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百「模」大戰風起雲湧,青島何以安「瀾」

2024-07-25科技

從去年開始,人工智能(AI)大模型不僅成為國與國之間,更成為國內不同區域之間競爭的焦點。不過一年多時間,中國已有117個大模型完成備案,呈現「百模大戰」的發展態勢。

相比起在電子資訊、醫療、交通等領域的深度套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海洋領域的套用還剛剛起步,這一領域的垂直大模型研發面臨著數據獲取成本高、數據融合處理復雜等挑戰。

青島是最早發力人工智能海洋大模型的城市,率先從政府層面提出發力海洋大模型,建設海洋大模型集聚區。目前不管是從政策制定層面,還是從產業布局、場景套用層面,都已經有所成效。

但隨著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競爭更加向垂直領域延伸,浙江、天津等省市關於人工智能產業的布局都涉及到了海洋,這些區域的高校、企業、院所也加大研發力度,推出了多個海洋大模型產品。

海洋大模型的競爭,用人們最常說的話來講,已經「卷」起來了。

青島人工智能計算中心

01

青島著力構建海洋大模型體系

「利用數值模型進行未來15天的全球三維溫鹽流場預報,需要使用250個CPU,耗時2小時;而利用‘問海’預報大模型,只需要6個CPU,耗時1.5分鐘。」今年5月,青島研發的「問海-海洋環境預報」大模型釋出。據嶗山實驗室相關負責人介紹,相較於數值模型,該大模型在計算效率方面提升了1000倍,極大地節省了計算時間和能源消耗。

這展示了海洋大模型在海洋預報領域的前景、潛力,是青島發力海洋大模型建設的最新成果之一。相對其他城市而言,青島集聚了全國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發平台和50%的海洋領域國際領跑技術,在海洋特色資源、算力、數據和套用場景等方面具備優勢,這也是青島瞄準海洋大模型發力的底氣所在。

今年上半年,青島連發兩個檔,布局人工智能產業賽道,均突出了「海洋特色」。【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提出,實施「七大行動」,全面提升國家人工智能創新套用先導區發展能階,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海洋人工智能集聚區。

青島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對【青島市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集聚區建設實施方案(2024—2026年)】進行解讀

【青島市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集聚區建設實施方案(2024—2026年)】則圍繞海洋大模型產業集聚區建設進一步聚焦、細化部署。這是全國首個系統謀劃和推進海洋大模型集聚區建設的指導性檔,青島也由此成為國內第一個從政府層面提出發力海洋大模型的城市。

按照規劃,青島將構建包含「瀚海星雲」大模型在內的基礎大模型矩陣、以「問海」大模型和港口大模型為代表的N個行業大模型和X個重點套用場景的「1+N+X」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體系。目前,「瀚海星雲」基礎大模型、「問海-海洋環境預報」大模型均已釋出。山東港口大模型正加快研發中,已完成港口大模型基礎平台搭建和功能開發,將陸續上線試執行。

02

城市間海洋大模型競爭日熾

青島率先從政府層面提出發力海洋大模型,但並不是首個釋出海洋大模型的城市。事實上,早在青島入局海洋大模型之前,包括「盤古」海洋大模型、「AI-GOMS」海洋基礎大模型、「曦和」海洋預報大模型等10余個海洋大模型產品已經問世。

今年5月——也就是青島釋出「瀚海星雲」基礎大模型、「問海-海洋環境預報」大模型,釋出相關政策的同時——國內又陸續上線了多個海洋大模型,如「範蠡大模型1.0」、「PortGPT」港口大模型等。據公開報道,目前還有「北極海冰大模型」海洋環境預報大模型等多個海洋大模型正處於加速研發階段。

「瀚海星雲」大模型釋出

從城市層面來說,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近期出台的一系列鼓勵人工智能發展的政策檔中,人工智能產業布局多有接涉及海洋的內容。今年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釋出,檔圍繞人工智能創新套用,提出「打造智慧商圈、智慧供應鏈、智慧物流、智慧港口、智慧金融、智慧能源等創新場景,加快培育智能化現代服務業」。

今年7月,【天津市算力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6年)】印發,提出「推動智慧港口、智能電網、醫療健康等行業模型研制及套用」、「發揮全市算力資源對港口數碼化轉型的支撐作用,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港口生產、服務、管理等領域拓展套用,積極打造數碼孿生港口,加快智慧港口升級版建設,賦能港口經濟生態鏈」。

可以預見,隨著高校、院所等各市場主體更大規模加入海洋人工智能賽道,加之政府主導、引導,未來海洋大模型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03

多維度搶灘海洋大模型建設布局

目前,全國共獲批11個全國人工智能創新套用先導區。諸多先導區城市,例如北京、上海、青島,均從突破人工智能關鍵技術、提升算力資源統籌供給、推動人工智能場景建設、構建人工智能產業生態等方面全面布局,加快促進大模型建設及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以算力為例,近年來,隨著大模型的復雜性和數據量不斷增加,對算力的需求也在急劇上升。目前,北京、上海、蘇州、成都等城市都在深化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出台了「算力券」政策,降低企業算力使用成本,強化對人工智能產業向上發展的基礎——算力的高效利用。

近日,青島也出台了「算力券」政策,每年將發放總額不超過2000萬元的「算力券」,對算力「使用企業」和大模型「建設企業」進行補貼,在企業滿足相關條件下,可分別獲得最高100萬元和500萬元補貼。

對於海洋大模型研發而言,除了保障算力規模、降低算力使用成本之外,要想讓模型真正有用,海洋數據的搜集和特定的演算法也是挑戰。一方面,海洋領域的數據獲取相對較難、成本較高,且數據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使得數據融合處理成為困難;另一方面,海洋大模型的構建,需要海洋和人工智能兩個領域的跨學科合作,需要跨學科合作發展新的人工智能演算法。

以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園為載體,青島打造世界級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集聚區

面對發展海洋大模型的痛點,青島正統籌整合全市海洋數據資源,推動多源異構海洋數據的匯集,著力收集極端事件等稀缺性海洋數據。同時,青島還提出要加強開放合作,未來將采用1+N開放合作模式,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進山東港口大模型建設。

海洋產業是青島的優勢產業之一,今年上半年,青島海洋大專案建設更是加速推進。在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領域搶先布局的青島,如何鞏固並擴大自己的先發優勢,更有效地賦能整個海洋產業,仍然需要不斷的探索和努力。

(記者 李勛祥 制作 宋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