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紙箱器材大王,投出一個高科技軍團

2024-04-01科技

紙箱器材大王,投出一個高科技軍團

時下全行業關註的焦點,非「新質生產力」莫屬。日前,又一家同時以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制造為關鍵詞的科技公司獲得了投資——3月21日,旨在以多模態大模型技術打造機器人「大腦」的科技公司若愚科技,宣布完成超過50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

與此同時,市場的關註點也落在了其中的領投方東方精工身上:這家以瓦楞紙箱印刷器材起家的制造企業,已無比精準地,踩中了近期的每一個投資熱門風口。

不久前,東方精工投資的另一家企業嘉騰機器人,在今年的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火了一把。展會上,「算力之王」輝達,將嘉騰機器人生成式AI在激光叉車上的套用作為典型案例,向全球人工智能開發者進行了展示。

「生成式AI」和「輝達」,這幾個概念在近兩年的火熱程度,自然不用贅述。盡管東方精工澄清稱,並未將嘉騰機器人並表,但其股價也迅速飛升。2月6日時,其收盤價還僅有3.72元/股,是近一年來的低點,但在2月23日,東方精工股價直線拉升,並在接下來的10個交易日中收獲了8個漲停板。3月7日,東方精工股價一度達到9.21元/股的高點,漲幅累計超過100%,市值飆升55億,達到110億元。

東方精工「搭上」的熱門概念,還不止如此,這也是市場對其興趣所在:透過產業投資、並購等資本運作,東方精工已將「機器人」「核聚變」「氫能源」「無人機」「工業互聯網」等集於一身。「這已經是一家‘高科技創投公司’了吧。」一位投資者感慨,「它投資的科技公司,都是業內頂尖的。」

3月27日晚,東方精工交出了上一年的成績單:2023年公司營收約為47.46億元,同比增加21.91%;凈利潤約4.33億元,同比減少3.12%。當日股價收報7.24元/股,總市值88.26億元。

這個在智能包裝器材業從事30年的「老兵」,是如何成為「投資之王」的?而它的經歷,或許也能為更多企業在做到本行業龍頭之後繼續突破新興領域,提供一些借鑒。

「爆買」出的瓦楞紙箱龍頭

東方精工董事長唐灼林相對低調,一直以來都鮮少在公開場合露面,早年經歷也不為外界所知。1996年時,他看中了包裝中用的瓦楞紙箱生意,於是和人合夥在廣東佛山開辦了一家紙箱印刷器材廠,從「作坊式」小企業起步,花了15年時間,一路把它帶上了資本市場。

(東方精工董事長唐灼林)

在消費品和工業領域中,包裝貨物的瓦楞紙箱都必不可少。在國內,尤其是在線上購物和電商快遞崛起後,這塊市場也相應擴大。在2003年時,中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最大瓦楞紙箱生產國;2014年時國內的瓦楞紙箱產量達到了3807.15萬噸。但與此同時,據中國包裝聯合會數據,直至2020年時,國內的前十大瓦楞紙箱企業合計市場份額仍低於10%,美國前五大瓦楞紙箱企業占到了國內市場份額超過70%,國內瓦楞紙箱生產還高度分散。

這也為唐灼林的制造生意做大提供了市場空間。與一般的作坊式廠家不同,唐灼林創業後,把大部份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技術研發上,一路摸索著,做出了整條瓦楞紙箱印刷包裝的生產線,逐漸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

2010年,唐灼林將公司更名為東方精工,並在2011年帶領它成功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這一年,東方精工的年營收額為3.61億元,歸母凈利潤0.76億元。

但上市之後,東方精工因為主營業務單一,受到下遊瓦楞紙行業的增長限制,營收增速也出現下滑。到了2013年,公司營收只有3.65億元,凈利潤則下降到0.56億元。公司市值,也在20億-40億元之間起起落落。

但公司的戰略轉折點也在這一年來臨。想要奮起的東方精工,發起了一起跨國並購,唐灼林也胃口頗大,第一次出手,指向的目標就是位於其上遊生產線的意大利Fosber集團。一時之間,行業嘩然。畢竟,建立於1978年的Fosber集團雖然已屆「中年」,但在全球瓦楞紙板生產線領域中仍排名第二,當年的銷售額為10億元,是東方精工3億元銷售額的3倍還多。

這是一次「蛇吞象」的收購。但若能順利將Fosber集團收入囊中,就意味著東方精工邁出了業務向全產業鏈延伸,以及國際化拓展的道路。唐灼林在後來也說過,在瓦楞紙箱包裝器材行業裏,要再出現一個國際化的企業,從整個市場來看,它一定會在亞洲,再細化一些,那就是在中國市場出現。「既然如此,為什麽我們不去做呢?」

