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全世界百貨商場都不行了,全是電商的鍋?

2024-04-03科技

3月25日,位於上海南京西路商圈的梅龍鎮伊勢丹百貨釋出通知終止營業,而就在上個月,另一家位於上海核心商圈的老字號百貨商店,第六百貨也宣布閉店。

盡管有「租約到期」等客觀理由, 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大部份人的感情卻是很久沒逛過百貨商場了。對於業界而言,百貨業的關店潮早在疫情之前就已經悄然開始。 2018年1月,北辰在北京的最後一家百貨宣保查業。2023年8月開了三十年的上海太平洋百貨徐匯店徹底結束上海市場。

近幾年百貨商城的數量正在一二線城市急速減少。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全國有42家百貨門店停止經營,其中有27家是十年以上的老牌百貨商場。到了2023年又有21家百貨門店停業閉店。另一家第三方機構的數據顯示,全國百貨商場相關企業超過15萬家,而目前停業登出的相關企業就達到了11萬家,這意味著超過七成的百貨相關企業倒閉。

放眼世界,百貨行業的衰弱也已經不是個案 ,2024開年,美國的梅西百貨宣布裁員2350人,並關閉5家門店。日本、德國多家有悠久歷史的百貨商業都在新一年裏關門歇業。

就在百貨業開始進入黃昏的時候,購物中心和各種轉型的專業商場正在蓬勃發展。中國百貨業是怎麽發展起來的?是電商的崛起和疫情逼死了百貨行業嗎?未來的百貨業的出路又在哪裏?

從人擠人到去「百貨化」

說到上海的百貨商店,恐怕首先想到的是去年底熱播的【繁花】裏面的經濟地標滬聯商廈的原型華聯商廈。在90年代的上海灘,進入百貨商店猶如現在的山姆超市,進場需要買票,一張門票賣三毛錢,有了黃牛倒賣以後,價格還一度漲到了一塊錢。

中國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百貨公司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始建於1955年。 這家完全由國人自行投資、自主建造的百貨大樓開業第一天就吸引了16萬人。進入80年代,百貨商店則開始了加速發展,今年關門歇業的上海六百,經營著近一萬種商品,在當年國人年均可支配收入不過2000元的時候,一年的銷售額就超過2.7億元人民幣。

到了九十年代,更多的國際百貨品牌開始進入中國市場,加上中外合資商企的營運,百貨大樓的經營模式和銷售形式有了很大的改變。 北京的王府井、鄭州的亞細亞,越來越多的百貨商店開始在各大城市拔地而起,成為了商業地標。

有人將百貨業的轉折點設在了2012年 ,據數據顯示,當時百貨業的客流量出現了負增長。也就是在這一年,已經發展近十年的電商市場交易規模達7.85萬億元,同比增長30.83%,生鮮電商、團購等新興消費形式開始出現。一年後的2013年,電商進入高速發展期,支付寶一分鐘交易額超過一個億,雙十一不到六個小時銷售額就突破100億,天貓更是當年刷出了350億元的銷售額,可以想象當時全國的百貨商場可能一年加起來也賣不到350個億。

方便快捷便宜成了電商的殺手鐧,並迅速擠壓著傳統百貨的生存空間。2015年光是萬達百貨閉店就達到了40家,王健林很快也提出了以後的萬達必須去「百貨化」的口號。然而電商真的是壓垮百貨行業的最後一根稻草嗎?

百貨商店缺少了「情緒價值」和選品能力

有業內人士指出,其實百貨行業自身的業態已經限制了它的發展,之前的優勢逐漸地變成了劣勢,比如突出的生態單一、價格偏高、經營模式固化等問題。

傳統百貨商場的主導業態就是零售,在那個物質還不豐富的年代,去百貨大樓一般都是先有明確需求,再去針對性的買東西。但今天我們已經身處一個商品過剩的時代,產品同質化嚴重,任何一個商品都可以貨比三家,消費者關註的也不僅僅是產品本身的功能性需求了,更多人會關註品牌、設計,這些就是屬於情緒價值。 傳統百貨商場的有限空間和貨架選品註定是難以滿足需求的。

