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龙文化源远流长。
龙纹最早出现于龙山文化陶寺类型遗物上,可能与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相关。夏商周流行夔纹,夔是一足龙,习称夔龙纹。汉代至唐,龙纹多以堆贴、捏塑、范印等形式出现于陶瓷器物上。宋元以刻划、剔花、绘画等手法表现龙纹,如宋定窑划花龙纹瓶、宋龙泉窑和耀州窑青釉蟠龙瓶。元代龙纹,龙身颀长,头小颈细,张嘴者居多,有胡无须,头上无披发,双角长如鹿角。龙尾有两种画法:一种尖状如蛇尾,另一种火焰状如金鱼尾。龙纹样式的运用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形态各异,都具皇家气派。明代前期,龙纹多凶猛,怒发前冲,猪形嘴,爪犀利而苍劲;晚期龙纹有苍老之态。清代龙纹有较大变化,写实性较强,形象饱满生动,长长的猪形嘴收缩了,龙须呈锯齿状,龙角长直分叉。
太原市博物馆的文物收藏中,瓷器是重要的一类。瓷器主要集中于明清时期,清代瓷器居多,器型各异,釉色丰富,纹饰多样。现选介几件龙纹瓷器,供读者赏析。
云龙纹构图为龙和云组成纹饰,龙为主纹,云为辅纹,龙或作驾云疾驰状,或在云间蟠舞。云龙纹始见于唐宋瓷器,如晚唐五代越窑秘色瓷瓶上的云龙纹、宋定窑印花盘上在祥云间蟠曲舞动的龙纹等。元、明、清瓷器上云龙纹更为多见,典型作品有江西高安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云龙纹带盖梅瓶、江苏金坛出土的元青花双龙行云纹罐、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元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杯、明洪武釉里红云龙纹双环耳瓶、明宣德青花云龙纹天球瓶、清雍正珐琅彩云龙纹碗等。
▲清雍正款青花云龙纹盘(太原市博物馆藏)
太原市博物馆收藏的清雍正款青花云龙纹盘,高4.2厘米,口径20厘米,底径13.2厘米。盘敞口,浅腹,圈足。盘中央绘制一条在云间飞腾翻越的龙。底施白釉,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外围双圈。雍正时期的云龙纹继承了康熙时期的风格,并又有创新,龙角特别突出,增添了威严之势。其云纹以两个为一组呈现,并且用顺时针方向单线描绘。龙爪的画法也有所创新,大多都比较尖利。此时期云龙纹一反康熙朝仅以火焰纹为辅助纹饰的特点,而大量增加了如意状的卷云纹,且其火焰纹多为鹿角状或是连续弧线形,有别于康熙时期的「山」字造型。
龙戏珠也是瓷器装饰上典型的龙纹,样式为宝珠在中间,左右二龙相对戏游,称为双龙戏珠纹、二龙戏珠纹。两条云龙、一颗火珠,【通雅】中有「龙珠在颌」的说法,认为龙珠是一种宝珠,可避水火。除二龙戏珠外,还有群龙戏珠,都有吉祥安泰之意。五代越窑青釉龙纹四系壶,腹部浮雕双龙戏珠及卷云纹,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龙戏珠纹饰。龙戏珠纹饰在明代青花、五彩瓷器上多见,色釉瓷器上偶见。
▲清光绪款红釉二龙戏珠纹盘(太原市博物馆藏)
太原市博物馆收藏的清光绪款红釉二龙戏珠纹盘,高7.4厘米,口径51厘米,足径34.5厘米。盘敞口,弧壁,浅腹,圈足。盘内饰矾红彩双龙戏珠纹,外壁绘两条赶珠龙纹。底书红彩「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光绪时期瓷器上的龙纹有的躯干无背鳍,有的背鳍呈短柱状,有的为猴头作直立行走状,有的细颈粗躯、腿壮胫瘦,与清代早期龙纹形象相比,整个龙纹面貌苍老、体性纤细、爪软无力。
除了常态的龙纹,还有应龙纹、螭龙纹、夔龙纹等也是龙纹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夔龙相传是舜时期两位大臣的名字,夔为乐官,龙为谏官,后世用来比喻辅弼良臣。夔,古代传说中一种奇异的动物,似龙,一足。【庄子·春秋】中记载:「夔谓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山海经·大荒东经】描写夔:「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夔一般反映龙正面图像,以鼻为中线,两旁置目,体躯向两侧延伸。若以其侧面作图像,则成一长体躯与一爪。夔龙纹即这种独脚龙的侧面图案。在商晚期和西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上,夔龙纹形象多为张口、卷尾的长条形,外形与青铜器饰面的结构线相得益彰,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具有古拙的美感。玉器上的夔龙纹,最早见于商、西周时期,多见于彝器上。夔龙纹在玉器上出现的时间很长,自商周至今,一直在玉雕工艺纹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在战国和汉代尤为兴盛。玉器上的夔龙纹线条比青铜器上的柔和,阴刻线除单线外,也有双刻线。瓷器上装饰夔龙纹流行于明清时期。夔龙纹又称花式龙、香草龙。其形状多为上唇翻起如象鼻,口衔莲花或串珠,有前足而无后足,多有两翼,自前足之后均化作卷起的花枝状。
▲清代青花加紫夔龙纹天球瓶(太原市博物馆藏)
太原市博物馆收藏的清代青花加紫夔龙纹天球瓶,高55.3厘米,口径12.3厘米,足径20.4厘米,器物高大造型端庄,瓶直口,长颈,球腹,圈足。内施白釉,外壁以青花、釉里红绘夔龙纹饰。青花加紫俗称青花釉里红,其特点既有青花的幽靓雅致、沉静安定,又增添了釉里红的浑厚壮丽,丰富了色彩效果,形成了高雅而又朴实的艺术风格。因此,青花釉里红瓷成为我国珍贵的瓷器种类之一。
(作者 徐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