那段時間,Fosber也正一邊愁於創新活力不足,一邊面臨另一家國際企業BHS的追趕,急於開拓亞洲市場,於是和東方精工一拍即合。東方精工前後花了超過7300萬歐元,將Fosber收為旗下全資子公司。

拿下「全球第二」,也奠定了東方精工在瓦楞紙箱產業的龍頭地位。東方精工不僅實作了產業鏈的拓展,還開啟了歐美市場。東方精工還在Fosber技術的基礎上,成立了Fosber亞洲,為中國市場和東南亞、中東、非洲等區域市場提供服務。

Fosber集團也不負期望,順利融合入東方精工的體系,並保持了行業地位,持續在收入上為公司作出貢獻。2023年上半年,Fosber集團實作營業收入約12億元,凈利潤約1.15億元。

嘗到甜頭的東方精工,也在那之後開啟了全球範圍內的「爆買」模式,先後收購了意大利EDF、西班牙Tiruna、BPAgnati和萬德數科等公司,將瓦楞紙生產的整個鏈條進行了完善補足,成為行業內產業布局最為全面的公司之一。

在完備產業鏈的同時,東方精工也進行了智能化和數碼化升級,可以為下遊紙箱廠提供「一站式」智能自動化產品,包括智能化生產、倉儲、物流等,把智能制造定為了公司戰略方向;並成立了子公司東方合智,打造工業互聯網平台,對外提供整體服務解決方案。

顯然,東方精工並不滿足於低端的產業制造業務,唐灼林還在思考如何向制造領域其他賽道延伸。2015年,東方精工收購了百勝動力。這家公司主營業務是舷外機產品,主要用於水上公務作業、軍事作業、休閑活動等領域。從2019年到2023年上半年,百勝動力營收從3億元上漲到4.14億元;凈利潤從3588萬元增長到5116萬元。

收購百勝動力後,東方精工的自我介紹也變成了「致力於數碼化智能高端裝備制造」的高科技上市企業。公司的主營業務在「智能包裝器材」之外,也因此增加了「高端核心零部件」業務板塊。

但是,在二級市場上,東方精工此前卻並未獲得投資者們額外的「青睞」。瓦楞紙箱行業的市場利潤增速近年來在逐漸放緩,市場對它的認知也長期局限在「傳統制造」領域。在去年8月時,東方精工的動態市盈率還只有12倍。資本市場似乎並沒有開啟對它的想象力。

已經搶占了核心業務智能制造「高地」後的東方精工,下一個發力點在哪裏?公司從過往的資本運作經驗中也得到了啟發:透過產業投資來進行市值管理,同時這也能更大地擴充套件公司的業務布局。

一般手握閑錢的上市公司,熱衷投入「副業」的並不少。但它們的投資水平參差不齊,看走眼、投資虧損的情況屢見不鮮。東方精工和它的掌門人唐灼林,卻在「買買買」中,一步步磨煉出了投資眼光。

48億收購普萊德,東方精工也「失手」

東方精工在市場上引起投資者的廣泛註意,並和當時的熱門概念掛鉤的起始點,是在2016年它以47.5億元,跨界收購了北京普萊德新能源電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萊德」)100%股權。

當時正值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增長,普萊德這個名字很多新能源車主都有所耳聞:這家2010年成立的公司,背後匯聚了福田汽車、寧德時代等大股東,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PACK)企業中,市占率穩居前五。

2015年,普萊德的營收為11.14億元,凈利潤1.01億元,總資產在2016年前10個月達到近39億元;而東方精工在2015年的營收為12.95億元,但凈利潤只有8432萬元,總資產25億元。

經過一年的市場調研後,唐灼林認為,收購普萊德不但能讓東方精工快速切入動力電池系統業務,同時還能強化公司在「高端核心零部件」上的布局。東方精工大膽出手,再次上演了「蛇吞象」操作。

2017年,將普萊德納入合並報表後,東方精工不溫不火的業績也迅速迎來逆襲——歸母凈利潤從上一年的不到9600萬元,直接跨進億元級,達到了4.90億元,並由此進入了新能源領域。

事與願違的是,這起收購兩年後便起了風波。收購時,普萊德曾作出了業績承諾。但在2019年,東方精工在釋出年報時明確表示,2018年上市公司凈利潤虧損38.76億元,主要原因系子公司普萊德2018年凈利潤虧損2.19億元,出於謹慎性原則,公司計提了約38.48億元的商譽減值準備。而根據業績承諾,這一年普萊德本應該完成4.23億元凈利潤。

