多明显的共性特征:造型端庄,躯体健硕;面相方正,额部高广;莲座规范,莲瓣周匝环绕,形制宽大饱满;合金铜铸造,工艺精致细腻。这些共性特征构成了元代宫廷造像的统一风格,它们无不共同指向一个统一的产地,即元代宫廷造像机构——诸色人匠总管府 (参阅6) 。

参阅6:故宫博物院藏元大德九年(1305年)铜镀金文殊菩萨像,高18厘米。

对比标准的元代宫廷造像,这尊造像受到元代宫廷造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毫无疑问,元代宫廷造像是其西藏元素的主要来源,同时也为其年代判断提供了重要依据。值得注意的是,类似风格造像现在也有不少发现,据笔者初步调查有数十尊之多。其风格与宫廷造像非常接近,只是造型和工艺上不如宫廷造像端庄和精致,题材大多为寂静形佛陀和菩萨类型。如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的青白釉加彩描金释迦牟尼佛像,是一尊出自元代江西景德镇的瓷佛像,时代和产地都非常明确,但佛身的一些特征如头顶的塔状高肉髻、端庄的面部、收束的腰部等,就明显来自元代宫廷造像的影响 (参阅7) 。再如河南开封博物馆收藏的铜漆金水月观音像,它的整体造型选取了汉地流行的水月观音样式,但风格和工艺上又表现出与汉地造像的诸多差别,观音腰部有明显的收束,耳下垂挂圆形耳环,双肩配有肩花,下身的衣纹及装饰繁缛精致,这些都明显具有元代宫廷造像的特点(参阅8) 。这些造像充分反映了元代宫廷造像对中原传统造像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见证了元代宫廷造像真实存在和流行的历史事实;基于它们与元代宫廷造像相互影响的历史事实,今天也无可置疑地成为了元代宫廷造像和汉地受宫廷风格影响造像在年代、产地和风格上互为印证的重要科学依据。

参阅7(左):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元青白釉加彩描金释迦牟尼佛像,高51.5厘米。

参阅8(右):开封博物馆藏元铜漆金水月观音像,高131厘米。

综上所述可见,此像是在元代汉地佛像风格的基础上吸收、融合藏传艺术元素而形成的新的艺术形式,是元代汉藏艺术交融的重要例证;其西藏艺术元素主要来自元代宫廷造像,因此又是元代汉地造像受宫廷造像影响的一个典型实例。虽然它不是标准的元代宫廷造像,但其艺术表现及艺术价值与元代宫廷造像相比毫不逊色:它集汉藏优美的风格和工艺特征于一身,互摄互融,相得益彰,展现了独特新颖的艺术风采和魅力,见证了早在我国元代即已开始的汉藏艺术交流与融合的历史事实,具有历史、艺术、工艺和宗教多重丰厚的文物价值。

Lot 1681

水月观音像

中原 明代

铜 通高 25 厘米 佛高 12.8 厘米

估价:RMB 500,000-800,000

Lot1681 侧图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文章内容)

水月观音是佛教中一尊著名的观音种类和形象,出自唐代画家周昉(740-800 年)的创作。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 10 记载:「(周昉)妙创水月之体。」这是周昉创作水月观音的重要文献记载。因周昉所造观音画像与水中之月有关,所以被当时人称为水月观音。水月观音由周昉创出后,很快为时人接受和喜爱,晚唐时已广为传播,唐代至今一直相延不绝。在其传播历史上,五代是一个最值得注意的重要时期,不仅传播十分广泛,遍及全国各地,而且留存的实物最多,艺术形式最完美,风格样式最接近唐代面貌。据调查,在我国西北的敦煌莫高窟、敦煌藏经洞、重庆大足石窟、四川安岳石窟和江南寺庙遗址等地,都保存和发现了一定数量的五代绘画和雕塑形式的水月观音像。

