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迎接泛機器人時代:進叠時空如何以RISC-V架構數智未來

2024-10-27科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趙娜 杭州報道

「這是我們的時代。」今年8月的一天,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來到進叠時空杭州總部。進叠時空創始人、CEO陳誌堅向記者講述全球RISC-V技術發展,並表示中國本土一定會誕生世界級的計算生態巨頭。

今年三季度以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走訪國內多家科技創新企業,聽創業者和企業家們分享對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思考。

進叠時空是長三角地區受訪企業中的一位。事實上,這家科創企業在北京、上海、深圳、珠海都設有分公司,近200名員工中超過85%都是研發和技術人員。

記者在進叠時空的展示墻上看到「SPACEMIT」的標誌,後者寓意空間和時間從不同方向在此進擊交叠。

從時間和空間維度說,相遇是指在同一時刻到達同一位置。在進叠時空的創業旅程中,一群篤信科技的工程師們因著對RISC-V的熱愛相遇,共同奔赴他們看到的智能計算未來。

陳誌堅博士畢業於浙江大學,自2006年開始從事國產CPU的研發和產業化,碩博期間開始參與中天微的CPU研發工作,後在平頭哥擔任玄鐵系列嵌入式處理器核的主要研發和套用負責人。

他在談到創辦進叠時空的初衷時說,希望基於RISC-V 架構,透過AI CPU 核的客製最佳化設計、芯片開發和基礎軟件開發,實作這三者深度地整合和最佳化,提供下一代架構的計算芯片和計算系統。

RISC-V,一場大型全球協作

2010年初夏,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Krste Asanovic教授帶領兩位學生Andrew Waterman 和Yunsup Lee發起了一個免費且開放的RISC指令集架構。

指令集作為一組指令的集合,是計算系統的根技術之一,用以為整個技術樹提供滋養。RISC-V的名字來源於「精簡指令集電腦(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的縮寫,「V」,代表它是柏克萊大學電腦科學家們的第五代設計。

RISC-V指令集的發明者們為推動RISC-V開源指令集架構在全球的技術和商業發展,於2015年成立RISC-V國際基金會(RISC-V International),2020年為避開潛在的地緣政治風險並確保全球範圍內的公平使用和創新,將基金會總部遷址瑞士。

從2015年開始,RISC-V正式從從學術界的研究專案轉變為全球性的、開放的協作社區。截至當前,包括華為、阿裏巴巴、芯原微電子等中國科技企業和一批頂尖的軟硬件開發者都活躍在RISC-V基金會這個全球網絡。

進叠時空是RISC-V基金會的一員,公司專註於研發基於RISC-V架構的高效能AI CPU,具有完備的RISC-V內核研發到芯片量產落地經驗,成立之初即得到香港科技大學榮休教授、工學院原院長高秉強教授等的支持。

「整個人類社會在過去40年極大地得益於軟件開源的技術。相對於軟件技術,RISC-V的先進性在於第一次實作強勢指令集在全球層面的平權。」陳誌堅認為,RISC-V技術實作了處理器根技術在全球的平權,既是中國獨立發展處理器的重大機會,又為中國企業融入全球主流計算生態提供了全新機遇。

中國RISC-V玩家崛起

在活躍於RISC-V基金會社區的開發者們來看,RISC-V不僅是一項技術,還代表了一種精神——自由、開放和創新。

具體來說,首先,RISC-V的設計理念是簡潔、模組化和可延伸。與傳統的處理器架構相比,它就像一輛可以自由客製的賽車,工程師可以根據賽道的不同,換上不同的輪胎和引擎。這種靈活性讓RISC-V非常適合用於各種場景,比如物聯網器材、智能手錶、甚至是超級電腦。

RISC-V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它的開放性。這意味著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可以按照RISC-V全球標準,設計實作CPU,而不需要支付昂貴的授權費用。這就像是給了全世界一把鑰匙,可以開啟創新的大門,讓每個人都能自由參與到處理器設計的過程中來。

陳誌堅說,隨著全球邁入萬物智能時代,RISC-V技術將有無限想象空間。這項技術將能真正地普惠全球,讓全球百姓平等享受到技術帶來的紅利。

今年8月的「第四屆滴水湖中國RISC-V產業論壇」上,進叠時空釋出全球首款8核RISC-V AI CPU量產芯片SpacemiT Key Stone K1。

K1芯片在設計和生態上采取了開放策略,可以避免低質素的重復開發,並充分利用開源資源的豐富性和靈活性,以較小的投入快速部署。截至當前,K1芯片已完成多款國內外主流作業系統的適配工作,伺服器芯片V100研發已進入尾聲。

根據實測數據,K1芯片使用的X60核的單核效能比同等微架構的ARM A55核領先30%。

不僅如此,在進叠時空工程師的努力下,OpenHarmony作業系統v4.0版本成功在進叠時空自研生態產品MUSE Pi上執行,標誌著OpenHarmony作業系統完成了與進叠時空量產的高效能RISC-V芯片適配,讓進叠時空芯片平台支持的作業系統更加多元,為開發者們提供更豐富的選擇。隨後進叠時空與中科院軟件所合作釋出了搭載OpenHarmony系統的RISC-V平板電腦MUSE Paper。

迎接泛機器人時代

作為一種處理器架構,RISC-V出現之前更為人們熟知的是x86和ARM。

三者之中,x86擁有強大的效能,主宰PC和伺服器市場;ARM以低功耗著稱,主要用於流動通訊器材,比如手機;RISC-V的優勢是可延伸性和靈活性,被認為是AI時代的原生計算架構。

根據Omdia的預測,2024年至2030年間,基於RISC-V的處理器出貨量每年將增長近50%,到2030年處理器出貨量將達到170億顆。

「10年或者20年之後,我們看到的多數芯片都將是基於RISC-V架構。」陳誌堅相信,泛機器人時代將成為RISC-V技術最好的舞台,智能機器人、人形機器人、低速智能車都是RISC-V芯片的套用領域。

在廣闊的套用前景之外,陳誌堅也非常清楚,擺在RISC-V初創企業們面前的是一場科技長征。他們必須贏下一場場競速賽,才能最終打好這場持久戰。

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唯有持續創新才有可能活下去。不只是創新,還要有效率。陳誌堅告訴記者,RISC-V開源模式讓公司能夠與全球最頂尖的人才展開合作。此外,十倍壓強、軟硬件和生態並列發展都讓公司更具優勢。

中國創新資本的管理人們也在加入這場全球RISC-V產業競速。

君聯資本是進叠時空的早期投資方之一,並在後續輪次中持續跟進。君聯資本認為,進叠時空團隊長期對芯片設計的關鍵IP以及RISC-V開放架構領域保持高度關註,包括進叠時空在內的中國RISC-V初創企業將給產業界帶來變革性的創新性服務和國產核心套用能力。

在科技創新領域,彼得·蒂爾(Peter Thiel)曾提出「10倍創新」(10x Innovation)理念,認為專有技術在某些重要維度上必須至少比其最接近的替代品好10倍,才能帶來真正的壟斷優勢。

「我們要做面向未來的創新,而非停留在價格絞殺階段。」在陳誌堅看來,價格絞殺的結果是破壞了創新的土壤。在他看來,企業長期贏得市場的關鍵是作面向未來的創新,「透過壓強式的研發投入,構建相對上一代技術十倍的競爭力。」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