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距離取代人類還有多遠?特斯拉Optimus進廠「打工」|熱財經

2024-05-07科技
5月5日,Tesla Optimus官方賬號在社交媒體X上釋出了一段Optimus機器人在特斯拉工廠中「打工」的90秒演示影片,並配文說「最近正在努力變得有用」。在該影片中,Optimus正在產線上分揀電芯,操作人員戴著VR眼鏡和手套,透過遠端操作的方式來采集數據。業內則將此視為Optimus離實作「取代真人員工進廠打工」再近一步。
媒體拆解該影片發現,透過訓練並部署神經網絡,Optimusi已經開始執行一些工作任務,例如分揀電池電芯並插入托盤中。在分揀電芯時,Optimus用腿保持平衡,並用神經網絡驅動整個上半身。這一任務對動作精確度要求高,供電芯插入的空間余量很小,而神經網絡也會自動瞄準下一個空閑插槽。
Optimus與此前相比有何變化?Optimus會定期在辦公室內散步,行走距離越來越遠,最新步速約0.6米/秒,與特斯拉上一次(12月)釋出的影片相比,速度提高了30%。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X上透露,Optimus的手部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達到22個自由度(可獨立活動的關節數量)。
從全球來看,已有多家科技公司正在押註人形機器人賽道,並嘗試在物流、倉儲、零售和制造等行業替代人類,執行可能存在危險或較為乏味的重復性任務。記者註意到,在Optimus進廠「打工」再升級之前,優必選今年2月曾釋出工業版人形機器人Walker S在新能源車廠的首次實訓影片,在檢查完車鎖、安全帶、車燈蓋板後給新車貼上車標。
人形機器人進廠「升級」,距離成為「醫療看護」或「保姆」有多遠?留給人的時間還有多少?廣東省機器人協會專家委員會執行主任、華南理工大學軟件學院原院長閔華清此前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技術層面來說,人形機器人對外界感知環節很復雜,比如在走路中要感知地面究竟是多大力量,很軟的地面和瓷磚地面等差異就使得傳感器研發變復雜。
「我們研究室過去做的自由度是21個,現在有人能做到26個自由度了,但我們人的關節、骨節有兩百多塊。如果要完全把跟運動相關的關節全部仿真出來的話,它一定是比我們現在的一些服務機器人或工業機器人復雜得多。」在閔華清看來,大家所期待的人形機器人不是一個執行程式的機器,而是要有著和人類似的思維,可以跟人直接交流、沒有障礙。
「我們在20年前曾經做過一個設想,讓機器人組成的足球隊跟足球明星在世界杯做一場友誼賽。」閔華清對記者說,人形機器人的套用場景很多,但距離這個設想的實作還有很多問題等待解決,譬如能源電池的重量、視覺問題等,「隨著深度學習理論、大模型套用,距離這個目標的實作肯定會加速,但具體要說多少年,目前還很難有一個準確判斷」。
話題主持人 | 許張超 來源 | 羊城晚報綜合證券時報、澎湃新聞、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