此像是一尊早期水月观音像的典型代表。它头顶束高发髻,余发垂肩,髻前安化佛阿弥陀佛。面相丰满,五官清晰明朗;眉弓高隆,双目俯视,鼻梁挺直,双唇抿起,下颌圆润,生动刻画出慈和宁静的菩萨形象。身躯柔美,细腰软腹。上身袒露,下身着长裙,胸前挂一串璎珞,左肩斜披一条络腋,衣纹流畅,衣褶柔顺自然,具有极强的写实感。游戏坐姿,右腿支起,左腿自然垂下,右臂搭于右膝,左臂后撑于岩石之上,姿态轻松自如,仪态闲适优雅。身下和身后配有造型别致的台座和背光。台座分上下两层,下为四足坐床,上方为观音所坐之宝榻,都有莲花形壸门;背光呈镂雕的山石形状,山峰耸立,层峦叠嶂,形态生动逼真。整体造型优美,气韵生动,形象庄严,装饰华丽,不仅精准地刻画了水月观音的形象特征,而且充分彰显了水月观音具备大慈悲和大智慧的宗教特质,达到了形式与内容、世间与出世间审美的高度统一,是一尊难得的早期观音造像珍品。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像造型、风格相似的早期水月观音像现存有多尊,分别收藏于国内外公私博物馆中,据考古发现资料判断,它们的产地应在我国陕西西安及其周围地区。

从左到右参阅1-3

参阅:

1.浙江省博物馆藏五代铜镀金水月观音像,高 50.2 厘米;

2.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五代铜菩萨坐像,高 28 厘米;

3. 国内私人藏明代铜水月观音像,高 24 厘米,2019 年北京中贸圣佳秋季拍卖会「梵尘妙相」专场lot1677。

Lot 1677

释迦牟尼佛禅定像

中原 明代

铜 高 8.4 厘米

估价:RMB 100,000-150,000

Lot 1677 底图

此像结跏趺端坐,双手置双膝结禅定印,两手呈抱握之式。头顶现球状大肉髻,面形宽大,眉弓高隆,双目俯视,鼻子扁阔,神态安详。五官轮廓有些模糊,足显年深日久的岁月痕迹和古朴凝重的历史韵味。削肩,身躯圆实健硕。身着通肩袈裟和僧裙,胸前衣纹呈 U 字形垂落,两臂衣纹呈阶梯状分布,腿部亦有几道竖条状衣褶,衣纹立体写实,刀工深峻粗犷,时代特征鲜明突出。台座正面两侧雕有双狮,虽雕刻简率,依稀可辨其造型特征,但韵味十足。后部平坦,头后凸出一榫,显示其原来配有背光。全像造型端庄,包浆醇厚,风格古朴凝重,尽显时代艺术风貌;其样式和风格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所藏后赵建武四年(338 年)铜镀金释迦牟尼佛禅定像完全一致,可以参考比较。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像整体为实心铸造,胎体极为厚重。同时期金铜造像现今发现不少,国内外公私收藏总量应有百余尊,但实心铸造的佛像极为少见。目前所知可靠的实物有两尊,一尊为河北省博物馆,另一尊出自日本新田氏旧藏,2018 年现身于北京古天一秋季拍卖【清玩聚珍】专场。这两尊造像除铸造工艺特殊之外,造型和风格一如常规造像,可以充分见证当时实心铸造佛像流行的事实,亦可为此像年代和风格的判定提供可靠依据。因此,此像以其由来有自的独特铸造工艺,值得大家特别关注。

参阅:

1.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所藏后赵后赵建武四年(338 年)铜镀金释迦牟尼佛禅定像 , 高 39.7 厘米 ;

2. 河北省博物馆藏十六国铜镀金释迦牟尼佛禅定像 , 高 18.1 厘米。

Lot 1675

观音菩萨像

中原 明代

铜镀金 高 8.5 厘米

估价:RMB 80,000-120,000

此像跣足站立,仪态端庄。头顶束高扁状发髻,缯带垂肩,面形长圆,五官刻画简率,神态沉静。上身披帔帛,下身着长裙,脖颈戴项圈。帔帛顺肩而下,交叉于小腹前,明显继承了南朝造像遗风。衣纹稠密厚重,线条刚劲有力。两手置于胸前,右上左下,分别结施无畏印和施与印。身后有桃形头光,头光外区刻画放射状火焰纹。身下是单层覆莲座,莲座上刻有宽扁的大莲花瓣,时代特征鲜明突出。整像雕工粗犷,造型古朴,打磨精细,加之施金厚重,品相完好,是一尊十分难得的早期造像佳作。