被母公司指出「爆雷」,這一業績結果遭到了普萊德管理層以及原股東的反對。普萊德幹脆召開了一場名為「業績被虧損,管理怎背鍋?」的釋出會公開「喊冤」,稱公司2018年獲得了3.3億元利潤;而東方精工及其年報審計事務所一直單方面推進普萊德2018年度的審計工作,未與管理層進行充分溝通,業績是「被虧損」了。福田汽車、寧德時代也先後釋出公告表示,東方精工披露的數據和普萊德報出的財務報表存在差異,公司對此不認可。兩方僵持不下,最後只好將分歧送出到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分會去仲裁。

卷入了業界幾大巨頭,這起紛爭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但出乎很多人意料,問題很快也得到了解決,東方精工在2019年11月釋出公告稱,與普萊德5名原股東就業績補償達成一攬子解決方案,原股東同意以16.76億元支付補償金額,並配合東方精工以15億元出售普萊德。

這個價格和當初東方精工收購普萊德花費的47億相比,打了個「三折」。即使加上補償款,東方精工的這場資本運作,粗略算下來三年也賠了10多億元。

東方精工黯然結束了新能源動力電池領域。事後看來,它的這次並購,也有自己的不少失誤之處。它「跨界」收購了普萊德100%股權,但這和本身的已有業務卻沒有進行結合。這也就意味著,它當時沒有立下一個清晰的戰略目標,東方精工當時如此操作,很大程度上或許是為了進行市值管理。在收購後,它也並沒有和普萊德形成明確的整合計劃,這也為日後雙方產生糾紛埋下了隱憂。

在日後的投資中,東方精工顯然也吸取了這次的經驗教訓。

連續踩中「新質生產力」關鍵詞

事實上,在2015年收購百勝動力之前,東方精工就已經開啟了透過產業投資,在智能制造領域增強布局之路。後來在CES上大出風頭的嘉騰機器人,就是其早期投資的專案。

在工業運輸、生產領域中,替代人力的,除了大眾所熟知的機械臂外,還有一類智能器材是移動機器人。所謂的AGV,這個名詞直譯過來是「自動導引運輸車」,在國內,它被更直白地叫做「無人搬運車」。它可以在高溫、放射性、高汙染等場合中工作,進行貨物的自動搬運。但和機械臂領域早已有了國際知名的瑞士ABB、德國庫卡等「四大家族」不同,移動機器人行業目前還沒有處於絕對優勢的巨頭公司,還存在著極大的競爭和成長空間。

嘉騰機器人是國內這塊市場早期的「拓荒者」之一。2005年,它就開始從零起步投入研發移動機器人,推出了完全自主研發的AGV。

(第21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工博會)上,嘉騰展示的激光叉車AGV)

在創立初期,由於市場對此缺乏認知,還處於探索階段,嘉騰機器人也曾坐過幾年的「冷板凳」,產品沒賣出去幾台,反而花光了初始資金。但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更多的制造企業開始重視降本需求,同時國內機器人行業得到發展,嘉騰機器人露出頭角,逐步開始引入外部投資,首輪就迎來了東方精工的戰略投資。

2014年6月,東方精工和嘉騰機器人簽訂協定,以自有資金4912萬元,認購了後者20%的股權。東方精工釋出的公告中表示,嘉騰機器人在搬運機器人智能物流領域有多年沈澱,對於公司自動化智能物流系統的建設,以及為客戶提供「包裝-智能物流」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大有助力。

當時東方精工正大步邁向智能制造,這也成為它布局智能倉儲物流業務中的一環。除了嘉騰機器人外,東方精工還在2015年參股了意大利弗蘭度公司40%的股份,後者是一家已有60年歷史的自動化倉儲物流系統商,在意大利市場排在第三位。

一度經歷過為了研發AGV耗到「彈盡糧絕」,對於為何選擇東方精工,嘉騰機器人的創始人陳洪波曾說,這是因為它「了解實業,當有情況發生時,大家是共渡難關還是一拍兩散,這個很重要」。

在東方精工入股時,嘉騰機器人的總資產為4201萬元,上一年的營收為2758萬元,凈利潤僅有343萬元。嘉騰機器人承諾,之後的三年內實作凈利潤不低於6100萬元。

這一次,在嘉騰機器人上,東方精工押對了。雙方一起迎來了發展的光明時刻。

2016年,嘉騰機器人的「大黃蜂」和「小白豚」兩款移動機器人雙雙榮獲德國紅點獎,迅速開啟了知名度,並獲得了當地政府的資金支持。目前,嘉騰機器人已先後推出6代AGV,包括華為、美的、海信、聯想等國內企業,以及奔馳、寶馬、特斯拉、廣汽集團等知名車企,均已經成為嘉騰的客戶。有資訊顯示,截至2021年,嘉騰機器人年營收近3億元,近年營收復合增長率近30%。

