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1年從0到180億,揭開國產AI黑馬崛起的秘密

2024-05-14科技

封面 | Kimi官網
作者 | 艾泊宇

最近兩年,AI領域的競爭愈演愈烈,但有一家新興的中國AI公司「月之暗面」(英文名「Kimi」)成立不足一年,就以驚人的速度突破重圍,迅速超過了百度、阿裏、華為等國內大廠的AI產品, 成為國內AI大模型出圈最快的明星產品。

從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其月活躍使用者數從51萬暴漲至298萬,月增速高達164%。不到一年的時間,便完成了高達90億的融資,重新整理了國內AI領域最大單筆融資記錄,投後估值更是達到了180億,傲視群雄,成為AI領域的獨角獸公司。這家公司的名字也極具特色,仿佛一家遊戲公司——「月之暗面」,英文名「Kimi」。

在當前AI軍備競賽的狂熱局面下,這家年輕的中國AI公司如何在短時間內躋身成為繼ChatGPT之後的AI明星?

答案在於它們的三個獨特的產品戰略。

首先,目標使用者的獨到選擇。

眾所周知,國內大廠的AI產品大多選擇以toB為主,即服務於企業級市場,因為企業使用者具有較強的付費能力,並且易於與大廠自家的雲產品進行捆綁銷售。這種路徑依賴似乎成了一種行業慣例。

圖源:pexels

然而,toB市場存在的問題是銷售周期長和客製化需求多,這直接影響了產品的快速推廣。更何況,B端的AI產品幾乎是隱形的——比如智能客服,其目標就是讓人察覺不出它是機器人。

如果連使用者和行業同行都難以察覺到你的產品,又如何進行有效的產品傳播呢?

Kimi則巧妙地選擇了與眾不同的目標群體——toC,但這裏的C端不是普通大眾,而是B端中的C端,即公司內部的普通職員,尤其是那些需要頻繁處理文本的工作者。因為他們的工作繁重且重復,一旦有同事開始使用,Kimi的便利性很快就會被口口相傳。

圖源:微信公眾號

因此,你會看到Kimi在B站、小紅書、知乎、微信等平台迅速走紅,得到了大量KOC的推廣。Kimi就像一款可以「續命」的保健品,迅速在打工人中傳播開來。

其次,需求的切實不同。市場上的toC AI產品雖多,如ChatGPT這樣可以進行趣味對話的AI,雖然好玩,但往往是曇花一現。

圖源:ChatGPT官網

Kimi則釘選了一個更加緊迫且高頻的需求——職場檔處理。

圖源:Kimi官網

將一堆雜亂無章的檔交給Kimi,它能迅速幫你整理出結構,甚至生成會議紀要,極大地解放了職場人的工作壓力。

最後,核心特性的不同。與其他大模型試圖提供多樣化功能不同,Kimi聚焦於為金融、法律、科研等行業的職場人士解決大量文本處理的需求。

圖源:Kimi官網

Kimi是首個能處理20萬字的大模型,並在之後升級至能處理高達200萬字的文本。

專註於核心功能的打磨,使Kimi在市場上建立了獨特的有利競爭。

Kimi的故事傳遞了三個重要的經驗教訓:
第一,toB企業需要重點關註C端使用者需求;
第二,不要被炫酷的需求帶偏,抓核心抓本質;
第三,不要貪多,做單項冠軍。

記住,專註成為單項冠軍的,是通往成功的優秀途徑之一。 讓我們拭目以待,看看Kimi如何在AI領域繼續書寫輝煌的篇章!