Lot 1692

观音菩萨像

中原 石叟风格 明代

铜 高 28.5 厘米

估价:RMB 200,000-300,000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细节

此像跣足而立,身躯颀长优美。头顶发髻束成圆盘形,余发下垂披散于肩部;面庞丰腴,眉间饰圆珠状白毫,双目宛若未开敷的莲苞,美丽动人;眼睑低垂,目光下敛,含情脉脉地俯视着芸芸众生;鼻若悬胆,嘴似樱桃,尽显女性娟秀娴静之美。上身披宽大袈裟,下身着长裙,袒露的颈脖及胸部挂一串连珠式璎珞。衣纹大起大落,飘逸流畅,如迎风飘拂一般,颇有吴带当风的遗风。两手抱握腰间,右上左下,姿态优雅娴静。身下是象征海水波浪形台座,表现观音菩萨渡海救苦救难的情景,造型生动逼真,寓意殊胜美好。海水座下又配以方形四足台座,明显是从明代宫廷造像或其他风格造像中吸收借鉴而来,使整体造型更趋完美大气,赋予了石叟风格造像新的元素和变化。整像造型完美,风格典型,工艺精细,品相一流,充分展现了明代石叟风格造像的典型特征。

石叟风格造像是由明代僧人石叟开创的一种中原造像样式,主要流行于我国江南地区。它以婉约之韵、圆润之躯、精细之工、体态之妙独步明清佛像艺坛,深受世人的青睐。石叟生卒年和生平事迹不详,仅见【萝窗小牍】有一段简单记载,称他「善制嵌银铜器,所作多文人几案间物,精雅绝伦,款石叟二字多在底,体兼篆隶,亦朴拙无俗韵」。此像虽无镌刻石叟款识,但神韵、体态、铜质、衣纹等与带款石叟造像别无二致,特别是其形如悬胆的鼻子与标准的石叟观音像以及同时期何朝宗塑造的德化观音像如出一辙,都完美呈现了明代江南地区对于女性的审美标准。而从身下的海水波浪形台座以及其下承托的四足方座来看,应当出自同时代艺匠之手,是在石叟造像风格基础上吸收和融合同时期何朝宗造像和中原官造佛像的艺术元素创雕而成。因为海水波浪形台座多流行于何朝宗创雕的德化观音像上,而方形台座和端庄的造型样式又多为官造佛像追求的审美标准。

参阅:

1. 故宫博物院藏明代石叟款铜观音菩萨像,高 51.6 厘米;

2. 故宫博物院藏明代石叟款铜观音菩萨像,高 31.7 厘米;

3. 首都博物馆藏明代德化白瓷观音像,高 29 厘米。

Lot 1678

布袋僧像

中原 明代

铜 高 10 厘米

估价:RMB 80,000-120,000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文章内容)

此像跣足游戏而坐,姿态闲适自然。头部圆大,面部刻画生动写实。额间现出几道皱纹,双眉微促,高高隆起,双目细小,炯炯有神;短鼻梁,阔鼻头,笑口大开,手法尽乎夸张,是其最具身份标志的特征;两边面颊各有一个凹陷的小坑,猛然一看以为是人为毁损,但仔细端详却是两个小酒窝,这无疑是开口大笑形成的酒窝。身躯肥胖,袒露的胸腹隆起三块肌肉,表现效果真实自然。上身着宽袖袈裟,下身着僧裙,衣纹流畅优美。右手置右腿执布袋,左手置左膝持念珠。身下有六边形束腰台座,台座束腰处五面开窗,底部有六个尖足,形制简洁大方。整体造型独特,品相完美,手法写实,风格鲜明,是一尊不可多得的中古时期中原造像精品。

布袋和尚是五代后梁时浙江奉化的一位僧人,法名契此,圆寂后人们认为他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因此千百年受到人们普遍崇奉。据调查,布袋僧造像最早出现于五代和宋初,其早期形象皆体肥皱眉,袒胸露腹,面部表情没有笑意,肩头荷一柱杖,柱杖一头挑一布袋,与经典记载完全相符。此像与早期布袋僧形象比较显然有所不同,既无柱杖,亦非肃穆之情,而是阔口大开,露出了笑意,右手拿布袋,左手持念珠,亦与早期布袋僧持物相左。根据这些特征,可以明确判断它非早期作品。但它与明清时期流行的布袋僧形象也明显有别,明清布袋僧大多袒胸露腹,笑口大开,左手持布袋,右手持念珠,造型非常统一,完全形成了固定的模式。类似造型特征的布袋僧造像现存有一件著名的实例,即杭州飞来峰石窟第 68 龛中的南宋布袋僧石雕像,可为此像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从此像面部、身躯、衣纹等处极度写实的表现手法,和形制独特的六边形束腰台座等特征来看,也符合南宋雕塑艺术特点。因此此像年代定为南宋应当没有问题。