其次就是商場空間定位問題,現在年輕一代消費者已經從缺啥買啥目標明確,變成了隨便逛逛看心情買。 這種需求上的變化又打到了傳統百貨的軟肋。既可以喝奶茶買衣服,又可以看電影、玩遊戲,似乎才是新一代消費群體應有的消費行為軌跡。 接棒百貨商場的購物中心就滿足了以上的消費需求 ,我們身邊的萬達廣場、大悅城、太古裏在2013年到2019年在各個城市遍地開花,中國購物中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2.9%。截至2021年底,全國購物中心的總數量已經達到6300座,中國人均享有的購物中心面積數量已經接近了日本、歐洲已開發國家的水平了。

當然由於線下零售和大環境的影響,購物中心的發展也進入了過剩期 ,一些購物中心已經關門歇業。那麽業態單一的百貨商場處境可想而知。

最後,百貨商店的經營模式固化也是一大問題。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大部份傳統百貨商場實行的是品牌聯營模式,也就是說,百貨商場提供場地和管理服務,品牌在賣場銷售,百貨公司在根據銷售額進行抽取提成。百貨商場的定位更像是一個平台,這麽做優點是降低自身成本,去庫存化壓力,但是弊端是會造成商品價格虛高。比如說同一個品牌的衣服,百貨商場的售價就會比其他銷售渠道的價格要高。因為商場要收取場租費、考核費、稅金等等的費用,於是零售櫃台不得不開始漲價,然後這個成本最終還是轉嫁到了消費者身上。

可以說,誠如一位做過百貨又做過電商的大佬所說,當年的錢太好賺,但這樣的模式把很多使用者拱手送給了其他渠道,譬如電商。

此外,這樣的模式,也會造成百貨商店缺乏自身的選品能力,甚至變成了單純的場租方,聚焦在收租上,而缺乏對商品的把控,對品牌的建設,久而久之失去了使用者的偏愛。而海外的百貨商店會非常倚重選品能力,經常會根據趨勢來買斷一些商品的獨家銷售權。

轉型:改購物中心?數碼化?

從公開資訊可知,目前關店的不少百貨商場,轉型升級後的主要方向還是引進購物中心,透過數碼化、增加餐飲娛樂等業態,改造內部空間,改革經營方式等等去增加體驗感。

本著打不過就加入的心態,轉型電商成了不少百貨業的轉型思路。銀泰百貨從2018年起,采取新零售模式,透過「線下實體百貨+線上渠道’相結合的方式,同時推出物流服務,提供「2小時定時達」、「聯營專櫃24小時內發貨」、「服裝、鞋類商品60天無理由退換貨」等服務。2022年,重慶百貨率先搭建線上線下一體化平台,建成並上線多點多業態融合 APP,會員達到2000萬人,線上銷售突破28億元。老牌百貨王府井也推進全渠道發展,持續強化線上營運能力的建設,2023年還推出了3000余場直播。

還有一些百貨商店則采取轉型專業百貨店、主題百貨店的做法。 比如上海百聯旗下的華聯商廈轉型為國內首個以「二次元」為主題的商廈——百聯ZX,引入了大量品牌首店和旗艦店,顧客從中老年消費群體,變為來自長三角乃至全國的年輕客群。

因為體量足夠大,不少大型百貨商店選擇轉型購物中心。在上海巴黎春天淮海店變身購物中心,大大增加餐飲權重。不過百貨商店的轉型也並非裝修一下那麽簡單,首先是硬件上的空間改造,考慮某些百貨商廈的實際條件,不少已經開了幾十年,不是說砸就能砸的,有些百貨大樓的建築屬於存量老建築,在樓面尺幅、樓層高度、步行動線、電梯數量、停車設施等方面有著先天不足,即使進行更新升級,經營業績依舊差強人意。

有就是經營理念上的差異,百貨商店的收入靠房租和銷售商品,是典型的側重房租和銷售抽點導向,是收租、銷售思維。而購物中心是依賴門店租金收入的,重點是吸引消費者停留,實行的是流量思維,打造平台和品牌思維,人群需求導向。 其中的改變就有點像你要從一個櫃台銷售立馬轉身成產品營運,將直接銷售商品、營運管理品牌和空間,這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總之, 轉型依然任重道遠,當然,消費者會用腳來投票。

參考資料

1、購物中心狂飆時代,對百貨商場閉店潮說「不」,上觀新聞

2、「關店潮」席卷,業績大幅下滑,數碼化能拯救零售百貨行業嗎?中國經濟周刊

3、又倒了一批,2023國內外百貨閉店盤點,贏商雲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