華為早已和嘉騰機器人進行了合作。在2023年12月,嘉騰還和華為聯合釋出了物流機器人通用介面協定——【雲端控制平台與自動導引車(AGV)通用介面參考指南】。

透過嘉騰機器人,東方精工一口氣搭上了「華為+輝達」兩列快車。今年2月21日盤後,輝達釋出亮眼財報後,A股概念板塊沸騰,東方精工也自2月23日起拉開了股價大漲的序幕。

2月28日,東方精工釋出股價異動公告,明確澄清,公司與輝達無直接合作關系,機器人或AI相關技術套用短期內對公司經營業績不構成重大影響。公告中還特別強調,東方精工未將嘉騰機器人納入合並報表範圍,也未實質參與過對嘉騰機器人的經營管理。

但這也並未降低市場對其的期待。畢竟,東方精工參與投資的另外專案,又把它帶到了「氫能源」以及「核聚變」等熱門概念的市場聚光燈下。

試圖透過收購普萊德入局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市場失敗後,東方精工仍然沒有放棄對新能源的熱情。它的投資更為謹慎,但在對前瞻性風口的押註上,依舊眼光獨到。

為開拓新領域,東方精工在2020年成立了子公司億能投資,陸續參與了多家投資型合夥企業,對不少領域的創新專案進行了參股、控股。東方精工的「興趣點」也越來越廣泛,億能投資的投資方向,覆蓋了航空航天、高端制造和大消費等領域。

「外延式發展業務,是公司戰略的重要組成部份。希望在獲得投資回報的同時,尋求實作產業協同效應,拓展新的產業發展空間。」在一份2022年的機構調研報告中,東方精工如是表示。

其中提到的公司戰略,是在2021年,東方精工提出的「1+N」戰略:「1」就是公司的核心主業瓦楞紙包裝裝備業務,它是公司的基石業務,仍將聚集公司的資源;「N」就是對子公司以及參股公司的孵化和培育。

在2022年,億能投資透過參與出資有限合夥企業的方式,間接投資了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

中科富海的品牌可能並不為大眾熟知,但在氫能領域,它卻是業內為數不多的掌握液氫技術的企業,在解決氫液化裝備「卡脖子」問題上,也非常重要。這家成立於2016年的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20K-2K制冷液化分離裝備核心關鍵技術,可以為航空航天、半導體等戰略高技術產業提供支撐。

今年2月底,中科富海完成了C輪引戰融資。該筆融資金額達到8億元,成為今年氫能領域單輪融資中最大的一筆。這也讓中科富海正式成為了產業「獨角獸」。

除此之外,億能投資還先後投資了航太科技、騰盾科創、南京前知、軒竹生物等專案。其中的騰盾科創作為無人機設計研發龍頭,是國內唯一的民營軍用無人機總裝廠商;南京前知擁有自主研發的金屬3D印表機;軒竹生物是聚焦於腫瘤等的創新型生物制藥公司。有意思的是,連順豐旗下的順豐同城,也是其投資的專案之一。

東方精工直接投資的企業中,航天新力是分外耀眼的一家。作為航天航空、核能核電行業關鍵新材料和零部件供應商,航天新力承擔了大部份核電站核I級機械器材構件的研制和生產任務,深度參與中國核電建設國產化行程。東方精工看中的,自然不僅是它在高端制造產業方面的發展前景,還有涉及到的航天、核能兩大熱門關鍵詞。

在行業內,航天新力的最近一次出圈,是因為它成功地為全球最大的「人造太陽」專案築起了一道「防火墻」。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是全球規模最大國際科研合作專案,由多國共同合作建造可實作大規模聚變反應的實驗堆,以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能源問題。由於其原理和太陽發光發熱的原理相似,也被稱為「人造太陽」。在其中,航天新力承擔了ITER的磁體支撐、遮蔽包層等重要器材的制造。

隨著新質生產力得到市場的普遍關註,無論是東方精工主業涉及的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還是其參股、並購專案涉及的氫能源、3D打印、無人機、機器人等等,無一不是「新質生產力」中科技創新的主要發力點。

2022年時,東方精工啟動分拆子公司百勝動力上市。今年3月,東方精工在互動平台上表示,百勝動力IPO申請已獲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委員會稽核透過,目前在待送出中國證監會註冊的排隊階段。一旦其上市成功,東方精工的資本版圖就又大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