基于以上判断,此像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其一,在布袋僧造像史上,此像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它继承了五代北宋时期布袋僧「蹙额皤腹」的造型特点,同时又开启了笑口大开、手持布袋、念珠的新的造型样式。其二,此像大张的笑口和手持布袋、念珠的形象特征,为后来流行的布袋僧形象奠定了基础,具备了后期布袋僧形象的雏形,堪为后期流行布袋僧形象的最原始母本。因为后期布袋僧形象大致也是如此,只是手持的布袋和念珠方位上有所变化,大多变成了左手持布袋,右手持念珠的形式。

从左到右参阅1-3

参阅:

1. 国内私人藏北宋开宝元年(968 年)铜布袋僧像,高 17.3 厘米;

2. 杭州飞来峰石窟第 68 龛南宋石雕布袋僧像,高 1.9米;

3:首都博物馆藏明代铜布袋僧像,高 20.5 厘米。

Lot 1679

释迦牟尼佛像

中原 明代

铜镀金 高 9.5 厘米

估价:RMB 100,000-150,000

Lot 1679 侧图

此像头饰螺发,头顶肉髻平缓,面形方正,双目俯视,直鼻小口,形象生动自然。躯体宽厚,双肩圆润。上身披双领下垂式袈裟,下身着僧裙,腰间结带。衣纹平形分布,颇具早期雕刻粗犷质朴的特点,但衣褶的强烈质感和转折的圆转自如又体现了当时写实的艺术新风尚。全身结跏趺端坐,右手置胸前结说法印,左手置身体左侧,惜两手均残缺。两手手腕残留的孔洞平整自然,说明原来两手与手腕是分铸拼接而成,完全符合宋代铸像的工艺特点。下身裙摆明显不整,细审亦为残损所致。此像虽然多处有残,但头及躯体等主干部分十分完好,开脸端庄平和,身躯宽厚结实,衣纹深峻有力,时代特征鲜明突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宋代铜材稀缺,铜材主要用于铸钱,铸铜为像大为减少,目前遗存的宋代金铜造像实物也寥寥无几。由此可见,此像虽有不足之处,但在风格的典型性和存世的稀缺性上实属难得,值得大家特别珍视。

Lot 1705

毗卢遮那佛像

中原 明代

铜泥金 高 32 厘米

估价:RMB 50,000-80,000

此像头饰螺发,顶戴高大的五佛冠,花冠上枝蔓盘曲,结构繁复别致,造型夸张奇特,最下层枝蔓盘绕成五个圆圈,各圆圈内安一坐佛,标显出五佛冠的鲜明特征;耳边各垂一条缯带搭于两肩。面庞饱满圆润,五官小巧秀丽,低垂的双目和紧闭的双唇彰显出肃穆的神情。上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下身着僧裙,腰间束带。袈裟上雕饰莲花化佛,袈裟衣边刻画缠枝莲纹,两膝处雕大花瓣,腰带似圆绳一般,所有这些雕饰样式新颖,手法写实,极具时代特点。结跏趺端坐,右手举于身体右侧,伸出食指,左手置左膝上,拇指与中指相触,手印极为特殊。身下承以圆形台座。整像风格独特,韵味无穷,一眼观之即有一股古朴之风扑面而来。全身多处特征表现出古朴的风味,如高大别致的花冠、生动写实的面部、形象逼真的腰带结、衣边花纹,袈裟上浮雕的佛像等。这些特征生动写实,清新自然,具有宋金时期中原北方地区造像的鲜明特点。在宋金时期中原北方寺庙的塑像和壁画上可以找到其风格的渊源,而国内外公私收藏中也可见到一些相似的实例,如山西临汾市博物馆所藏金代铜大日如来像、国外私人藏金代铜漆金西方三圣中主尊阿弥陀佛像等。据此,可以明确判断此像属于一件中原地区中古时期的艺术作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和收藏研究价值。

参阅:

1. 山西临汾市博物馆藏金代铜大日如来像;

2. 国外私人藏金代铜漆金西方三圣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